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德瑪瓦蒂王後》可能是近期印度電影影迷們最為期待的一部作品了,這不僅僅是因為影片在上映前所遭遇的一系列激烈抵制,也不僅僅是因為21億五千萬盧比的制作費創造了印地語片的記錄,更不僅僅是因為三位主演是目前寶萊塢炙手可熱的一線明星。
而是因為,影片的導演是大名鼎鼎的桑傑•裡拉•布汗薩裡!
《寶萊塢生死戀》、《黑色的風采》、《雨中的請求》、《帝國雙璧》......這些讓影迷們忍不住如數家珍的作品,全都出自布汗薩裡,事實上,在《帕德瑪瓦蒂王後》之前,布汗薩裡執導的7部電影,全都獲得了成功(起碼口碑上是這樣),算的上是寶萊塢的頂級導演,三大汗都和他合作過。
《寶萊塢生死戀》
但這一次,布汗薩裡拍砸了!
《帕德瑪瓦蒂王後》改編自印度同名史詩,講述了13世紀,面對來自德裡蘇丹的穆斯林入侵勢力,帕德瑪瓦蒂王後帶領拉齊普特人勇敢反抗,甯死不屈的故事。
影片在視覺上的追求,堪稱登峰造極。
人物精緻的服飾與妝容,自然不在話下,布置奢華的内景,總是保持着左右對稱的構圖,并時不時運用鏡頭的前移或後退,制造景深上的變化,讓人真切的感受到宮殿的宏偉。
與此同時,大量運用特效,打造出令人驚歎的奇觀,如茂密森林中,岩壁上神态自若的巨大雕像,又如車隊經過時,腳下壯麗而雄偉的瀑布等等,都是讓人十分震撼的場面。
在上映時,影片還借助了3D技術和IMAX去進一步加強畫面的視覺效果,毫不誇張的說,這真的是一場視覺盛宴。
甚至可以說,豐盛的有點油膩了。布汗薩裡似乎過于沉醉在“作圖”中,忘記了他是來講故事的,片中有多處非常沒有必要的空鏡頭,它們除了壯觀,一無是處,反倒顯得故事節奏拖沓。
除此就是令人抓狂的戰争場面!片中出現了至少三次戰争戲,拍的都十分壯觀,龐大的軍隊在平原上整齊的沖過來,踩踏起的沙塵煙霧缭繞,湛藍的天,土黃的地,巨大的山脈下,人如蝼蟻,沖啊!沖啊!沖啊!鏡頭左拍右拍、俯拍仰拍,然後......就沒然後了,沒有短兵相接、真正打起來的場面,三次都這樣,而且看上去都差不多!看的我想捶牆!這種虛張聲勢的戰争場面,來一次都夠掉價了,居然搞了三次,布汗薩裡到底是多癡迷“兵馬走秀圖”啊?!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不過,真正摧毀這部電影的是令人發指的故事線。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部電影的名字是叫帕德瑪瓦蒂王後吧?為什麼,很長一段時間裡,我覺得自己在看一部叫《蘇丹王》的片子?
反派蘇丹王的戲也太多了吧!?占到整個電影的三分之二都不止!
蘇丹王
蘇丹王像一個強大的磁鐵般,不停的把叙事主線拉回到自己身上,他如何篡位,他如何打戰,怎麼玩女人,怎麼虐待俘虜,甚至怎麼洗澡,怎麼睡覺......影片簡直是事無巨細的在刻畫這個人物。
設定一個強有力的反派,去更好的襯托出作為主角的正面人物,這是有的,但是基本也隻是勾勒出他的個性特質即可,畢竟他不是主角,何況《帕德瑪瓦蒂王後》還是一部非常明顯的大女主戲。
蘇丹王
扮演蘇丹王的是寶萊塢當紅男星蘭維爾•辛格,他的表演受到了很多印度影評人的稱贊,認為他對蘇丹王的塑造非常成功。然而,這種成功隻屬于蘭維爾本人,他憑借這個角色再次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但對于這個影片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敗筆。
相較于對反派男事無巨細的描摹,真正的大女主帕德瑪瓦蒂王後卻被塑造十分潦草。
在那個時代,女性地位低下,許多事情上,沒有機會參與,這讓女人很難成為事件尤其是戰争的主角,但是今天既然是在講帕德瑪瓦蒂的故事,那麼即便她不是事件的中心人物,起碼可以從她的視角來講這個事件,着重刻畫她在目睹這一切時,内心的想法、心理的變化,這樣才能豐富這個人物,也為她随後的挺身而出,作足鋪墊。
可惜,影片采取的就是常規叙事,那麼毫無意外的,交戰雙方的男人成了故事的重點,迪皮卡•帕度柯妮扮演的帕德瑪瓦蒂,在影片的前100分鐘幾乎淪為一個漂亮的道具,毫無存在感,影片一共也就164分鐘,這都過半了。
終于,正派男也就是帕德瑪瓦蒂的丈夫被俘,帕德瑪瓦蒂才開始上線參與對抗敵人。首先她要設計借蘇丹王之手除掉出賣自己的叛徒,随後将前往德裡,營救被囚禁的丈夫。看起來,大女主終于有機會,展現自己不凡的品質了。
然而, 這兩場想象中的大戲,都以幾近走過場的方式,就交待完畢了,尤其是牢房救人的那一段,拍的如同兒戲,布汗薩裡的想象力看樣子在“作圖”上都耗盡了,不但不知道怎麼拍戰争戲,也不知道怎麼拍營救脫險戲。
