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普惠性學前教育如何落實

普惠性學前教育如何落實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6 20:45:05

普惠性學前教育如何落實?作者:于小強(廣西賀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幹部,中南大學管理學博士);唐松林(湖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羅碧瓊(湖南文理學院教授),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普惠性學前教育如何落實?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普惠性學前教育如何落實(促進普惠性學前教育全面實現)1

普惠性學前教育如何落實

作者:于小強(廣西賀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幹部,中南大學管理學博士);唐松林(湖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羅碧瓊(湖南文理學院教授)

“人生百年,立于幼學。”普惠性學前教育是重要的公平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工程,也是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教育現代化與鄉村振興的重要内容。但普惠性學前教育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付不起”“達不到”“配不齊”“質量低”“顧不廣”等問題。因此,要着力明确屬性定位、鼓勵多元參與、完善服務體系、拓展發展方向,讓全體适齡兒童可以“有園上”“上好園”“園最近”,促進我國普惠性學前教育全面實現。

明确普惠性學前教育的定位。普惠性學前教育的屬性定位,關系到政府在普惠性學前教育發展中的角色和責任邊界,影響中央和地方政府對普惠性學前教育發展的财權劃分,進而影響普惠性學前教育能否得到長期、穩定、規範的制度支持和充足的資金保障。目前,由于我國學前教育相關立法尚未建立,緻使普惠性學前教育的屬性定位缺乏法律淵源與法律保障。因此,要通過立法明确将普惠性學前教育納入我國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強調普惠性學前教育要面向全體社會成員,明确規範各級政府在普惠性學前教育布局規劃、資源配置、财政投入、質量監管等方面的責任。并且,法律賦予普惠性學前教育明确屬性定位,一方面有助于人們逐漸淡化公辦幼兒園與民辦幼兒園對立的概念,以普惠性學前教育的價值原則和科學内涵為指導和依據,跳出傳統刻闆印象;另一方面,随着責任的明确,政府能夠提供長期穩定增長的教育财政投入,“入園難”“入園貴”等問題可以進一步得到緩解。

鼓勵普惠性學前教育的多元參與。目前,普惠性學前教育機構主要由當地政府投資設立,缺乏多元主體參與。特别是新建社區尚未完全配套幼兒園的現狀,既是普惠性學前教育“達不到”“配不齊”的一個縮影,也揭示了普惠性學前教育社會效益理想水平與現實水平之間的差異和不足。

為此,一是要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理念,政府承擔起主導責任,引導市場多元主體參與教育公共服務資源的投資和分配,充分發揮市場多元主體在普惠性學前教育公共服務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支持非營利組織參與,形成政府、市場、社會多元參與的供給模式。二是要積極運用PPP、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民間資金投入普惠性學前教育領域,支持社會組織參與民生基本服務項目運營,逐步形成市場化、規範化、專業化的民生服務保障體系,讓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提升。三是實施學前教育提質擴容工程,科學建設公辦幼兒園,規範社區配套幼兒園建設和使用;建立教育部門參與規劃建設制度,确保配套幼兒園同步規劃、設計、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這有利于促進外部壓力和内部驅動的有機結合,多元主體參與的合作治理,真正實現普惠性學前教育從“量”到“質”的新轉變。

健全普惠性學前教育的公共服務體系。在民辦幼兒園向普惠性轉變的過程中,面對民辦幼兒園參差不齊的質量水平,相關行政部門積極推進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改革,但由于非營利性約束和激勵機制相對欠缺,影響了整個普惠性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全面深化與有效構建。比如,在民辦幼兒園投入辦學的現實中,我們對普惠性民辦園的資源要素投入與分配上仍傾向“公辦園偏向型”的思路,較難激發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參與提供普惠性學前教育公共服務的熱情。

為此,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着手,一是為保持普惠性學前教育政策帶來的良好局面,在分類管理改革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應在合理預算财政資金的基礎上,加強分類指導,根據不同地區、城鄉、幼兒園等級的迫切需求和發展定位,形成“一園一策”的扶持政策和運營方案,切實保障幼兒園利益,逐步實現公辦和民辦普惠性幼兒園“統一質量标準、統一價格标準、統一補助标準、統一教師待遇”。二是針對以公共财政為主要支持、政府舉辦的公辦幼兒園,要調動企事業單位、民間組織、街道和社區等社會力量參與普惠性幼兒園建設的積極性,可以通過“政府保障合理用地、購買服務、減免租金和稅費、以獎代補等方式實現”。三是清晰劃分政府主導主體的責任比重與支持力度,将從“适度”的普惠性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逐步轉變為“全面”的普惠性學前教育公共服務,最終使得學前教育完全免費、全覆蓋。

拓展普惠性學前教育的發展路徑。補充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能夠拓展公民辦共舉、多種形式擴大學前教育資源的發展格局。

對此,一是要完善師資補充機制。完善鄉村幼兒教師編制制度;實行學前教育公費師範生、特崗教師與支農計劃;鼓勵富足中小學教師轉崗幼兒園教師;加大教師培訓力度,推動學前教育教研與保育改革;遴選優秀園長和教師充實教研崗位。同時,依法依規切實保障幼兒教職工福利合法權益,以徹底解決“配不齊”“顧不廣”“付不起”等問題。二是要推動公益組織參與普惠性幼兒園建設,真正辦好人民滿意的優質普惠性學前教育。在堅持以政府引導為核心的基礎上,建議實現從“支持社會力量辦園”到“支持社會力量興園”的轉變,“興園”蘊含着比“辦園”更豐富的内涵,旨在号召包括非營利組織在内的更多社會力量提供更為滿意、便捷、優質的學前教育服務。三是要完善過程評估與反饋制度。将各類幼兒園全部納入質量評估範圍,完善幼兒園信息備案及公示制度,全面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以解決“顧不廣”“質量低”等問題。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研究基地資助重大資助專項課題(XJK20ZDJD03)“基于SPOC的縣域鄉村教師培訓模式研究:高端鍊接與校本研訓”研究成果)

來源: 光明網-學術頻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