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
① 持、拿
隻見那個人将出一兩銀子與李小二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② 将要
天将以酬長厚者/若将跳舞/日将暮,取兒藁葬 《促織》
延陵季子将西聘晉 《新序二則》
而長子邁将赴铙之德興尉/舟回至兩山間,将入港口 《石鐘山記》
鄭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寡君聞吾子将步師出于敝邑,敢犒從者。/為吾子之将行也/若從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賜。 《秦晉殽之戰》
爾将可與語大理矣。 《秋水》
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将至雲爾。 《論語七則》
世言晉王之将終也,以三矢賜莊宗 《伶官傳序》
歸去來兮,田園将蕪胡不歸!/景翳翳以将入,撫孤松而盤桓。/農人告餘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疇。 《歸去來兮辭》
将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 《谏太宗十思疏》
醉不成歡慘将别,别時茫茫江浸月。 《琵琶行》
将獻公堂
③ 将來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将何适而非快?《黃州快哉亭記》
昔人雲:“将以有為也”。 《指南錄後序》
④(jiàng)将軍,将領
廉頗者,趙之良将也/廉頗為趙将/趙王與大将軍廉頗諸大臣謀/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将相乎!/公之視廉将軍孰與秦王? 《廉頗蔺相如列傳》
良将勁弩守要害之處 《過秦論》
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将軍/所以遣将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臣與将軍戮力而攻秦,将軍戰河北,臣戰河南/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軍與臣有卻/懷王與諸将約曰 《鴻門宴》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節送匈奴使留在漢者 《蘇武傳》
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 《左忠毅公逸事》
⑤率領,帶兵
率疲弊之卒,将數百之衆,轉而攻秦 《過秦論》
及衛律所将降者,陰相與謀 《蘇武傳》
⑥(qiāng)願,請
将進酒,杯莫停 《将進酒》
(⑦把。如: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枉将他氣殺也麼哥《窦娥冤》将藏之于家,使來者讀之,悲予志焉。 《指南錄後序》⑧将息:休養、調理。如: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将息。⑨連詞,表假設,“如果”蓋将自其變者而觀之《前赤壁賦》将蓬戶甕牖,無所不快;《黃州快哉亭記》⑩扶将:這裡是服侍的意思。如:好自相扶将。《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解
① 解開
毀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縛 《病梅館記》
急解令休止 《促織》
② 解下
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掩戶 《左忠毅公逸事》
③ 解答,解釋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非吾所謂傳其解其惑者也。《師說》
④ 理解,明白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惑之不解 《師說》
⑤ 剖開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 《庖了解牛》
⑥ 排解,消除
遂以解國之大患 《荀子·臣道》
結
① 用線繩等物打結或編織;也指結成之物
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周易,系辭下》
②結交
燕王私握臣手曰,‘願結友’。/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于君《廉頗蔺相如列傳》
③搭,構建
結廬在人境 《飲酒》
① 結草:報恩
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陳情表》
(⑤凝聚,凝結 如:嚴霜結庭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⑥結發:古時候的人到了一定的年齡(例如男子二十歲,女子十五歲)才把頭發結起來,算是到了成年,可以結婚了。 如:結發同枕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⑦結下,訂立 如:結誓不别離/既欲結大義《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矜
① 驕傲
蟲翹然矜鳴,似報主知 《促織》
② 憐憫,同情
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 《陳情表》
③ 珍重,顧惜
願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 《陳情表》
(④qín矛、戟等武器的柄 如:鋤櫌棘矜,非铦于鈎戟長铩也《過秦論》)
竟
① 從頭至尾
何競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 《項脊軒志》
② 完畢,終了, 到……終了的時候
秦王競酒,終不能加勝于趙 《廉頗蔺相如列傳》
③ 竟然,居然
神農競不知 《遊何将軍山林》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雨霖鈴》
(④假使 如:過瓜洲揚子橋,竟使遇哨,無不死《指南錄後序》)
就
① 即,便
及撲人手,已股落腹裂,斯須就斃 《促織》
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鵑。 《窦娥冤》
② 接近,靠近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砺則利 《勸學》
③ 趨向
故就酒家觞之 《訓儉示康》
④ 近于
三徑就荒,松菊猶存 《歸去來兮辭》
⑤ 受,接受
不以累臣釁鼓,使歸就戮于秦 《秦晉殽之戰》
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 《陳情表》
臣請就湯镬 《廉頗蔺相如列傳》
⑥ 完成,達到
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谏逐客書》
(⑦就寝:指上床脫衣安睡。如:每有警,辄數月不就寝《左忠毅公轶事》)
絕
① 斷
武氣絕,半日複息 《蘇武傳》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 《論語七則》
餘音袅袅,不絕如縷 《前赤壁賦》
② 停止
而大聲發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 《石鐘山記》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琵琶行》
③ 斷絕
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而絕秦趙之歡《廉頗蔺相如列傳》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 《歸去來兮辭》
