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19初,石勒和劉曜一道平定了靳準之亂後,因為劉曜殺害了石勒的使者王修而和劉曜決裂,正式從劉氏那裡獨立出來。四月,石勒在襄國四大城門附近增添安置了宣文、宣教、崇儒、崇訓等十來所小學,挑揀将佐豪門的子弟一百多人入學受教育,還為他們安排了夜間巡邏的保衛措施。石勒還為了發展經濟,鑄造硬币,推行了錢币制度。
石勒派石虎攻擊朔方的鮮卑部落日六延,把他們徹底打敗,殺了二萬多,俘虜三萬多,獲得牛馬十幾萬。部将孔苌繼而攻陷幽州各個郡縣。晉幽州刺史段匹磾因為部隊缺乏軍糧饑餓逃散,便打算轉移到上谷去,但被代王拓跋郁律的軍隊打敗。段匹磾隻好抛妻棄子逃到樂陵去依附晉冀州刺史邵續。
占據山東的原王彌部将曹嶷派遣使者賄賂石勒,請求以黃河為邊界,分境而治。石勒答應了。
當初,石勒覺得當時世上混亂,律令又煩又多,便命令法曹令史貫志,根據這些律令中采集其中的精要,作出五千字的《辛亥制》。在石勒稱王前,辛亥制已經施行了十來年,這時便将它用作正式律令。石勒又開始建社稷,立宗廟,在襄國營建東西宮。又任命大臣裴憲、傅暢、杜嘏為經學祭酒(相當于總監),任命大臣續鹹和庾景為律學祭酒。續鹹應用律法詳盡而且公平,國人都贊不絕口。石勒又任命大臣任播和崔濬為史學祭酒;任命大将支雄和王陽為門臣祭酒,專門負責胡人的刑事訴訟;任命大臣張離、張良、劉群、劉谟等人為門生主書,專門管理胡人的出入,嚴禁他們欺負陵辱華人學者文人,稱胡人為國人。石勒又派遣使者循視各個州郡,鼓勵農業和養桑作絲業。朝會上也開始使用天子禮樂;衣冠和儀器都變得從容可觀。石勒提升張賓為大執法,總理朝政;任命石虎為單于元輔,負責禁衛軍,不久又提升他為骠騎将軍兼侍中、賜爵為中山公。石勒還任命大将李寒為司兵勳,負責高層子弟擊刺戰射的基本作戰訓練。石勒還命令文官明楷和程機撰寫《上黨國記》,大臣傅彪、賈蒲、江軌撰寫《大将軍起居注》,大臣石泰、石同、石謙、孔隆撰寫《大單于志》。其馀各個臣下,授位進爵各有參差。張賓雖然職位顯赫,居于群臣之上,但廉潔謙虛,尊敬慎重,開懷下士,屏絕徇私,以身作則,入則盡規,出則歸美。石勒對他非常器重,每次上朝,經常因為他而端正容貌,簡化辭令,稱呼張賓為右侯而不敢直呼他的名字。
大臣們提議要論功行賞,石勒說:“自從我起兵以來,到現在已經十六年了。文武将士跟從我征伐的,莫不冒犯矢石,備嘗艱苦。特别是經曆過葛陂戰役的,居功甚偉,應當首先得到封賞。如果人還健在,爵封的輕重就因功而異。戰死将士的孤兒,獎賞則加一等,這樣才足以安慰存亡的将士,表達我的心意。”
公元320年正月,劉曜的前趙将領尹安、宋始、宋恕、趙慎各自率領部隊駐紮在洛陽。四個将領互相猜疑,守衛洛陽的信心也不大。還在中原堅持的晉司州刺史李矩和駐守在洛汭的晉将郭默各派一千騎兵前往洛陽,去襲擊并攻克了洛陽附近的金墉。宋始和宋恕看情形不對,便投降了石勒。劉曜于是任命廣平王劉嶽為征東大将軍,前往鎮守洛陽。恰巧這時三軍瘟疫很嚴重,劉嶽便暫時停留在渑池(河南)。石勒派遣部将石生急行軍前去接應宋始等人,因此宋始的勢力變得很強盛。尹安和趙慎覺得自己也未必撐得住,便一同投降了石勒。石生率領五千騎兵抵達洛陽,李矩和郭默的部隊隻好退兵回去。尹安等人便以洛陽投降了石生。劉嶽知道大勢已去,也隻好班師,退去鎮守陝城(今河南三門峽)。
很快尹安等四将又背叛了石勒,派遣使者到李矩和郭默那裡求救。郭默派了步卒五百人進入洛陽。石生認為這四将如果陰謀聯合起來對付他,自己恐怕日子不好過,便利用機會奪取了宋始的部隊,然後連同自己原來的軍隊渡過黃河南下。洛陽的百姓于是相率都來歸附李矩,洛中一下子空無人煙。李矩便上奏朝廷,任命部将郭誦為揚武将軍兼陽翟縣令,在颍河邊上修築堡壘,邊耕作便守衛,準備持久戰。
