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餘秋雨散文雪寫作時間

餘秋雨散文雪寫作時間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1 19:22:14

繼《文化苦旅》《山居筆記》等“文化大散文”暢銷20多年後,餘秋雨再出新書——《雨夜短文》。餘秋雨以前的散文都以厚重的文化大散文為主,《雨夜短文》是餘秋雨首次推出的“短文”作品,非常适合當下國人的閱讀趣味,篇幅短小,意境至美。

上輯“萬裡入心”不僅是苦旅足迹遍布四海的餘秋雨在空間上的抓取和思索,更是一位年逾七旬的長者在回望人生旅途時的感悟與警醒。這些裝載或潛藏在餘秋雨内心的肺腑之言所凝練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學,更為我們樹立了獨立人格的典範。

下輯“文史尋魂”則是餘秋雨的一個大膽實驗。他在用一篇篇“支點很小”的短文撬起半部文學史。從《詩經》《莊子》《史記》到唐詩、宋詞、元曲、戲劇、小說一一說來,話雖不多,卻提領了最精要的核心内涵與最關鍵的人文精神。

此外,文末附有餘秋雨特選青年必誦唐詩、宋詞、宋詩共計97首,以及餘秋雨大事年表。

餘秋雨散文雪寫作時間(餘秋雨首次推出)1

《雨夜短文》

作者:餘秋雨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自序】餘秋雨

雨夜之思,短文之美

在我的衆多著作中,這本很特别,全是短文。

記得餘光中先生曾經發表文章,稱贊我的散文創造了長篇幅的極限,“動辄萬言,長而不散,流轉自如,意蘊沛然”。後來,很多評論家又以這個特點來定性所謂“文化大散文”。

其實,文學是一個自由的天地,散文更應該收納自如。舞動漫天白綢固然是一種本事,剪取庭前小枝也需要别有情緻。中國散文史上有一些短文非同小可,例如《世說新語》、東坡随筆、晚明小品中的一些篇目,雖寥寥幾句,卻能穿越時間,讓後代驚歎不已。我認為,中國散文在意境和語言上的至美功夫,大多體現在短文之中。

時至今日,生活節奏加快,一般讀者沒有時間沉浸在長篇大論中了。偶爾能過目一讀的,主要是短篇。某些讀者喜歡用文學來點綴生活,動用的主要也是短篇。紐約聯合國總部原中文組負責人何勇先生告訴我,當地有一家中國人開的餐廳舉辦過一次“餘秋雨詩文朗誦會”,他去聽了,發現大多是冒我名字的“僞本”。這樣的“僞本”,在國内網站上更是層出不窮。這顯然損害了我的文學聲譽,但我在生氣之餘發現了一個技術性秘密,那就是所有的“僞本”都很簡短。這也就是說,當代讀者更願意接受一個“簡短版餘秋雨”,僞造者們滿足了這種心理,因此屢試不爽,形成氣候。

其實我也寫過很多短篇散文。例如《文化苦旅》中有好幾篇并不長,《千年一歎》、《行者無疆》的每一篇因匆匆寫于路途,也長不了。但是很多讀者都把它們看作一個個龐大考察計劃的片斷,不認為是獨立的短文。

眼前這本書,把我寫的很多獨立短文收集在一起了,可供當代讀者在繁忙的間隙裡随意選讀。但是,我畢竟是我,從小就排斥“文青”式的抒情、“雞湯”式的教言,更厭煩故弄玄虛的艱澀、套話連篇的谄媚。我把每篇短文都當作一個文化大課題來完成,雖然筆調輕松,卻包含着沉重的分量。我想,既然當代人隻能利用短促的片斷機會讀一些短文,那我們更不能把這珍貴的機會糟踐了。

這些短文大緻可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人生長途中的震撼式感悟,叫作“萬裡入心”;第二部分,是千年文脈的點穴式提領,叫作“文史尋魂”。大家一讀就能發現,第一部分散逸放縱,暢談半輩子最動心的人生感受,完全不拘邊界;而第二部分則在做一個艱難的實驗,那就是用短文撬起半部文學史。支點很小,工程很大,難度很高,卻是古代散文家和外國散文家經常做的事情。為了更好地完成“文史尋魂”的任務,本書還經過嚴格選擇,提供了一份唐宋詩詞必誦篇目,這也是着眼于當代讀者極其有限的閱讀時間。

本書所有的短文,與傳統觀念和流行思潮都有很大不同。按照我曆來的習慣,如果沒有什麼不同,就不寫了。因此,我要在讀者進門之前先做一個預告:裡邊頗多坎坷荊棘,需要步步小心。

最後,需要交代一下書名上的“雨夜”二字。

我此生一直都在著述,不分春夏秋冬,陰晴雨雪。隻不過,如果在深夜執筆時聽到了雨聲,則會驚喜地站起身來,到窗口伫立一會兒。深夜的雨,有一種古老而又遼闊的詩意,讓我的思路突然變得鴻蒙而又滋潤,于是,一個題目出現了。但這個題目又不能寫長,因為一長就失去了詩意,而且那麼美的雨聲又不允許寫作人閉目塞聽。因此,雨夜的文章,大多不會瑣細,不會枯燥,不會冗長。

我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從本書的文章之短,感受到夜,感受到雨,感受到萬籁俱寂中淅淅瀝瀝的醒悟和微笑。對此,我有期待。

揚子晚報/揚眼 編輯:蔡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