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電焊工五一勞動模範

電焊工五一勞動模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20:25:56

一個星期前,韓積冬迎來了自己42歲的生日。生日當天如往常一樣,忙碌在崗位一線,放不下手裡的焊槍。得知自己榮獲“2022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時,他覺得既意外,又驚喜:“像是份遲到的生日禮物。”

18歲接觸焊接工作,在行業裡做了24年。曾焊接過2008年奧運場館主火炬塔,也焊接過數不清的大國長劍組件,作為航天科工三院159廠的一名焊工“老夥計”,他憑借過硬的技術本領解決了不少焊接難題。

“我們搞技術的,一定要跟上時代的發展,既要有學無止境的毅力,也要做好工匠精神的傳承。”韓積冬說。

電焊工五一勞動模範(勞動光榮焊匠)1

2022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韓積冬。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159廠供圖

20歲進京闖蕩,2008年焊接奧運火炬塔

入行當焊工,是為了生計,也是為了興趣。1980年,韓積冬出生在山東滕州,這裡是“工匠祖師”魯班的故裡,被譽為巧匠之鄉。

在韓積冬的記憶裡,最初吸引他的是小姨父手裡的那把焊槍。他的小姨父是當時村裡小有名氣的焊接能手,高中畢業後,為了學手藝,韓積冬留在小姨父的修理鋪幫忙。

“小姨父手把手教我施焊、加熱焊件。最難焊的農機軸承,我後來也慢慢學會了。” 韓積冬說,為了把實踐和理論更好地結合起來,小姨父還給了他幾本書,讓他學習。

這段在修理鋪學習兩年的經曆,為他的焊接生涯打下了堅實基礎。兩年後,他選擇背井離鄉,想去大城市闖一闖。剛到北京時,碰上了首鋼在通州西集建分公司招聘焊工,但因沒焊接證,被拒絕了兩次。憑借高超的焊接水平,在第三次應聘并成功後,他便開始了自己的北漂生活。

随後,因業務能力突出,他被選送至首鋼技師學院學習,并成為王文華國家級焊接大師工作室的成員。王文華曾表示,韓積冬是自己眼中最有悟性的徒弟。

讓韓積冬尤為自豪的是,2008年,他負責奧運場館主火炬塔工程主體的全部焊接任務。

“我們當時用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來代替手工電弧焊,完成了所有碳鋼的焊接。”據他介紹,在火炬塔頂端的不鏽鋼鋼管焊接中,焊工用焊條電弧焊代替氩弧焊的方法,出色地完成了3000多道焊口的焊接,縮短了焊接工期,節約焊接費用24萬元。

2017年,韓積冬開始與航天結緣。此時,因科研生産任務增加,航天科工三院159廠需要一批焊接人才。也就是這一年,他作為特殊人才被159廠引進。

159廠是航天科工三院重要裝備研制和批量生産總裝廠。在面對一些産品的鑄造艙體補焊、拐彎段氩弧焊、燃油系統導管焊接等難點技術上,韓積冬挺身而出,總能及時解決,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利用新技法,提高5倍效率按期完成任務

好的手藝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把一項焊接活兒做好,對視覺敏感度和體能也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需要長時間練習,練多了,就會形成肌肉記憶。”韓積冬說。

一隻手拿護具,一隻手拿焊槍,時間一久,就不太好控制。但長久的實踐,讓韓積冬練就了雙手焊接的本領,他的左右手可以交替着操控焊槍和護具。

電焊工五一勞動模範(勞動光榮焊匠)2

韓積冬在焊接相關裝備。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159廠供圖

從2006年至今,韓積冬參加過百餘次國内國外各類比賽,落選過,也奪冠過。按照他的話說,“像百煉成鋼一樣,總得讓自己滿意一次。”2008年5月,他參加了首屆北京•下薩克森(德國)職工國際對抗賽,并最終獲得了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單項對抗第一名。同年7月與11月又先後參加了首鋼職工職業技能競賽和全國冶金建設行業第八屆焊工技術比賽,均獲得個人總分第一名。

通過這些比賽積累起來的信心,也為他兩年後面臨的一場挑戰做好了鋪墊。2020年,159廠八分廠接到一項緊急任務,要在短時間内完成一批數量大、要求高的焊接不鏽鋼材料産品。