晉将趙固死後,石生又派兵來襲擊郭誦。郭誦足智多謀。石生軍隊到時,他總有辦法設下埋伏打敗他們,讓他們無法掠奪到什麼東西。石生大怒,便親自率領四千多騎兵殘暴地劫掠周圍各縣,又趁機進攻郭誦的堡壘。兩軍交手沒多久,石生就敗退逃到堮坂去了。郭誦率領五百勇士追及石生,在磐脂故亭那裡又把他打得落花流水。李矩因為郭誦的功勞,上奏朝廷封他為吉陽亭侯。
同時,鮮卑的段末柸攻打晉幽州刺史段匹磾,将他打敗。段匹磾派遣使者告訴晉冀州刺史邵續道:“我本是夷狄,因為仰慕大義而和我段家破裂。使君如果不忘舊日的恩德,請來和我共同抗擊段末柸。”邵續答道:“我依賴段公的威德,才得到效節晉朝的機會。今天段公有難,我怎敢不和他共同患難!”便即刻派兵前往樂陵相助段匹磾,打退了段末杯,迫使他退回薊城,段匹磾繼而和弟弟段文鴦乘勝進攻薊城。
石勒聽說邵續派兵幫助段匹磾,知道他已沒多少兵力剩下,便派中山公石虎率兵包圍在厭次(今山東陵縣)的邵續,又派部将孔苌攻打邵續另外的十一個軍營。孔苌所率領的多是後趙的精兵,而邵續主力卻已經奔赴了樂陵。于是孔苌進攻才十天左右,就把這些營盤都攻拔了。二月,邵續聽說各個軍營失守,不顧兒子邵緝等人的再三勸阻,親自出擊石虎。邵續出戰石虎。石虎埋伏騎兵斷了他後路,然後前後夾擊。邵續雖然力戰,終于寡不敵衆,被石虎俘虜。石虎讓他招降城裡的守軍,邵續假裝答應他,便騎馬來到厭次城下。當時邵續兄長的兒子邵竺等人在城上堅守,邵續便高聲呼道:“我立志報國,但現在不幸落到敵人手裡。你們應當努力推奉段匹磾為主,不得有二心!”
段匹磾率軍從薊城回來,還沒到厭次時就聽說邵續已敗,手下士兵因而害怕而潰散,剩下的則被石虎攔住。段文鴦率領親兵數百人力戰,殺開一條血路,得以進城,和邵續兒子邵緝以及邵續兄長的兒子邵存和邵竺等人閉城堅守。
石虎把邵續送到後趙都城襄國,石勒派臣下徐光責讓他道:“國家順應天命,撥亂反正,周圍地方全都歸附。晉室殘餘害怕我們的威力,遠遠地逃竄到揚越一帶。而邵續你占據蟻穴般的小地方,居然還敢跋扈,抗拒王命。難道你認為夷狄之人,就不能成為君王嗎?你目無君上居然一至如此!國家自有正常的刑罰,你現在甘心接受它嗎?”邵續答道:“晉末天下饑荒大亂,我不知該上何處,能做的隻是保護鄉親宗族,保全男女老幼。正好遇上大王剛登上龍座,招賢納能。然而大王雖然精誠,我卻無法蒙受他的慈恕。回歸遺晉後,我仍然得到寵信并授予重任,所以發誓盡忠盡節,實在沒有二心。況且受到人家的厚恩殊榮,卻又反複無常,随便去投靠其他人,恐怕貴朝也容不下這樣的行為。周文王生在東夷,大禹出自西羌。帝王的興起,隻是因為天命,以及自己的德行,沒什麼定數!大王的聖武來自上天,道義興隆虞夏,即使一般百姓,誰不急切盼望歸化?并以得不到這樣的機會為恥,更何況像我這樣的囚犯!讓囚犯我去掉自己的真誠而說假話我是做不到的。因此得不到早日叩拜天門的機會,那是大王辜負囚犯我,而囚犯我并不辜負大王。用我的血來祭釁鐘鼓,這是囚犯我的本分。我隻是遺憾今天真到了這一步,其他又有什麼可說的!”石勒聽說後道:“邵續的話令人十分感慨,我慚愧得很。忠于自己君王的人,正是我要得到的。”石勒因為邵續是忠臣,便釋放了他,以禮相待,并命令臣下張寶把他請到賓館,大加安撫,任命他為從事中郎。石勒趁機下令道:“從今天起,凡是攻克敵人時遇到的士大夫,都不得擅殺,必須生擒。”
晉吏部郎劉胤聽說邵續被攻,跟晉元帝進言道:“北方藩鎮都已喪失殆盡,隻剩下冀州的邵續而已。如果聽任他再被石虎消滅,将會讓義士寒心,斷了他們歸本的道路。愚臣以為陛下應當發兵相救。”晉元帝司馬睿正受逼于權臣王敦,沒有功夫救援,所以不能聽從這一谏言。後來聽到邵續已沒了,便下诏将邵續的職位授任給他兒子邵緝。
邵續被石勒捉拿之後,深居簡出,在家種菜灌園,自供衣食。石勒多次派人去探察,聽說後歎息道;“這真是位高人。要不是這樣,我也不至于這麼看重他!”石勒于是嘉獎他的清苦,多次賜給他谷物棉布。石勒每次臨朝都要嗟歎,談到邵續,用以勉勵臣下。
要想知道石勒和劉曜後來的情況,請看下篇文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