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到周五 每天十分鐘
成語不用錯 學習更輕松
焚膏繼晷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成語是“焚膏繼晷 ”[fén gāo jì guǐ] 。
焚,燃燒;膏,本來是指油脂,在這裡是指那些油脂做成的燈燭;繼,延續;晷,日光,就是白天的太陽光。這個詞的表面意思就是燃燒燈燭來延續白天的太陽光。
在沒有電燈的古代,尤其是唐代及以前,燈燭算是日常生活用品裡面比較貴的一種。普通農民很少使用燈燭,所以我們經常說農民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一般的家庭也不會長時間無目的地點燃燈燭,畢竟這算是比較敗家的一件事情。另一方面,燈燭的照明效果肯定不是現在的燈具能夠比拟的,隻有一盞燈的話,實際上照明範圍是很小的。知道了燈燭的價格和效果,你也就可以想象,為什麼古代文人那麼喜歡月光了,畢竟這不用自己花錢嘛……同時,你也知道,秉燭夜遊,秉燭長談,是一件多麼奢侈的事情了。
那麼,究竟是什麼情況,需要燃燒高消費的燈燭來維持日光呢?我們來看看這個成語的出處:唐代韓愈的《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先生之于業可謂勤矣。”
這是一篇勸誡學生好好學習的文章,焚膏繼晷就是用來形容韓愈夜以繼日,不分白天黑夜地用功讀書,現在也會用來指努力工作。這個詞是中性偏褒義的,一般是用來表揚;和它相近的成語還有“夜以繼日”、“通宵達旦”,但是詞性就比較中性,缺少褒義了,同學們使用的時候要注意。
上遊君造句
寒門學子中,有很多人都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焚膏繼晷,才得以考上理想的大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