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2022年兩會指出的發展方向

2022年兩會指出的發展方向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12 03:57:38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 題:播下希望的種子 描繪可期的未來——從全國兩會看2021年中國發展六大新走向

新華社記者

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

開局關系全局,起跑決定後勢。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一系列新目标、一項項新舉措勾勒經濟社會發展新走向。

2022年兩會指出的發展方向(播下希望的種子)1

2月28日,一艘貨輪在江蘇連雲港港東方公司碼頭裝載風力發電設備。新華社發(王春 攝)

走向一:宏觀政策不急轉彎,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時隔一年,中國再次設定經濟增速目标”,政府工作報告引發外媒廣泛關注。

“從去年的不設具體目标到今年的6%以上,釋放中國經濟逐步回歸常态的信号。指标設定與今後目标平穩銜接,對穩預期至關重要。”北京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副主任金李委員說。

提交大會審查的計劃報告分析,将經濟增速設為6%以上,有利于引導各方面集中精力推進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

去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下滑,此後穩步複蘇、逐季好轉,全年GDP實現2.3%的增長。值得關注的是,受去年低基數影響,今年特别是一季度經濟增速會比較高。

“增速大幅回升不意味着經濟大幅好轉,微觀主體可能依然比較困難,形成宏觀和微觀的反差。”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委員說,這就要求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

不急轉彎——政府工作報告明确宏觀政策取向,積極的财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穩健的貨币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适度,強調保持必要支持力度,進一步鞏固經濟基本盤。

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宏觀調控目标明确,着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面對不确定性,實現發展目标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在首場“部長通道”上,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表示,目前第三産業面臨較多問題,中小微企業面臨困難,各方正合力解決難題。實現今年目标任務“有信心、有決心、有實力、有底氣”。

2022年兩會指出的發展方向(播下希望的種子)2

在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杜澤鎮老街,服裝來料加工小微企業主周建斌(左一)向信貸人員介紹經營情況(2020年9月10日攝)。浙江省擔保集團有限公司推出多項服務,幫助解決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走向二:讓市場主體恢複元氣、增強活力

“青山常在、生機盎然”,報告裡比喻保市場主體的這8個字,引發代表委員們的強烈共鳴。

“從去年的‘留得青山,赢得未來’,到今年報告中‘青山’再現,凸顯國家對1億多市場主體的期待與呵護。”金發科技董事長袁志敏代表說。

政府工作報告中,一道道“加減法”釋放暖意:

減——繼續執行制度性減稅政策,實施新的結構性減稅舉措,繼續推動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中小企業寬帶和專線平均資費再降10%……

加——将2.8萬億元中央财政資金納入直達機制、規模明顯大于去年,将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征點從月銷售額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增長30%以上……

加減之間,彰顯決心。

“去年面對疫情沖擊,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幫企業節省資金超過1億元。”三棵樹塗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洪傑代表說,報告強調要“再幫一把”給市場主體吃下定心丸。

鞏固經濟向好勢頭,就必須讓市場主體恢複元氣、增強活力。

财政部部長劉昆表示,各級财政部門将克服眼前收支壓力,堅決把該減的稅減到位,把該降的費降到位,讓企業有更多的獲得感。

2022年兩會指出的發展方向(播下希望的種子)3

2月24日,在深圳市公共就業服務中心舉辦的2021年南粵春暖“穩崗留工”專項行動——中小微專場招聘會上,求職人員與企業招聘人員交流。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走向三:強化就業優先政策 回應民生新關切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今年城鎮新增就業目标确定為1100萬人以上,比去年多200萬。

中小企業尚未完全恢複;高校畢業生909萬人,再創曆史新高……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莫榮委員分析,要通過保市場主體來穩住就業基本盤,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

疫情期間,揚州大學以一系列“雲就業”舉措,赢得畢業生點贊。校長焦新安代表說,報告明确一系列穩崗助企政策,提出拓寬市場化就業渠道等,生動诠釋“就業優先”。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居民醫保人均财政補助标準再增加30元,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加強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報告列出“民生清單”,回應民生新關切,着力解民憂、纾民困。