④ 全然
而心目耳力俱窮,絕無蹤響 《促織》
⑤ 橫渡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勸學》
⑥ 極度,非常
罴之狀,被發人立,絕有力而甚害人焉 《罴說》
(⑦跟外界隔絕。如: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蘇武傳》⑧絕句。如:口占一絕⑨氣絕、死亡。如:搶呼欲絕。《促織》我命絕今日《古詩為焦仲卿妻作》⑩ 走不通的,沒有出路的。如: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石鐘山記》連山絕壑,長林古木《黃州快哉亭記》)
堪
① 經得起,忍受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論語》七則
而境界危惡,層見錯出,非人世所堪。 《指南錄後序》
可堪孤館閉春寒 《踏莎行·郴州旅舍》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雨霖鈴》
② 能夠,可以
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 《虞美人》
千載誰堪伯仲間 《書憤》
如今有誰堪摘? 《聲聲慢》
休說鲈魚堪脍 《永遇樂·登建康賞心亭》
(③勝任。妾不堪驅使/不堪母驅使/不堪吏人婦《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克
① 能夠
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 《谏太宗十思疏》
② 攻破,戰勝
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 《秦晉殽之戰》
(③克制 克己複禮為仁《論語》)
困
① 困窘,困難
秦無亡矢遺镞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 《過秦論》
② 被困,困住
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傳序》
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 《伶官傳序》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前赤壁賦》
③ 貧困,貧乏
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訓儉示康》
④ 困倦,疲憊
昨夜困乎 《後漢書·耿純傳》
憐
①憐愛,愛惜,愛護
然吾居鄉,見長人者好煩其令,若甚憐焉,而卒以禍《促織》
還将舊來意,憐取眼前人。/小姐之意差矣,張珙更敢憐誰?/不遇知音者,誰憐長歎人? 《長亭送别》
②憫,同情
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阿房宮賦》
(③⑴可憐:值得憐憫。如:可憐我孤身隻影無親眷/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憐。《窦娥冤》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登樓》⑵可惜。如: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阿房宮賦》⑶可愛。如: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彌
① 更加
其知彌精,其取彌精,其知彌粗,其取彌粗 《宋人有得玉者》
②滿
擁衆數萬,馬畜彌山 《蘇武傳》
靡
① 沒有
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指南錄後序》
靡計不施,迄無濟。 《促織》
② 倒下
試與他蟲鬥,蟲盡靡 《促織》
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 《廉頗蔺相如列傳》
③ 浪費,奢侈
吾性不喜華靡/衆人皆以奢靡為榮/近歲風俗尤為侈靡/故不随俗靡者蓋鮮矣/石崇以奢靡誇人。 《訓儉示康》
莫
① 沒有什麼 (人或物)
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 《種樹郭橐駝傳》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 《論語七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諸子喻山水》
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秋水》
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 《石鐘山記》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 《孟子二章》
舉天下之豪傑莫能與之争 《伶官傳序》
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 《訓儉示康》
缙紳、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計所出 《指南錄後序》
② 不,不要
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遣去慎莫留!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成倉猝莫知所救 《促織》
雖一毫而莫取/而卒莫消長也。 《前赤壁賦》
後世之謬其傳莫能名者 《石鐘山記》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琵琶行》
童子莫對,垂頭而睡 《秋聲賦》
③ 通“暮”
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 《石鐘山記》
莫春者,春服既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能
① 能力,才能
撫軍大悅,以金籠進上,細疏其能 《促織》
才能不及中人 《阿房宮賦》
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有能力的人) 《谏太宗十思疏》
② 發揮才能
言善信,事善能,動善時 《諸子喻山水》
③ 能夠,勝任
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能順木之天/非有能碩茂之也/非有能早而蕃之也/苟有能反是者,吾又何能為哉! 《種樹郭橐駝傳》
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 《病梅館記》
百計營謀不能脫/并蟲不能行捉矣/時村中來一駝背巫,能以神蔔。《促織》
故能成其高/故能成其富/故能成其大//故能成其衆/故能成其聖/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故能為百谷王/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諸子喻山水》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飲酒》
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 《阿房宮賦》
此皆騷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 《黃州快哉亭記》
又北向,不能得日/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項脊軒志》
十三能織素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夢遊天姥吟留别》
