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加入環保技術交流圈,在這裡你将和萬千環保同行一起學習環保技術,得到疑難問題指導和同行交流,最大限度提升環保從業專業技能!
環保水處理人必備的指導手冊:《污水處理的生物相診斷》,活性污泥法鏡檢必備之學習利器!及其精簡的文字叙述,配合全彩印刷鏡檢标志性微生物,叫你迅速掌握活性污泥法鏡檢必備技能,從此進階水處理大神之路!
污水處理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涉及到很多種類的處理工藝和技術,例如物理法、化學法、生化法等等個,其中生化法以其較為廉價的運行費用、明顯的處理效果而大受環保人的關注,當仁不讓的成為了環保水處理界的主力技術,假如說一個環保人,不懂生化法,那真的就不能算是一個純粹的環保人了,我這麼說,大家沒意見吧?
那要想搞懂生化法,自然就必先搞懂微生物,那啥是微生物?微生物其實就是人類肉眼不可見的微小生命體,而且在自然界無處不在,即便是我們看上去髒到不行的污水中,也幾乎全是它們的身影。
那微生物又是通過什麼方式消除掉水中的有機物呢?簡單來說就是代謝:分解代謝 合成代謝。這裡面就引出了三個問題,尤其是對環保小白們來說。
實際上我們的生化法處理污水技術,就是圍繞着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展開的,相應的學科就是研究“微生物如何吃喝拉撒?如何繁殖繁衍?”的規律并加以利用。規律搞清楚了就可以很好的“組織”微生物吃污染物,為我們人類的環保事業做貢獻啦!
為了更好的研究微生物的習性,人們按照不同的标準把微生物進行了分類,下面就是對微生物做的三個标準的分類,分别是:1、化能、光能?2、自養、異養?3、好氧、厭氧?
01 化能和光能的分類化能指的是化學能,就是物質發生化學反應釋放的能量,舉個例子,人通過吃飯獲得幹活的力量,力量的來源就是吃的飯在體内發生化學反應釋放的能量,人是這樣,微生物也是如此,它們也是通過吸收污水中的有機物進入到體内,然後在進一步的代謝,在代謝的過程中産生能量。
光能自養型藍細菌
再看光能,就是通過光源照射獲得能量,這個就比較簡單了吧,就像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活中直觀的體驗就是,你養的很多花草要接受光照才能活,微生物也有一部分,是通過光能獲取能源的。
不同于動物或者植物,微生物種類龐雜,兩種獲取能量的方式都具備,且兩種類型的微生物又具有明顯的區别,因此才要做這一分類。這裡要再強調一下,在處理污染物這個意義下,分類的目的是工程應用。這就是微生物化能/光能分類的由來。
02 自養和異養的分類教科書中這個分類的标準是碳源,那我們先要搞清楚碳源是啥。首先這是一種物質,這種物質是所有生命體必需的,這種物質最核心的特征是含有“碳”元素,這裡可以類比廣告詞裡面的宣傳營養品時講到的鈣、鐵、鋅、硒。不同的是“碳”是構成生命體和生命體進行生命活動的最基本元素,注意,是兩個方面的作用。
生命體要想活命,就要“吃入”帶有“碳”元素的物質。在我們研究的範圍内,把自然界的含“碳”物質分為兩類:無機碳——二氧化碳、碳酸根離子等,有機碳——糖類、脂肪、蛋白質等。這是專業的表述,非專業人怎樣理解,無機的是簡單的、小的、基本的一類,有機的是複雜的、大的、相對高級的一類。
那微生物吃“碳”的情況是怎樣的呢?這裡再強調一下,微生物群體太龐雜了。所以,有的吃有機碳,有的吃無機碳,我們把“吃”有機碳的歸為異養微生物,把“吃”無機碳的歸為自養微生物。
關于“自養”、“異養”這兩個命名,為什麼是這兩個詞,做一個解讀。養是養分、營養的意義,自就是靠自己,異就是靠外界。前面我們講到,無機碳是簡單的、基本的,生命體對其利用還要經過進一步加工,這個加工就是靠自己嘛,所以吃無機碳的叫自養;而有機碳的是複雜的高級的,再被吃之前已經經過别的生命體加工了,也就是靠外界、靠别人嘛,所以吃有機碳的叫異養微生物。這就是對微生物作自養/異養分類的由來。
而關聯這兩組分類,就會産生四種微生物,即光能自養、光能異養、化能自養、化能異養,如下表:
學會了化能光能和異養自養的區别,那有關于好氧和厭氧又有什麼區别呢?歡迎大家關注,我們下回慢慢分解!
(未完待續,歡迎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