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剛過,又迎财神。
早上一醒來,市民梁湉手機微信裡已經收到4個形态各異的“财神”表情包了。
“不管你是誰,群發的我不回。”2014年春晚上一曲《群發的我不回》唱出了不少人的心聲。不過除了群發拜年信息、朋友圈“統一拜年”,近年春節不少人開始用自制視頻、表情包等方式群發拜年信息。
相比過去“複制 轉發”文字的拜年信息,這類拜年信息雖然同樣是群發,卻有了發信人的巧思妙想。
在一些市民看來,相比其他簡單粗暴乃至奇葩的拜年方式,這樣的群發信息更有心,出于禮節應該回複;還有些市民則堅持認為“群發一律不回”。
你會回複嗎?
微信拜年漸成主流
拍條拜年短視頻,并不容易
市民羅先生今年的拜年信息,是一家四口合拍的一條視頻。視頻中全家穿着定制的唐裝,兒女還戴着特意淘來的牛角帽,祝大家新春愉快。“原來以為拍一條視頻挺簡單的,沒想到春節前折騰了一晚上。”羅先生告訴記者,除了提前準備好服裝,選擇拍攝地點也很重要:“家裡燈光不比攝影棚,我們拍了好幾次,總有一個人‘黑臉’,後來好不容易在衛生間旁邊一塊狹小的地方找到合适的光源,還要布置背景,免得人家看出來狹促。”
而一個5歲一個2歲的姐弟是“最大的變數”。“不是姐姐忘詞,就是弟弟伸手打了媽媽的臉,反複拍了好幾條才基本滿意。”羅先生說,完成拍攝後還要加特效、音樂和字幕:“緊趕慢趕才在除夕前做完。”
盡管如此,一家人還是玩得不亦樂乎。初五迎财神,2歲的小兒子要成為“主角”,羅先生還從網上專門淘了“财神裝”。
近年來,會自制拜年短視頻的市民不少。在一家德資企業工作的施韋是受到德國朋友的啟發:“他們每年新年前會拍一張全家福,印成賀卡發給全世界的朋友們。這樣的方式很特别。國内短視頻更流行,所以我們也想嘗試下。”
除了拍視頻,也有不少市民将自己、家人或寵物的圖片做成拜年表情包。市民秦先生錄制了一段兒子的視頻做成“鋼鐵俠”,希望收到的朋友新年“一飛沖天”:“這樣的表情包拜年,在老人那兒效果特别好。”
群發拜年信息要不要回複?
盡管方式内容創新,但群發信息要不要回,依然在網上引起了争議。
“不管是什麼樣的方式,群發信息就是懶。既然你懶得發,我就懶得回啊。”有網友旗幟鮮明地表達了對群發信息拜年的反感:“拜年信息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既然懶得動腦,那索性别發,這也不影響大家關系。”
“我其實挺怕那種發全家拜年視頻或者寵物表情包的。”市民楊女士告訴記者,她今年收到過很久不聯系的同學以自己貓為主角拍的拜年視頻,還給貓配了拜年的語音,“尴尬極了”。另一位同事展示的則是女兒身着漢服背迎春詩詞的視頻:“我怎麼回?‘姑娘,阿姨當年比你背得好多了’嗎?”
不過,更多市民還是表示會回複這樣的群發信息。市民厲先生認為:“一個朋友圈裡動辄上千号人,給人人定制拜年信息不現實。有些人想方設法讓拜年信息更有意思,也說明他們認真在準備。這樣的用心為什麼不值得回複?”
還有市民則建議“見招拆招”,先準備一批拜年信息、圖片和小視頻在手機裡:“對方群發信息給你,你就發條網上抄的祝福給他;對方發張祝福圖片給你,你就回他一張祝福圖片。”
歌手郝雲曾在春晚演唱一首《群發的我不回》
奇葩網上拜年,走心還是套路?
除了拍短視頻、做表情包,也有人将自己的原創作品作為拜年載體。學了12年繪畫的陸惟自己畫了一幅《迎春圖》,寫上新年祝福,發送給微信裡的朋友。然而自認為的“走心拜年”,效果卻褒貶不一:“有人發了一大段話感謝我,也有人回了一張拜年圖,但一看就是網上下載的。”不過這并未讓陸惟氣餒,為了迎财神,他仍然準備了一張自己畫的财神,寫上祝福的話語發給朋友們。
相形之下,一些拜年方式雖然新鮮卻顯得奇葩。市民顧先生回憶,大年初一“一睜眼”,自己被朋友拉進了兩個“拜年群”,一個群裡二三十号人,群主先發一個紅包跟大家拜年,然後再号召群裡的人“下一場紅包雨”:“點開一看,紅包總共1塊錢,我搶到了2分。然後一上午群裡不熟的人就都這麼發一兩塊錢的紅包,正常的微信都沒法看。”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簡工博 題圖來源:新華社(資料圖片)
來源:作者:簡工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