則雖好遊者不能窮也/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其孰能譏之乎?/後世之謬其傳莫能名者 《遊褒禅山記》
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前赤壁賦》
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終不能加勝于趙。 《廉頗蔺相如列傳》
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 《谏太宗十思疏》
居位者雖不能禁/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則能謹身節用 《訓儉示康》
非臣隕首所能上報/祖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陳情表》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餘嘉其能行古道《師說》
雖大風浪不能鳴也/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如知而不能言《石鐘山記》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骐骥一躍,不能十步 《勸學》
總為浮雲能蔽日 《登金陵鳳凰台》
入險而脫,又不能謀,能無敗乎? 《秦晉殽之戰》
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壯士!能復飲乎?/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沛公不勝桮杓,不能辭。 《鴻門宴》
非曰能之,願學焉/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論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聞漢天子甚怨衛律,常能為漢伏弩射殺之 《蘇武傳》
舉天下之豪傑莫能與之争 《伶官傳序》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 《論語七則》
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孟子二章》
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 《秋聲賦》
④ 及,達
蓋子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 《遊褒禅山記》
内
① 裡面
一日之内,一宮之間,氣候不齊 《阿房宮賦》
五步之内,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 《廉頗蔺相如列傳》
少間,簾内擲一紙出 《促織》
計中國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 《秋水》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應。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又聞昔李文靖公為相,治居第于封丘門内 《訓儉示康》
未飲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我為甚麼懶上車兒内,來時甚急,去後何遲? 《長亭送别》
内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 《過秦論》
② 内室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内無應門五尺之僮 《陳情表》
迨諸父異爨,内外多置小門,牆往往而是。 《項脊軒志》
③ 皇宮
近日上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遠方珍異 《訓儉示康》
④ 同“納”,接納,收容。
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内/距關,毋内諸侯,秦地可盡王也。《鴻門宴》
(⑤宇内:天下,天地之間。如: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禦宇内《過秦論》已矣乎!寓形宇内複幾時!《歸去來兮辭》)
迫
① 逼迫
賈家莊幾為巡徼所陵迫死 《指南錄後序》
我自不驅卿,逼迫有阿母。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轉頭向戶裡,漸見愁煎迫。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② 催促
郡縣逼迫,催臣上道 《陳情表》
③ 急,危急
哙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 《鴻門宴》
④ 逼近,近
時北兵已迫修門外,戰、守、遷皆不及施 《指南錄後序》
期
① 規定的時日,期限
以五年為期,必複之全之 《病梅館記》
留待限期,以塞官責/死期至矣! 《促織》
登程先問歸期 《長亭送别》
② 等待
況修短随化,終期于盡 《蘭亭集序》
③ 期望,要求
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 《歸去來兮辭》
你道是天公不可期 《窦娥冤》
④ jī 期服,為親屬服喪一年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内無應門五尺之僮 《陳情表》
⑤ 約會
期我乎桑中(桑中:地名) 《詩經·桑中》
奇
① 奇異的,罕見的,不尋常的
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遊褒禅山記》
昂其直,居為奇貨。 《促織》
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 《石鐘山記》
恐此事非奇。
② 驚異,以 ……為奇
每聞琴瑟之聲,則應節而舞,益奇之 《促織》
遷
① 晉升或調動官職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 《蘇武傳》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谪意。《琵琶行》
② 遷移,變化
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過秦論》
視駝所種樹,或遷徙,無不活 《種樹郭橐駝傳》
時北兵已迫修門外,戰、守、遷皆不及施。 《指南錄後序》
③ 變更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遷,感慨系之矣 《蘭亭集序》
勸
① 勉勵
勸學 《勸學》
② 勸說
或勸以少休 《左忠毅公逸事》
卻:
1回頭
卻與小姑别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卻看妻子愁何在 《聞官軍收複河南河北》
2後退
相如因持璧卻立(退,這裡指後退幾步) 《廉頗蔺相如列傳》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琵琶行(并序)》
3擊退,使……後退
卻匈奴七百餘裡 《過秦論》
李牧連卻之 《六國論》
4表示語氣轉折,相當于“但”、“可是”
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聲聲慢》
5了卻:完成
癡兒了卻公家事 《登快閣》
(6拒絕,推卻:謝安固卻之《肥水之戰》;7還,再:卻話巴山夜雨時《夜雨寄北》)
如
①遵從、依照。又,依舊
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 《蘇武傳》
②往,到……去
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哙出。 《鴻門宴》
