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濕之劑
濕邪分外濕和内濕兩類。由淋雨涉水,或衣裡冷濕,或居處卑濕,緻濕邪從肌表而入的稱“外濕”。若因過食瓜果生冷,或恣飲酒酪,或素體脾虛,緻濕邪内停的稱“内濕”。外濕多病在肌表經絡,内濕則多病在髒腑,所以一般治外濕宜發汗解肌,治見濕宜健脾滲利。但外濕藥忌大汗,此虛必須注意。至于外濕稽留而内入髒腑,或内濕泛溢而外涉肌表的,又當外内兼治。
濕是陰邪,治宜辛濕化燥,但若濕與熱并,或濕郁生熱時,又須采用苦寒燥濕。若濕積成水,壅盛而腫為脹的,可根據二便是否通利,分别用攻逐峻利,或溫陽利來治療,并結合邪正虛實的不同,适當配合培益脾土的方法作為輔佐。因此,利濕劑就是祛除濕邪從肌表或二便外出的類方劑。
1、 五苓散(張仲景)行水總劑。五苓散治太陽腑,白術澤瀉豬茯苓,膀胱化氣添官桂,利便消暑煩渴清,豬苓湯名四苓散,無寒但渴服之靈,豬苓湯除桂與術,加入阿膠滑石停,此為和濕兼瀉熱,疸黃便閉渴嘔甯。
本方治療足太陽經的邪熱傳入膀胱腑,見到發熱惡寒,煩渴飲水,水入就吐,小便不利,以及水腫,身體酸重等症。方用白術、豬苓、茯苓各十八铢(漢代一兩等于二十四铢),澤瀉一兩六铢,桂枝(也可用官桂)半兩,共研細末,每次用白飲湯(即米湯)調服方寸匙(二錢)。
豬苓、茯苓,淡滲通膀胱而利水。澤瀉洩膀胱之水,使小便通利,因之傳入膀胱腑的邪熱可從小便排出。再加白術健脾燥濕,使脾強而能制水。桂枝解肌通陽氣,既除表邪,又助諸藥利水行小便。若用官桂就增強了膀胱的氣化功能,使小便通暢,引導水濕人下竅出。因此,本方有利小便、去水濕、消暑氣,清熱解煩渴的作用,是行水利濕的主要方劑。
喜歡養生加微信XTW119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