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曆史系教授、百家講壇講師彭林近日在東南大學講授中國傳統的禮儀規範。彭教授認為人們習以為常的一些稱呼有悖傳統文化,且鬧了笑話,比如古代“老公”是有太監的意思,而老公正确的稱呼應該為“外子”。
演講結束後,網友就炸開鍋啦!9成以上網友對于彭教授的說法是這樣評論的:
2、很容易被一些低俗用語污染眼球
那首網絡神曲“老婆老婆我愛你,阿彌陀佛保佑你,願你有一個好身體,健康又美麗...”
阿彌陀佛中的阿(e)竟然被讀成了(a)...
類似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所以一方面,文辭雅語不受重視,傳統文化逐漸缺失,長期以往必然會沖擊到了漢語的地位和曆史文化的傳承,想必也不是大衆願意看到的情況。
情況二:重視文辭雅語,并且用在生活中,會出現哪些問題?
就像是網友對彭教授評論所說,如果真的叫老公為“外子”,叫老婆為“内人”,也難免讓人覺得尴尬。
納米盒對文辭雅語是否要傳達給小學生們這個問題,也深受困擾。
比如:久違、久等、久仰、恭候、留步、勞駕等詞,如果用在生活中會覺得文鄒鄒的,對話也會讓人覺得有點怪異。我們曾制作的中國傳統禮儀視頻教學,演繹者自己對這樣的說話方式也是忍俊不禁。
難道應該出台一些政策:規定哪些字詞應該被延續重用,哪些字詞應該被忽略摒棄嗎?
或者這些文辭雅語都要學習,但是卻不用使用,這樣又是否有必要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