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第五單元測試卷部編版?書寫正确、端正、整潔3分,書寫一般2分,書寫差0~1分,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六年級語文第五單元測試卷部編版?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書寫正确、端正、整潔3分,書寫一般2分,書寫差0~1分
一、積累與運用 。(36分)
1.讀拼音,寫詞語。(10分)
tái xiǎn pù bù zēng jiā yàn yǔ gān zhè
dǒu péng xiù zi wǎ lán yī guì jiǎng zuò
2.辨字組詞。 (4分)
甩( ) 蹦( ) 坪( ) 悶( )
用( ) 繃( ) 蘋( ) 焖( )
3. 先補充詞語,再選詞填空。(6分)
小心( )( ) ( )( )當當 ( )直( )狀 不聲( )( )
(1)渑池之會,蔺相如 地要求秦王為趙王擊缶。
(2)樹木也在 地抽出新的枝條,沒幾天就枝繁葉茂了。
4.句子練習。(8分)
(1)天一下子變了臉色。(仿寫拟人句。)(2分)
(2)太陽把天烤得這樣幹,還能長雲彩嗎?(用改為陳述句)
(2分) (3) 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改為反問句)(2分)
(4)班會課上,我們通過并研究了這份方案。(用修改符号修改)
5. 默寫俗語。(3分)
(1)不熱不長, 。
(2)六月六, 。
(3)處暑不出頭, 。
6.快樂讀書吧。(5分)
(1)以下不屬于高爾基的作品的是( )
A.《在人間》 B.《童年》 C.《我的大學》 D.《飛鳥集》
(2)在《童年》中,母親去世以後,阿廖沙( )
A.流落街頭 B.被舅舅收養 C.進學校讀書 D.被陌生人收養
(3)在《童年》中,阿廖沙的家庭環境非常惡劣,( )是他的一道陽光。
A.母親 B.外祖母 C.舅母 D.小茨岡
(4)在《愛的教育》中,那個總是得一等獎的孩子是班長,他的名字叫( )
A.諾比斯 B.德羅西 C.恩裡科 D.沃蒂尼
(5)在《愛的教育》中,為了救一個小孩而被車子軋傷的人是( )
A.羅貝蒂 B.恩裡科 C.貝蒂 D.弗蘭蒂
二、閱讀與感悟。(27分)
(一)夏天裡的成長(節選)(11分)
一過夏天,小學生有的成了中學生,中學生有的成了大學生。升級、跳班,快點兒,慢點兒,總是要長。北方農家的諺語說:“六月六,看谷秀。”又說:“處暑不出頭,割谷喂老牛。”農作物到了該長的時候不長,或是長得太慢,就沒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樣,要趕時候,趕熱天,盡量地用力地長。
1. 片段主要寫了 在夏天裡的成長狀态,其特點是 。(用片段中句子回答)(2分)
2. 在片段中找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3分)
盡力——( ) 收獲——( ) 渴望——( )
3.聯系上下文,我知道“處暑不出頭,割谷喂老牛”的意思是:(2分)
4.請用一句話概括這個片段的主要内容。(2分)
5.片段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2分)
(二)非連續性文本閱讀(6分)
[材料一]很多中國家長信奉: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未出生的時候,就開始聽音樂、聽故事;稍微懂事點就開始練唱歌練舞蹈,學了書法學繪畫,上了奧數上英語,彈琵琶彈吉他……
[材料二]近日發布的一份有關全國中小學生學習壓力的調查報告顯示,目前,我國中小學生平均每天寫作業的時間達3個小時,相當于法國的3倍,日本的4倍,韓國的6倍,是全世界平均數的兩倍。中小學生們為了寫完作業而成為熬夜一族其普遍睡眠不足7個小時。高達9成的高中生,要熬到夜裡11點方能睡覺。
[材料三]10月28 日,浙江省教育廳會同省委網信辦等 14 部門聯合起草 《浙江省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指出:中小學生學業負擔主要是由學校帶來的學習任務、成績排名、心理負擔和家長附加的如作業、家教、補習班等學習活動以及社會生活環境給學生造成的壓力。當學生面對壓力時,如果體驗是積極的,壓力即為動力;如果體驗是消極的,壓力即為負擔。學生在學校學習就會有學業壓力,适度合理的學業壓力有助于學生的發展,過重的學業負擔會嚴重損害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
1. 下面的哪句俗語最能體現材料一中父母的期望?( )(2分)
A.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B.望子成龍,盼女成鳳。C.千裡之行,始于足下。D.鐵杵磨繡針,功到自然成。