如揚州,過瓜洲揚子橋/至海陵,如高沙,常恐無辜死;《指南錄後序》
事如此,此必及我 《蘇武傳》
③像,如同
聞妻言如被冰雪/果如成言 《促織》
聲如洪鐘/如猛獸奇鬼/噌吰如鐘鼓不絕/與向噌洪者相應,如樂作焉。《石鐘山記》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雲。 《論語七則》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琵琶行》
譬如為山,未成一篑/譬如平地,雖覆一篑 《諸子喻山水》
剽掠其人,倚疊如山/用之如泥沙? 《阿房宮賦》
瞻顧遺迹,如在昨日,今已亭亭如蓋矣。 《項脊軒志》
仙之人兮列如麻/世間行樂亦如此 《夢遊天姥吟留别》
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遊褒禅山記》
浩浩乎如馮虛禦風,飄飄乎如遺世獨立/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不絕如縷/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 《前赤壁賦》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諸子喻山水》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元曲二首》
嗟乎!風俗頹弊如是/自奉養如為河陽掌書記時/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在身亡常如一日乎? 《訓儉示康》
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 《鴻門宴》
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予之歎息。 《秋聲賦》
中原北望氣如山 《書憤》
奮臂以指撥眦,目光如炬 《左忠毅公逸事》
馬畜彌山,富貴如此。 《蘇武傳》
④及,比得上。又,不如
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 《種樹郭橐駝傳》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師說》
不如自行搜覓/不如拚博一笑。 《促織》
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不如因善遇之。 《廉頗蔺相如列傳》
不如須臾之所學也;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勸學》
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 《鴻門宴》
⑤連詞,假如
如能克諧,天下可定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魚我所欲也》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 《論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⑥連詞,或者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論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⑦如----何對(把)---怎麼辦
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⑧至于。如: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論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⑨如恐。如: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鴻門宴》⑩何如:如何,怎麼樣?如:今日之事何如?《鴻門宴》求,爾何如?/赤,爾何如?/點,爾何如?/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論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指南錄後序》⑾如今:現在。如:如今有誰堪摘?/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若
① 像,如同
上善若水 《諸子喻山水》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棄/若甚憐焉,而卒以禍。《種樹郭橐駝傳》
後小山下怪石亂卧,旁一蟆,若将跳舞/覆之以掌,虛若無物/視之,形若土狗/小蟲伏不動,蠢若木雞/中繪殿閣類蘭若 《促織》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石鐘山記》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波流浸灌,與海相若。 《黃州快哉亭記》
無若宋人然 《孟子二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 《國殇》
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 《訓儉示康》
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師說》
② 假如,如果
若從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賜/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厭/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 《秦晉崤之戰》
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若是,則與吾業者其亦有類乎?《種樹郭橐駝傳》
今若遣此婦,終老不複取!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俺婆婆若見我披枷帶鎖赴法場餐刀去呵/若沒些兒靈聖與世人傳,也不見得湛湛青天/若窦娥委實冤枉,身死之後,天降三尺瑞雪《窦娥冤》
若與我者,皆喪寶也 《新序二則》
若不是酒席間子母每當回避/此一節君須記,若見了那異鄉花草,再休似此處栖遲。 《長亭送别》
③ 及,比得上
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秋水》
故不我若也。
“公之視廉将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廉頗蔺相如列傳》
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在身亡常如一日乎? 《訓儉示康》
不若人有其寶。 《新序二則》
④ 你,你的
吾兒,久不見若影 《項脊軒志》
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 《鴻門宴》
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國相攻《蘇武傳》
⑤ 若屬:你們這些人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鴻門宴》
⑥ 自若:如常,依然如故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過秦論》
(⑦代詞,如此、這樣。如: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古詩為焦仲卿妻作》⑧海神名。如: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曰《秋水》⑨若何:怎麼樣?如:以閑敝邑,若何?/以逞寡君之志,若何?)
