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讀詩·第一輯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一)陸遊《示兒子》
陸遊的《示兒》我們都耳熟能詳,他還有一首《示兒子》,同樣諄諄教誨,真切感人。
《示兒子》
祿食無功我自知,汝曹何以報明時?
為農為士亦奚異,事國事親惟不欺。
道在六經甯有盡,躬耕百畝可無饑。
最親切處今相付,熟讀周公七月詩。
1. 這輩子我無功受祿,有愧于朝廷國家,你們又拿什麼來回報這清明的太平盛世呢?平淡的叙述之中,我們仍能感受到作者暗蘊的憤懑之情,我懷才不遇、壯志難酬,隻有靠你們了。
2. 望子成龍,人之常情,但回想自己郁郁不得志的這一生,作者還是壓抑住自己說道,為農為士也沒有什麼差異,但不管是侍奉君主還是雙親父母都要盡一個誠字,不欺不瞞,誠心盡意,那就行了。
3. 道在六經,你們還是要讀好書,學海無涯,沒有盡頭,同時也要躬耕隴畝,可以保障自己不受饑寒之苦,諄諄教誨,令人感動。
4. 最關鍵的事我要囑咐給你們,周公的《七月》詩你們要好好讀懂。《七月》是《詩經》中的一首農事詩,陸遊大概是要告訴孩子重視農業,永不忘本,當然,這大概也是給孩子們留下一條後退自保之路,将來若是不得志,那就隐居田野,自食其力。
(二)王昌齡《送柴侍禦》
七絕天子王江甯,是說王昌齡的七絕寫得特别好,有“詩天子”的美譽,看過王昌齡的集子,七絕确實寫得好,比如這首:
送柴侍禦 王昌齡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1.黯然銷魂者,唯别而已。送别詩大多寫得悲恻動人,毋庸舉例,當然也不乏豁達樂觀之作,比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再比如這首。
2. 沅江的波浪連接着武岡,送你離開,我卻沒有一點傷感之情,為啥呢?自然引出了後面兩句。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佳句天成,對仗工整,千古名句,妙手偶得。是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此心安處是吾鄉,何必非要分出故鄉他鄉呢?我們兩個身在異域,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3. 心态決定一切,同樣是離别,我們再讀王勃的《秋江送别》“歸舟歸騎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誰謂波瀾才一水,已覺山川是兩鄉”,真是一種離别,萬道情思。
(三)魯迅《答客诮》
1881年9月25日,魯迅先生出生于浙江紹興,今天是他的141周年誕辰。在那個新老時代交替的文化背景下,一大批文化人洋話說得很溜,舊詩舊文也不遜色于古人先賢,魯迅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答客诮》 魯迅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
1. 在魯迅留下的舊體詩歌中,我最喜歡這首,它沒有“橫眉冷對千夫指”的鋒芒,也沒有“吟罷低眉無寫處”的壓抑,而是充滿了天倫之樂的溫情,這是魯迅的另一面,也是最真實的魯迅。
2. 魯迅算得上是老年得子,自然疼愛有加。再铮铮鐵骨的鬥士,在子女面前也都是也都是慈父慈母。這樣的反差,也曾引起客人的機巧和揶揄,魯迅則回道:對子女沒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傑,憐愛孩子怎麼就不是大丈夫呢?哈哈,反問有力,無可辯駁。
3. 興風狂嘯者,指的是老虎,虎嘯生風嘛。你知不知道那興風狂嘯的老虎,還時時回過頭來看顧小老虎(於菟)呢?老虎猶是如此,更何況是人呢?
4.忽又想到魯迅的另外兩句詩——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這兩句未必就是寫親兄弟,但每次讀我都會想到魯迅和周作人,清官難斷家務事,不禁一聲長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