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現在有好多作者都寫不好七律,為什麼他們都會寫上七律二字呢?
題主問的這個問題,有三種現象。
一種是七律過渡階段,很多古詩并不完全符合七律的規則,在初盛唐常見到這類作品。
一種是會寫,但是寫不好,這種情況冠上七律二字其實也無可厚非。
另一種現象,是不懂七律的規則,但是作者喜歡冠上七律二字。這種現象在網絡上經常能夠看到。
七言律詩七言八句,中間二聯對仗,首聯、颔聯、頸聯、尾聯之間要粘連,平仄要合規,押韻要一韻到底。
相見時難别亦難【難:十四寒 】 押韻
平仄平平仄仄平 東風無力百花殘【殘:十四寒】 押韻
平平平仄仄平平春蠶到死絲方盡
平平仄仄平平仄 蠟炬成灰淚始幹【幹:十四寒 】 押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曉鏡但愁雲鬓改
仄仄仄平平仄仄 夜吟應覺月光寒【寒:十四寒】 押韻
仄平平仄仄平平蓬山此去無多路
平平仄仄平平仄青鳥殷勤為探看【看:十四寒 】 押韻
平仄平平仄仄平
這種律詩也叫做近體詩,因為規矩多,所以被很多人诟病。甚至有的人認為這是一種毫無意義的枷鎖,影響了自己創作能力的發揮。
其實,格律詩在很長時間内是進士科的考試詩體。對于科舉時代的讀書人來說,格律規則就如同今天小學生熟記九九乘法表,不但一點也不難,而且是讀書人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
二、今人的兩種七律
今天的人學習七律,當然也有優秀作品。好的不說了,這裡隻說兩種不好的現象。
首先,多人對于格律詩詞不甚了解,常常誤解字數對了,就是詩詞了。
這類“作品”,老街在這裡就不舉例了,大家可以自己網絡上找找。我記得在某個全國發行的一份報紙上,還見過某領導的水調歌頭,除了字數對了以外,平仄、押韻完全不講究。
另外,對于現代人來說,除了一部分完全不懂的人以外,還有一些不喜歡嚴守規矩的“詩人”。
這些人比較喜歡創新,因此也喜歡把自己的詩冠以七律、五律。這種創新詩人,常常引起争議。這裡也不舉例了。
除了不懂格律卻冠以“七律”的詩以外,我們還常見到很多不知道依譜填詞的“詞”。
我們看一首黃庭堅的《雪花飛》,正确的填詞是依譜填詞:
攜手青雲路穩,天聲迤逦傳呼。袍笏恩章乍賜,春滿皇都。
○●○○●● ○○●●○△ ○●○○●● ○●○△
何處難忘酒,瓊花照玉壺。歸袅絲鞘競醉,雪舞街衢。○●○○● ○○●●△ ○●○○●● ●●○△
○,表示平聲,●,表示仄聲,△表示押韻。
和格律詩類似,詞的字數、平仄、押韻都有自己的規則,必須按照詞譜來填寫。否則的話,就成了打油詩了。
三、古人的不标準七律
我們看《唐詩三百首》時,會看到好多不符合格律的五律和七律。這裡并不是古人也不懂。而是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一些不同的現象。
例如崔颢的黃鶴樓,被人稱為半古半律的七律:上半首古體,下半首近體: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還有些不對仗的五律,例如李白的《夜泊牛渚懷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将軍。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挂帆席,楓葉落紛紛。
還有一些拗體詩,如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離别》: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别情。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上句是拗體,下句救拗。
還有一種失粘的律詩,如李白的《登金陵鳳凰台》、韋應物的《滁州西澗》等,被認為是折腰體七律或七絕。
上面這些律詩,有些是律詩完善過程中的一種現象,有的是詩人有意為之。
結束語
對于剛入門的朋友 ,七律相對來說比較難。因為規矩一環套一環挺燒腦。但是真正學會七律以後,一般不會認為七律難,而是作詩難。
無論任何一種形式的詩詞,規則如同公式,熟悉了就不是問題。難的是真正創作出優秀的詩詞,好詩并不在于是不是七律、五律,四句的絕句寫好不易,長篇的古風寫好也不易。
@老街味道
詩詞創作小知識|寫景還是寫情?這類結尾是詩人之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