稍
① 稍微,略為
餘稍為修葺,使不上漏/乃使人複葺南閣子,其制稍異于前。《項脊軒志》
半夜複蘇,夫妻心稍慰。 《促織》
② 逐漸.慢慢地
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 《蘇武傳》
色:
①顔色
短小,黑赤色 《促織》
②神态,氣色
成倉猝莫知所救,頓足失色 《促織》
母聞之,面色灰死 《促織》
不言而其色欲之 《新序二則》
③景色
錦江春色來天地 《登樓》
目遇之而成色 《前赤壁賦》
其色慘淡,煙霏雲斂 《秋聲賦》
草拂之而色變 《秋聲賦》
(④美色,女色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孟子》)
121、甚
①厲害,嚴重
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 《廉頗蔺相如列傳》
②過分
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 《種樹郭橐駝傳》
③超過,勝過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魚我所欲也》
④很
甚善,名我固當 《種樹郭橐駝傳》
⑤什麼,怎麼
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阿房宮賦》
122、審
①仔細
審谛之,短小,黑赤色 《促織》
②清楚,明白
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 《歸去來兮辭》
③周密,詳細
博學之,審問之
123、識
①辨識
獨其為文猶可識 《遊褒禅山記》
②見識
所識窮乏者得我欤 《魚我所欲也》
③通“志”,記住
汝識之乎? 《石鐘山記》
124、适
①到……去
将何适而非快? 《黃州快哉亭記》
餘自齊安舟行适臨汝 《石鐘山記》
②滿足,暢快
窮耳目之勝以自适哉? 《黃州快哉亭記》
置一小榻其中,甚涼适也 《黃州快哉亭記》
③女子出嫁
始适還家門。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④适合,适應
處分适兄意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⑤剛剛,才
适得府君書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⑥享受
而吾與子之所共适 《黃州快哉亭記》
125、是
①正确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歸去來兮辭》
②這個,這樣
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入 《遊褒禅山記》
于是予有歎焉 《遊褒禅山記》
③判斷動詞“是”
無人知是荔枝來 《過華清宮》
④是故,是以:因此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師說》
126、書
①書籍,書本
歐陽子方夜讀書 《秋聲賦》
②寫字,書寫,記錄
或憑幾學書 《項脊軒志》
秦禦史前書曰 《廉頗蔺相如列傳》
③文字
又有悲夫古書之不存 《遊褒禅山記》
④書信,文書
使人遺趙王書 《廉頗蔺相如列傳》
127、數
① 幾,幾個
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 《伶官傳序》
辄傾數家之産 《促織》
②數目,數量
号物之數謂之萬 《秋水》
一曲紅绡不知數 《琵琶行》
③計算
以侈自敗者多矣,不可遍數 《訓儉示康》
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 《秋水》
④列舉罪狀
數呂師孟叔侄為逆 《指南錄後序》
⑤屢次,多次
範增數目項王 《鴻門宴》
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 《蘇武傳》
⑥天命,命運
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 《六國論》
128、孰
①誰,什麼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師說》
其孰能譏之乎 《遊褒禅山記》
是可忍,孰不可忍
②通“熟”,仔細
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 《廉頗蔺相如列傳》
129、疏
①粗疏,粗砺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 《論語》
②稀
搖其本以觀其疏密 《種樹郭橐駝傳》
以疏為美,密則無态 《病梅館記》
③給皇帝的奏議
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
④分條陳述
以金籠進上,細疏其能 《促織》
130、率
①率領
率疲弊之卒,将數百之衆 《過秦論》
②輕率
子路率爾而對曰 《論語》
③一概,都,大多
六國互喪,率賂秦耶 《六國論》
132、私
①私下,暗地裡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 《鴻門宴》
燕王私握臣手曰 《廉頗蔺相如列傳》
②個人的,與“公”相對
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廉頗蔺相如列傳》
133、遂
①成長,養育
字而幼孩,遂而雞豚 《種樹郭橐駝傳》
②于是,就
為人迂讷,遂為猾胥報充裡正役 《促織》
③終于,竟
趙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廉頗蔺相如列傳》
④成就
四者無一遂 《報任安書》
134、涕
① 哭,流淚
兒涕而出 《促織》
②眼淚
涕落百餘行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135、圖
①圖畫,地圖