2.材料二通過用具體的中外小學生寫作業時長的數字對比,說明了什麼問題?(2分)
3.閱讀材料三,我們會發現中小學生的負擔是由 造成的;面對壓力時,不同的情感體驗,導緻 。(2分)
(三)感謝兩棵樹(節選)(10分)
一個年輕人,從小就是人見人愛的孩子,卻不幸遭遇了一場車禍,一輛飛馳而來的車無情地奪去了他的雙腿和左手。遇到車禍之後,對從小就出類拔萃、自尊心極強的他來說,不啻(chi)為世界末日的來臨。看着自己殘缺不全的身體,他痛不欲生,感到一生就這樣毀了。為了讓他散心,轉移一下注意力,在他出院以後,家人特意把他送到鄉下的姑媽家靜養。
在那裡,他遇到了決定他生命意義的兩棵樹。
姑媽家住在一個遠離城市的小村子,甯靜、安逸,甚至有些落後。一天下午,姑媽家下田的下田,上學的上學,僅他一人在家。百無聊賴的他,自己搖動輪椅走出了那個小小的院落。
就這樣,似有冥冥中的安排,他與那兩棵樹不期而遇。
那是怎樣的兩棵樹啊!在離姑媽家五六十米的地方,有兩棵顯得十分怪異的榆樹,像藤條一般扭曲着肢體,但卻頑強地向上挺立着。兩樹之間,連着一根七八米長的粗粗的鐵絲,鐵絲的兩端深深嵌進樹幹裡。不,簡直就是直接纏繞在樹裡!活像一隻長布袋被攔腰緊緊系了一根繩子,呈現兩頭粗、中間細的奇怪形狀。
一旁的鄰居告訴他,起初是為了晾曬衣服的方便,有人在兩棵小榆樹之間拉了一根鐵絲。時間一長,樹幹越長越粗,被鐵絲纏繞的部分始終沖不出束縛,被勒出了深深一圈傷痕,兩棵小樹奄奄一息。大家都以為這兩棵榆樹再也難以成活,沒想到第二年一場冬雨過後,它們又發出了新芽,而且随着樹幹逐漸變粗,年複一年,竟生生将緊箍在自己身上的鐵絲“吃”了進去!
莫名地,他的心被強烈地震撼了:面對外界施加的暴力和厄運,小樹尚知抗争而作為一個人,又有什麼理由放棄對生活的努力呢?面對這兩棵榆樹,他感到羞愧,同時也激起了深藏于内心的那份不甘--隻見他用自己僅存的右手,艱難地從坐了半年多的輪椅上撐起整個身體,恭恭敬敬地給那兩棵再普通不過、卻又再堅強不過的榆樹,深深鞠了個躬!
很快,他便主動要求回到城裡,拾起了久違的課本還有信心,開始了屬于自己的新的生活。
1. 根據文章内容填空。(2分)
年輕人因為 而感到 ;在鄉下,與兩棵樹不期而 遇, ;主動要求回城, 。
2. 文章描寫了年輕人遭遇車禍的情節,用意是( )。(2分)
A.說明了年輕人的命運很悲慘。B.更加襯托出了年輕人的出類拔萃。
C.為年輕人在怪異的榆樹面前受到啟發埋下伏筆。 D.起了總結全文、點明中心的作用。
3.為什麼說那兩棵樹是“決定他生命意義的兩棵樹”?(3分)
4.圍繞“感謝兩棵樹”為中心,作者選取了哪些材料來表達?(3分)
三、口語交際(4分)如果讓你寫“都是淘氣惹的禍”,你會從哪些方面選取不同事例來表達中心意思呢?請概括出你選擇的事例。(至少3個)
四、習作(30分)
漢字有着豐富的文化内涵。選擇一個你感受最深的漢字寫一篇習作,想清楚自己要表達的中心意思,注意圍繞中心意思,從不同方面或選擇不同事例來寫。可以用你選的字作為題目,也可以另外拟一個題目。
參考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
1.苔藓 瀑布 增加 諺語 甘蔗 鬥篷 袖子 瓦藍 衣櫃 講座
2. 略
3. 小心翼翼 滿滿當當 理直氣壯 不聲不響
(1)理直氣壯 (2)不聲不響
4.(1)略
(2)太陽把天烤得這樣幹,不能長雲彩。
(3)難道夏天不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嗎?
(4)把“通過”和“研究”調換位置。
5.(1)不熱不大 (2)看谷秀 (3)割谷喂老牛
6.DABBA
二、閱讀
(一)夏天裡的成長
1. 人 升級、跳班,快點兒,慢點兒,總是要長。(或:一過夏天,小學生有的成了中學生,中學生有的成了大學生。)
2. 盡量 收成 希望
3. 處暑時谷子如果還不出穗,就沒有收成的希望了,就像無用的荒草,隻能割掉喂老牛了。(意思對即可)
4. 人在夏天裡也迅速成長。
5. 道理:要珍惜時間,積極争取知識、能力的增長,不能錯過時機。(意思對即可)
(二)非連續性文本
1. B
2. 說明我國中小學生每天完成作業的時間特别長,學習壓力大。
3. 多方面 學生對壓力的體驗不同
(三)感謝兩棵樹
1. 遭遇車禍 痛不欲生 備受震撼 開始新的生活
2. C
3. 因為這兩棵樹頑強不屈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青年,讓青年認識到了面對困難和厄運時,應該勇敢面對,頑強地抗争,讓生活更精彩。
4. 作者圍繞中心,選取了以下材料:青年遭遇車禍,心灰意冷回鄉下靜養、與兩棵樹不期而遇,感受到兩棵樹的堅強不屈、青年決定回城,重新開始新生活。(1點1分)
三、口語交際示例:給花澆熱水;用媽媽的口紅給布娃娃的衣服染色;塗鴉自己的房間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