2022年兩會指出的發展方向(播下希望的種子)4

幼教老師在遼甯省鳳城市大梨樹村萌芽幼兒園裡帶領孩子們遊戲(2020年9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報告“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的内容,讓青海省門源縣教育工作者孔慶菊代表印象深刻。她說,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2022年兩會指出的發展方向(播下希望的種子)5

2月24日,在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複合制造與智能識别研究所,工程師在測試智能識别光學系統。新華社發(孫凡越 攝)

走向四:促進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從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到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再到深入謀劃推進“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一系列新部署助力跑出創新“加速度”。

強調基礎研究是一大亮點——中央本級基礎研究支出增長10.6%,切實減輕科研人員不合理負擔……

“基礎研究是個慢變量,要有‘十年磨一劍’的精神,要創造條件讓科學家把冷闆凳坐熱。”參與報告起草的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郭玮說。

2022年兩會指出的發展方向(播下希望的種子)6

2月23日,在位于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的保定諾未科技有限公司,研究人員在實驗室裡工作。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促進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才能釋放源源動力。

面對疫情挑戰,面闆廠商TCL華星去年淨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40%。在TCL董事長李東生代表看來,“逆襲”的關鍵在于穩定的産業鍊和持續的創新力。

将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等新舉措讓李東生振奮。他說:“用稅收優惠機制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将推動企業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把握未來主動權。”

2022年兩會指出的發展方向(播下希望的種子)7

1月11日,顧客在杭州一家超市選購水果。新華社發(龍巍 攝)

走向五:讓居民能消費、願消費,政府投資向民生項目傾斜

擴大内需,發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尤為關鍵。去年,在“三駕馬車”中,消費恢複相對緩慢,對經濟增長呈負向拉動。

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穩定增加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發展健康、文化、旅遊、體育等服務消費……報告亮出擴消費實招。

“傳統的景區‘重資産’業務受阻,我們布局創意文旅‘輕資産’,項目營收同比增長近兩倍。”無錫靈山文化旅遊集團董事長吳國平代表說,瞄準新消費新業态,創新優質服務和産品,未來天地廣闊。

2022年兩會指出的發展方向(播下希望的種子)8

居民在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一處改造後的小區内休閑(2020年11月1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徐宏星 攝)

“錢包鼓起來,消費才能跑起來。”在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院長趙繼委員看來,要不斷提高消費能力,改善消費環境,讓居民能消費、願消費。

有效投資的關鍵性作用如何施展?除了“兩新一重”建設外,報告強調政府投資更多向惠及面廣的民生項目傾斜。

1995年建成的南京冶山道院小區被列入當地今年108個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小區居民的微信群裡讨論熱烈。

江蘇省住建廳廳長周岚委員說,報告提出今年全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萬個,江蘇将完成1130個,有效投資要更着力補短闆、強弱項。

2022年兩會指出的發展方向(播下希望的種子)9

2月27日,村民在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甘棠鎮大寨村羊肚菌種植基地裝運羊肚菌。為鞏固脫貧成效,甘棠鎮采取“社社聯建”的發展模式發展羊肚菌種植,既解決群衆就近務工,又帶動農戶增收。新華社發(範晖 攝)

走向六:使億萬農民多增收、有奔頭

民族要複興,鄉村必振興。

“從對脫貧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到健全防止返貧動态監測和幫扶機制,報告舉措務實精準。”安徽省農科院副院長趙皖平代表說,鄉村振興不能“貪大求快”,要立足夯實脫貧成果,分類分層施策。

早春三月,黃淮海平原上,綠油油的麥苗生機盎然。

2022年兩會指出的發展方向(播下希望的種子)10

在遼甯東亞種業有限公司種子質量檢測中心,工作人員查看玉米種子發芽實驗結果(2020年3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報告将‘糧食産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列入發展預期目标,還特别強調種子和耕地,抓住了保障糧食安全的要害。”小麥育種專家馬傳喜委員說,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和優良品種選育推廣, 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守好農業之“芯”。

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強化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鄉村産業……千方百計使億萬農民多增收、有奔頭,報告舉措務實切實。(記者陳炜偉、陳剛、楊玉華、吳雨、張辛欣、何宗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