執圖詣寺後 《促織》
召有司案圖 《廉頗蔺相如列傳》
②想,希望
本圖宦達,不矜名節 《陳情表》
不圖子自歸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③圖謀,謀劃
136、徒
①白白地,徒然
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廉頗蔺相如列傳》
②隻,僅僅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 《廉頗蔺相如列傳》
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 《廉頗蔺相如列傳》
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 《廉頗蔺相如列傳》
③一類人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師說》
樂毅之徒通其意 《過秦論》
④刑徒,犯人
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過秦論》
137、王
① 帝王
此獨大王之雄風耳 《黃州快哉亭記》
②封爵的最高等級
會缑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 《蘇武傳》
③稱王,統治天下
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 《鴻門宴》
距關,毋内諸侯,秦地可盡王 《鴻門宴》
先破秦入鹹陽者王之 《鴻門宴》
138、望
①農曆每月十五,十六為“既望”
七月既望 《前赤壁賦》
②看
西望武昌諸山 《前赤壁賦》
吾嘗跂而望矣 《勸學》
③名望,聲望
卿為清望官 《訓儉示康》
④希望,盼望
缦立遠視,而望幸焉 《阿房宮賦》
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 《廉頗蔺相如列傳》
單于益驕,非漢所望也 《蘇武傳》
日夜望将軍至,豈敢反乎 《鴻門宴》
⑤望洋:擡頭仰視
望洋向若而歎曰 《秋水》
139、微
①細小,輕微
微風鼓浪,水石相搏 《石鐘山記》
夫禍患常積于忽微 《伶官傳序》
②地位低微,卑賤
猥以微賤,當侍東宮 《陳情表》
至微至陋,過蒙拔擢 《陳情表》
③暗中,秘密地
微指左公處,則席地倚牆而坐 《左忠毅公逸事》
④隐藏身份,不顯露
從數騎出,微行入古寺 《左忠毅公逸事》
⑤沒有
微斯人,吾誰與歸 《嶽陽樓記》
⑥精妙,含蓄
微言大義
其文約,其辭微 《屈原列傳》
⑦弱,微弱
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歸去來兮辭》
140、聞
①聽到,聽見
駝聞之,曰 《種樹郭橐駝傳》
聞妻言如被冰雪 《促織》
②使……聽到
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 《陳情表》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陳情表》
③名聲,名譽
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諸子喻山水》
以勇氣聞于諸侯 《廉頗蔺相如列傳》
④聞名,著稱
宰以卓異聞 《促織》
⑤懂得,知道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師說》
⑥見識,見聞
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 《秋水》
141、惡
①憎恨,厭惡
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 《諸子喻山水》
處衆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諸子喻山水》
②粗陋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訓儉示康》
③罪過,罪惡,與“善”相對
侈,惡之大也 《訓儉示康》
不幸呂師孟構惡于前 《指南錄後序》
④兇險,兇暴,險惡
而境界危惡,層見錯出 《指南錄後序》
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 《廉頗蔺相如列傳》
⑤怎麼,哪裡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論語》
敢問夫子惡乎長 《孟子》
142、悉
①全,都
悉埋于地,解其棕縛 《病梅館記》
趙王悉召群臣議 《廉頗蔺相如列傳》
143、相
①互相,交互
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廉頗蔺相如列傳》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師說》
②相貌,容貌;形貌,狀貌
兒已薄祿相,會不相從許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 《文論十則》
③表示動作偏指一方,代“你”、“我”、“他”
還必相迎取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及時相遣歸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好自相扶将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五月漁郎相憶否 《蘇幕遮》
④省視,察看
伯樂相馬
⑤輔助,幫助
而無物以相之 《遊褒禅山記》
⑥宰相,丞相
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将相乎 《廉頗蔺相如列傳》
使子嬰為相 《鴻門宴》
⑦主持禮儀之人
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論語》