難點在于,以前一貫用的是手工氩弧焊,若是按照老辦法,根本無法按期完成任務。“當時,我在MIG焊(熔化極惰性氣體保護焊)這方面有些經驗,所以我就建議,要不就用MIG焊這種方式,來提高工作效率。”韓積冬回憶。

建議被采納後,分廠借了一台MIG焊設備,韓積冬多次優化焊接參數,焊縫内部和外觀質量均滿足了設計要求,讓工作效率提高了至少5倍。難題解決了,并按時保質交付了産品。

後來,MIG焊這項技術在159廠乃至整個三院得到了推廣和應用,在不鏽鋼材料的産品焊接中既保證了質量,又提高了效率。“我是真的熱愛自己所從事的這個行業,也是發自内心地想把它幹好。”韓積冬說。

深耕技藝,傳道授業。如今,韓積冬已是國家職業技能鑒定高級考評員、國家職業技能競賽裁判員、北京市優秀教練員、北京市有突出貢獻高技能人才。由他帶出來的徒弟也開始在全國各項技能大賽中嶄露頭角。

電焊工五一勞動模範(勞動光榮焊匠)3

韓積冬向徒弟講解實操項目。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159廠供圖

拿下自己在意的全國冠軍,彌補遺憾

去年,在第七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中,韓積冬一舉奪冠,填補了沒有拿過這項大賽冠軍的遺憾。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是中華全國總工會主辦的涉及行業最全、參賽人數最多、影響力最大的國家一類競賽。

大賽焊工組賽項分理論和實操。實操規定,五個半小時内完成有11道焊縫的碳鋼組合件和有16道焊縫的鋁合金組合件兩個項目。這次比賽,幾乎考察了所有的焊接方法和技巧,難度創曆屆比賽新高。

意外的是,臨近比賽前,韓積冬所在的焊工組接到個軍令狀任務。“老夥計”韓積冬一邊在廠裡趕活兒,一邊在首鋼技師學院集中訓練備賽。“兩邊倒騰”的韓積冬讓師傅王文華備受感動。“師傅說我像個機器人一樣,太拼了。”

韓積冬說,因為這屆比賽難度高,比賽結束時,有近三分之一的選手沒有完成。據他回憶,在比賽中,他最後一項任務是完成碳鋼組合件中的一個騎座式管闆角接頭。放在平常,這個接頭焊接需要40到45分鐘,但當時離比賽結束隻剩35分鐘。

“我留了個應急預案,就是通過使用大直徑焊條和增加焊接電流,能夠保證在30分鐘内完成焊接。”經過一番争分對秒,趕在離比賽結束的最後三分鐘,韓積冬完美焊完,完成任務。

最終,他以實操第一、理論第二、綜合成績第一的答卷拿下冠軍。但在韓積冬看來,以後的路還長,他或許還要面臨更多的挑戰,不斷攻堅克難。

他也告訴記者,自己之所以能從航天這個平台走出去,參加比賽拿下冠軍,也與航天人的特質分不開。航天人求實、務實、紮實的工作作風,讓他從未懈怠,始終保持學習,不斷追求極緻。

師傅帶徒弟,不僅是傳授業務技術,也是傳承工匠精神。徒弟來請教他時,他會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參賽經驗和焊接方法、技巧分享給年輕人。

“他們都超過我,我肯定會更高興。我拿了全國第一,以後他們再拿個世界第一,這豈不是更好。”師傅拿全國第一,帶出來的徒弟拿世界第一,韓積冬覺得,這也是他作為一名工匠的價值。

  • 人物簡介

韓積冬,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159廠焊工,先後被授予北京市大工匠提名獎、北京市青年崗位能手等稱号。

  • 背景

韓積冬先後承擔了多型國家重器的研制生産,憑借過硬的技術本領,解決了鋁合金大尺寸薄壁箱體的裝配焊接、薄壁管路焊接焊漏及未焊透技術、高壓不鏽鋼導管焊接質量控制等難題,保證了産品焊接質量和變形控制。他參與焊接生産的裝備産品參加了國慶七十周年閱兵;受邀參加北京奧運場館主火炬塔全部焊接任務,帶領焊接小組改進焊接方式高效完成任務。

  • 人物金句

“手藝人”不要過于滿足自己的産品,要盡力去找可以提升的空間。想想點子,多去琢磨,創新的路子慢慢就出來了。同時,要有敢于挑戰的勇氣,不言放棄,用心把每件活兒都做好,做到精益求精。——韓積冬

新京報記者 張建林

編輯 張磊 校對 陳荻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