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藍翔怎麼出名

藍翔怎麼出名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6 07:24:49

10月8日,一則“黃河濟南段防汛壓力增大,藍翔技校教師駕駛挖掘機馳援”的信息火遍全網,也讓“藍翔技校”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技校再次進入大家視野。

藍翔怎麼出名(藍翔又火了關于)1

網友由衷點贊“藍翔依舊硬核”

自進入秋汛以來,黃河濟南段水位不斷上漲,防汛壓力嚴峻,當地政府部門第一時間聯系到藍翔,接到任務山東藍翔技校第一時間出動6台挖掘機,連夜奮戰,修築兩條大壩保護黃河沿岸村裡的近兩千畝土地,并為每一台挖掘機配備兩位人員堅守一線,用實際行動保障河灘周邊安全,校長榮蘭祥也在防汛現場向媒體承諾“我們一分錢不要,全部免費。”人民網等多家官媒轉發報道對學校的行為表示肯定,消息一經發出迅速占據各媒體平台、引發熱議,讓不少網友心潮澎湃的同時,也為藍翔技師學院豎起大拇指。

藍翔怎麼出名(藍翔又火了關于)2

摘掉“網紅”濾鏡,看看真實的藍翔

在此之前,藍翔技校也曾幾度刷爆全網,但卻大多是毀譽參半,更多網友以娛樂的心态去看待,也并未過多在乎一所“技校”的優劣好壞,好玩才是網民的廣泛參與的原動力。

藍翔技校本身具有極強的網紅“體質”,可謂“出道”即巅峰,不光廣告文案強勁滿點,憑借唐國強代言的硬核招生廣告強勢出圈,更是網感十足,一句“挖掘機技術哪家強,中國山東找藍翔”的洗腦廣告語迅速走紅,一經播出便瞬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其實早在廣告大火之前,藍翔在業内已經小有名氣。

藍翔怎麼出名(藍翔又火了關于)3

憑借校方官方承諾100%就業,藍翔技校成為中國挖掘機界的傳奇,當然藍翔技校也并非隻有挖掘機專業。

如果不是刻意提及,恐怕也鮮有人能說出“藍翔技校”的全稱是:山東藍翔技師學院,在此之前的全稱為“山東藍翔高級技工學校”,創辦于1984年10月,是中國較早創辦的一所民辦技能培訓學校。

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挖掘機”專業,學院下還開設有汽車工程學院、美容美發與形象設計學院、烹饪學院、計算機學院、數控學院、電氣焊學院、工程機械學院、電子競技學院、軌道交通學院等9大院系、60餘個工種 ,培養初、中級技工(中專層次)、高級技工(大專層次)和預備技師(本科層次)多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年辦學規模達3萬餘人,累計培養各類技能人才40餘萬人。

藍翔怎麼出名(藍翔又火了關于)4

“藍翔學院”在山東省濟南市西北部有山東藍翔職業培訓學院、山東藍翔高級技工學校及籌建中的山東藍翔職業技術學院三所學校;五個校區共占地1000餘畝、建築面積40餘萬平方米。走進藍翔俨然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座現代化學校的樣子,各類軟硬件一應俱全,據說,藍翔每天都有去火車站接站新學員的班車,可見有需求的學生并不在少數。

圍繞着“辦市場需要的教育,培養有一技之長的人才”的理念,把“工廠”搬進學校,成為“藍翔”創新職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成功實踐,學校改變傳統的學生在學校隻學習理論、實習到企業進行、實習質量無法保證的的職業教育教學模式,從提高學生職業技術動手能力出發,在學校建立多種形式的工廠,組織學生邊學職業理論、邊進行職業技能實踐,直接參與企業生産經營,從而确保學生在校内完成全部職業技能實習,達到企業用人的職業技能标準。說到這裡,大家可能就會意識到,比起網上“經久不衰”的段子,這恐怕才是藍翔立足市場的“硬核”資本吧。

由來已久的“文憑”和“技能”之争

為什麼藍翔總能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話題呢?

這恐怕與“技術培訓學校”本身自帶的“草根”氣質,以及出道即巅峰的“網紅屬性”脫離不了關系。

藍翔怎麼出名(藍翔又火了關于)5

但究其根本,是這所“技術院校”與大家長久觀念中的主流觀念與教育培養模式大相徑庭,但還頻頻“語出驚人”,并且以這種大家“不太習慣”的模式和方式,培養出一大部分技術類學生。作為大家眼中的“行業翹楚”與技校的品牌代表,藍翔理所當然地便成為大家眼中的“異類”。

上次藍翔技校成為熱點,源于幾年前,藍翔校長榮蘭祥畢業典禮上的一席話“同學們,咱們藍翔技校就是實打實的學本領,咱們不玩虛的,你學挖掘機就把地挖好,你學廚師就把菜做好,你學裁縫就把衣服做好。咱們藍翔如果不踏踏實實學本事,那跟清華北大還有什麼區别呢?”直接将“文憑”與“技能”之間的争論擺在了明面上,一時輿論嘩然。

藍翔怎麼出名(藍翔又火了關于)6

先不論藍翔是否有故意碰瓷清華北大之嫌,在引發大家玩味調侃之餘,也一定程度上開始引發國民新的思考,一方面是高材生畢業打工、擺攤、送快遞的新聞層出不窮,一邊是技術類學校學生月收入過萬,“文憑”和“技能”到底哪個更重要?卻不可置否的一直是人們“争論”的話題。當然二者兼備當然最好,但如果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我們又該如何取舍,如何選擇?這恐怕才是大部分人陷入沉默的矛盾所在。

而如今,相對于大量學生進入高校,湧入市場,為了一紙文憑,學着不感興趣的專業,做着沒有目标的工作,躊躇許久,反而終無所獲的結果,“技能”反而比學曆更為直接有效,畢竟我們這個國家,大部分工作屬于基礎類型,人隻要勤學肯幹,就能紮下根來,擇一事而就,反而簡單明了,但是如果找不到方向,一切都是白費。

此次,黃河防汛一所技術學校“挺身而出”便讓更多人了解到基礎工作的重要性,也是為“技術”證明的最好範例,從來都沒有職業的高低之分,有的隻是勞動的形式不同,和人們固有觀念的作祟。勤勤懇懇工作,紮紮實實學習,不論是技術還是文憑,在社會日益多元的當下,都會有屬于自己的用武之地。破除對文憑的一味迷信,讓選擇更趨于實際和内心,讓“文憑”和“技術”雙向發展,才是造就更多有用之才的關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