144、謝
①辭别
謝家來貴門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乃令張良留謝 《鴻門宴》
②告訴
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③道歉,謝罪
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 《廉頗蔺相如列傳》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鴻門宴》
④感激,感謝
哙拜謝,起,立而飲之 《鴻門宴》
145、幸
①僥幸,幸虧,幸而
則幸得脫矣 《廉頗蔺相如列傳》
大王亦幸赦臣 《廉頗蔺相如列傳》
②古代皇帝到某處
缦立遠視,而望幸焉 《阿房宮賦》
③寵幸,寵愛
今入關,财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 《鴻門宴》
而君幸于趙王 《廉頗蔺相如列傳》
④希望,請
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吾母與弟在漢,幸蒙其賞賜 《蘇武傳》
⑤幸運
不幸呂師孟構惡于前 《指南錄後序》
幸蒙大恩,賜号稱王 《蘇武傳》
⑥敬辭,表示對方這樣做使自己感到幸運
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 《鴻門宴》
146、延
①延長,伸長
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 《窦娥冤》
延及孝文王、莊襄王 《過秦論》
②邀請
秦人開關延敵 《過秦論》
餘人各複延至其家 《桃花源記》
147、陽
①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以其在華山之陽名之也 《遊褒禅山記》
②太陽,陽光
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 《蘇幕遮》
③假裝,表面上
夫知伯之為人,陽親而陰疏 《戰國策》
148、要
①相約,約定
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②險要
良将勁弩守要害之處 《過秦論》
③通“邀”,邀請
張良出,要項伯 《鴻門宴》
149、宜
①應該,應當
此其中宜有以過人者 《黃州快哉亭記》
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 《廉頗蔺相如列傳》
②當然
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 《秋聲賦》
150、獄
①監獄,牢房
及左公下廠獄 《左忠毅公逸事》
②訴訟案件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 《曹刿論戰》
151、再
①第二次
一鼓作氣,再而衰 《曹刿論戰》
②兩次
已為牆,凡再變矣 《項脊軒志》
152、造
①到,往,拜訪
徑造廬訪成 《促織》
必躬造左公第 《左忠毅公逸事》
②制作,建造
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 《左忠毅公逸事》
③造物:自然界,原意指“天”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前赤壁賦》
153、賊
①對敵人的蔑稱
崇祯末,流賊張獻忠出沒 《左忠毅公逸事》
②害,傷害,殺害
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秋聲賦》
③仇敵,敵人
罵逆賊當死 《指南錄後序》
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 《伶官傳序》
154、振
①揮動,抖動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 《左忠毅公逸事》
②奮起,振作
遂相騰擊,振奮作聲 《促織》
③通“震”,威吓
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 《谏太宗十思疏》
④通“赈”,救濟
振困窮,補不足 《三國志》
155、志
①心意,意志
行年四歲,舅奪母志 《陳情表》
②志向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遊褒禅山記》
③立志
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達 《諸子喻山水》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 《訓儉示康》
④記,記住
博聞強志,明于治亂 《屈原列傳》
⑤記事的書或文章
餘既為此志,後五年,吾妻來歸 《項脊軒志》
⑥标志,标記
尋向所志 《桃花源記》
156、治
①治理得好,太平。與“亂”相對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谏太宗十思疏》
德垂于後,治之至也
②營造,修建
治居第于封丘門内 《訓儉示康》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 《陳情表》
史公治兵,往來桐城 《谏太宗十思疏》
③治理,管理
單于使衛律治其事 《蘇武傳》
157、置
①放棄,丢下
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 《鴻門宴》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棄 《種樹郭橐駝傳》
②安放,放置
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石鐘山記》
喜置榻上,半夜複蘇 《促織》
③擺,設
客至未嘗不置酒 《訓儉示康》
④建立,設置
内外多置小門,牆往往而是 《項脊軒志》
