1971年3月26日之前,巴基斯坦實際上是由兩個行政區組成的,即印度西部的西巴基斯坦(原巴基斯坦的核心地區)、印度東北部的東巴基斯坦。但這兩個地區是被英國人強行拼湊起來的,他們之間唯一的共同點都是信奉遜尼派,除此之外沒有任何的共同基因,湊在一張桌子吃飯,矛盾重重,不可調和,終于在1971年3月26日大爆發:東巴基斯坦宣布脫離巴基斯坦而獨立,并在印度西孟加拉邦的首府加爾各答,成立了孟加拉人民共和國臨時政府。
1971年11月21日,印度在蘇聯的支持下,與巴基斯坦爆發了第三次印巴戰争。這次戰争,印度的戰略目标并不是奪取克什米爾全境的領土,或者打垮西巴基斯坦,而是肢解巴基斯坦,幫助東巴基斯坦實現真正的獨立建國。
印度軍隊猛攻東巴基斯坦的軍隊,勢如破竹,1971年12月16日就占領了東巴基斯坦的首府達卡,東巴基斯坦的軍隊無條件向印度投降,在戰争中潰敗的巴基斯坦成功被印度肢解了:1972年1月,東巴基斯坦改名為孟加拉,并成立了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從此,巴基斯坦的核心本部西巴基斯坦就成了現如今的巴基斯坦。
大勢已去的巴基斯坦承認戰敗,承認了孟加拉國的獨立與主權,并且釋放了被其關押的孟加拉人民聯盟領袖謝赫·穆吉布·拉赫曼,拉赫曼回到孟加拉國後,随即出任新生的孟加拉國總理,1975年出任孟加拉國總統,因而被譽為孟加拉國的國父。
拉赫曼的長女、孟加拉國現任總理謝赫·哈西娜簡直比其父更厲害, 1996年,她首次當選孟加拉國總理,2001年連任總理;2009年、2014年、2019年三次連任總理,執政孟加拉國已經超過了21年,執政時間比俄羅斯總統普京、德國總理默克爾更長,是孟加拉國政壇的常青藤與中流砥柱。
由于在民族、文化、語言、風俗習慣等等的許多方面,東西巴基斯坦存在着巨大的差異,并且巴基斯坦的國家權力、财政都把持在西巴基斯坦手上,東巴基斯坦在整個巴基斯坦當中的地位很低,屬于被西巴基斯坦領導的從屬者,東巴基斯坦人普遍覺得自己是國家的二等公民,要求從巴基斯坦獨立的呼聲此起彼伏,演變成浩浩蕩蕩的脫離巴基斯坦的獨立運動。
大權在握的西巴基斯坦掌握着國家的公權力,對東巴基斯坦的獨立運動與人物殘酷戰争,終究鎮不住,并在宿敵印度的政治、軍事支持下,東巴基斯坦最終脫離了巴基斯坦,獨立成孟加拉國。
獨立後的孟加拉國跟印度相處得不錯,雖然算不得上盟友,至少是和睦相處的好鄰居。但是,孟加拉國與巴基斯坦的關系其實很冷淡,不互相敵對,也沒什麼太多的來往,兩國相敬如賓,你走你的陽光道,我走我的獨木橋。
對于印巴沖突,包括印巴對于克什米爾全境領土的争奪,孟加拉國基本上不摻和,不表态,事不關己高高挂起,如果一定要表态的話,孟加拉國旗幟鮮明地支持印度。
同一口鍋吃飯時期,孟加拉國(原東巴基斯坦)就與巴基斯坦(原西巴基斯坦)沒有任何共同的基礎,獨立後,不僅沒有任何共同的基礎,反而有着巨大的不可調和的差異:
孟加拉第一大政黨人民聯盟(人盟)的宗旨是民族主義、民主、社會主義、世俗主義,謝赫·哈西娜領導的人民聯盟(人盟)所執政的孟加拉國的社會主義、世俗主義比較鮮明,跟中亞的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等類似,而巴基斯坦則跟沙特、阿聯酋、卡塔爾一樣,都是YSL主義國家。因此,孟巴兩國實在是缺乏友誼的土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