随後,故事又回到描述交戰雙方的男人身上,先開嘴炮,再走兵馬秀,最後單挑決勝負......待到帕德瑪瓦蒂再次擔任起故事主線的時候,已經是她最後自焚了。
一部大女主戲拍成這樣,差不多就是砸了!而布汗薩裡在最後自焚戲上的不當處理,則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印度有寡婦自焚殉葬的傳統,被稱為“薩蒂”,這個傳統由來已久,甚至還有相應的典故。
在印度教神話中,濕婆的第一任妻子薩蒂,因為丈夫受到諸神嘲笑,當衆投火自盡來捍衛丈夫尊嚴,而在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羅摩的妻子悉多被十首魔王所俘虜,羅摩将她救回後,懷疑她已經失貞,悉多也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投入火中以示清白,最後火神從熊熊烈火中托出悉多,證明了她的貞潔。
印度電視劇《羅摩王子的傳奇》中悉多投火以示清白
不難發現,這個殘忍的傳統是一種典型的男權産物,并用宗教包裝過後,美化為一種道德信仰,寡婦自焚無非就是通過消滅女性肉體,以保證去世的丈夫對妻子身體的獨享權。
原著《帕德瑪瓦蒂王後》也是這種思維下的産物,除了對抗敵人的勇敢、機智,帕德瑪瓦蒂最後自焚殉夫以保貞潔的舉動,也是她被視為英雄人物的重要原因。
在現代人看來,這是一個非常令人不适的故事。
但這是一本16世紀的著作,自然帶着那個時代的印記,我無意去批判。何況在那個時代下,要求一個女人作出具備現代思維的抵抗,也不現實,她不懼死亡,達到那個時代女人捍衛尊嚴的最高境界,大體上也算值得尊敬,畢竟自焚是違反人性生存本能的,也不是人人都做得到。除此,出于對曆史的尊重,影片也不可能安排帕德瑪瓦蒂去殺了蘇丹王。
原著《帕德瑪瓦蒂王後》
因此,我能理解、也能接受帕德瑪瓦蒂最後自焚殉夫。但是,影片起碼可以改變一下看待自焚殉夫的态度吧?畢竟現在都21世紀了!
國亡了,丈夫死了,一個女人無力反抗,隻能往火裡跳,來挫敗敵人的野心,是多麼無奈,又多麼悲慘啊?請可憐可憐她吧!
然而,我們的大導演布汗薩裡卻覺得這是一件十分美麗的事。
他一改塑造帕德瑪瓦蒂時的潦草,用了超長篇幅來展現這場自焚儀式。鏡頭從側面、正面、遠處、近處,極力展現着這場儀式的全貌,并用大量幾近重複的鏡頭,把整個儀式的進度拖的很慢,似乎生怕觀衆看不清楚有人要去跳火了。
他在戰争場面和營救脫險戲上的想象力匮乏,也突然治好了。帕德瑪瓦蒂手捧白紗,先是在回廊裡轉圈,随後又在階梯上緩步前進,成千上百的女人們,身着統一的服飾準備殉葬,一些人神色肅穆的舉着火把,一些人有組織的向殉葬坑投炭塊,她們護送着自己的女王先行殉葬,她們奮力将敵人抵在門外......真是一場别開生面的自焚儀式。
整場自焚戲被拍攝的莊嚴、神聖,充滿詩意和美感,激昂的音樂和優美的吟唱交替出現,帕德瑪瓦蒂跳火的那一刻,還出現了光......
在大女主的戲份被大幅壓縮、表現潦草的同時,唯獨着重表現她的自焚,且怎麼美怎麼拍,不由得讓人覺得她的閃光點大約就是敢于自焚,更讓人覺得影片就是在贊美自焚殉夫的這種行為。
就這樣,布汗薩裡還嫌不夠!
為了以示貞節,殉葬的女人們面對敵兵來襲,紛紛遮住了臉;奔跑過程中,經過一堵牆,牆上全是以往殉葬女人的手印;奔入火中的女人裡,居然有孕婦,影片還特地給了她的肚子一個特寫!!!
掩面奔跑的女人
布滿過往殉葬女人手印的牆
帶孕自焚的女人
影片結束後,旁白特意告訴大家,帕德瑪瓦蒂的自焚儀式,是國家的最大勝利......
布汗薩裡對女性維持貞潔這件事,看起來癖好十足啊!甚至能上升到整個國家勝利的高度,這得有多阿Q才會在國破家忘,男人被殺死,女人被燒死的情況下,還覺得自己赢了,就因為女人沒被他人睡到......
如文章開頭說的那樣,布汗薩裡總能在不同的故事裡發掘美感,但這一次的自焚之美,我真的沒法接受!
随着近代印度女性意識的不斷提高,寡婦自焚殉葬的傳統受到了許多批評,印度官方也表示反對,但寡婦殉葬仍時有發生。2015年,印度北方邦一個35歲的婦女就被逼為夫自焚殉葬,數百名村民圍觀了這一過程,都見死不救。
可見,反對寡婦殉葬在印度隻是一種政治正确性,并沒有真正深入每一個印度人的心中。
布汗薩裡在《帕德瑪瓦蒂王後》中對自焚戲的美化,可能反映出很多印度人在潛意識裡對寡婦自焚殉葬的肯定态度。
前段時間,不少中國影評人嘲弄好萊塢電影的政治正确性。我想說的是,一味的追求政治正确性确實是偷懶的表現,它造成的是電影藝術的沒落,但是沒有政治正确性,那可能就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崩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