⑤購置
既至匈奴,置币遺單于 《蘇武傳》
158、諸
①衆多,各個
西望武昌諸山,岡陵起伏 《前赤壁賦》
述諸小妹語曰 《項脊軒志》
②兼詞,相當于“之于”
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内 《蘭亭集序》
獻諸撫軍 《促織》
③兼詞,相當與“之乎”
王語暴以好樂,有諸? 《孟子》
159、族
①滅族,誅族
族秦者秦也 《阿房宮賦》
誰得而族滅也 《阿房宮賦》
②家族
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過秦論》
③類
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雲者 《師說》
160、左
①左邊
釋左骖,以公命贈孟明 《秦晉殽之戰》
②不正,邪僻
旁門左道
③不合,違背
意見與人相左
④左右:在旁侍侯的人
左右免胃而下 《秦晉殽之戰》
傳以示美人及左右 《廉頗蔺相如列傳》
⑤左遷:降職
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琵琶行》
⑥江左:江東地區
文言文300個常見文言實詞(初中1—140)
1、昂
①擡高
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 《核舟記》
昂其直,居為奇貨 《促織》
2、傲
①驕傲、傲慢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贈劉景文》
②輕視、蔑視
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 《谏太宗十思疏》
③傲然自得
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 《歸去來兮辭》
3、包
①包取,占有
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過秦論》
4、比
①并列,挨着
其兩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核舟記》
因出己蟲,納比籠中 《促織》
②比較,相比
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後矣 《捕蛇者說》
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 《遊褒禅山記》
③及,等到
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餘 《陳涉世家》
比去,以手阖門 《項脊軒志》
由也為之,比及三年 《論語》
④比拟
自名為羅敷,可憐體無比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⑤生成,具有
自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 《秋水》
⑥勾結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論語》
5、鄙
①邊疆,邊遠的地方
蜀之鄙有二僧 《為學》
②淺陋,無知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曹刿論戰》
鄙賤之人,不知将軍寬之至此也 《廉頗蔺相如列傳》
③輕視,看不起
管仲镂簋紘,山節藻悅,孔子鄙其小器 《訓儉示康》
6、兵
①軍隊
扶蘇以數谏故,上使外将兵 《陳涉世家》
史公治兵,往來桐城 《谏太宗十思疏》
②兵器,武器
收天下之兵,聚之鹹陽 《過秦論》
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陳涉世家》
③兵士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 《過秦論》
④軍事、兵法
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諸子喻山水》
7、病
①辱
疾病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橘逾淮為枳》
②精疲力盡,困苦不堪
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孟子二章》
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捕蛇者說》
故病且怠 《病梅館記》
③弊病,缺點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問說》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 《訓儉示康》
④疾病,生病
未果,尋病終 《桃花源記》
病瘘,隆然伏行 《種樹郭橐駝傳》
⑤把……弄成病态
以夭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 《病梅館記》
⑥怨恨、憂愁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 《黃州快戰亭記》
8、察
①明察,識别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陳情表》
②觀察,細看
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 《石鐘山記》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蘭亭集序》
③察舉,考察後予以推薦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陳情表》
9、徹
① 通達,貫通,穿透
日光下徹,影布石上,怡然不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