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蔡元培把教育分屬于兩個世界

蔡元培把教育分屬于兩個世界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9 19:16:45

蔡元培把教育分屬于兩個世界?一、考情解析蔡元培作為中國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人物,在考試中是怎麼樣考查的呢?,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蔡元培把教育分屬于兩個世界?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蔡元培把教育分屬于兩個世界(蔡元培和他的教育)1

蔡元培把教育分屬于兩個世界

一、考情解析

蔡元培作為中國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人物,在考試中是怎麼樣考查的呢?

在考試中,蔡元培的考查主要是以單選、多選題為主,對于該人物的主要事迹、思想進行考查。

了解了考情以後,蔡元培的學習我們今天主要從“五育并舉”、“北大改革”、“教育獨立思想”這三個部分來進行了解學習,希望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将這些比較繁瑣的知識點梳理好。

二、考點解析

(一)人物簡介

蔡元培,字鶴卿、仲申、民友、孑民,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出生在良好家庭的蔡元培從小就表現優異,25歲就考取了進士,随着清朝滅亡,蔡元培在進步思想的感召下,逐漸轉化為一位革命家和教育家,緻力于用教育救國救民。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蔡元培出任教育總長一職,面對當時中國教育的現狀,蔡元培提出了“五育并舉”的教育方針;1916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學校長,就北大當時花天酒地的校園風氣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受中國教育波折起伏的命運啟發,蔡元培提出了教育獨立思想。由于對中國教育界的影響被譽為“學界泰鬥,人世楷模”。

(二)五育并舉

1.軍國民主義教育:主張為體育。蔡元培認為:從國際環境來看,中國面臨列強侵犯的危機;從國内來看,須反對軍人的強權統治,所以需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軍事化教育。

2.實利主義教育:主張為智育。蔡元培認為:要想提高國力,除了注重武力的提高,還要注重生産力的提高。因此,須通過實利主義教育來起到富國的目的,提高國家經濟水平,進行科學技術教育。

3.公民道德教育:主張為德育。公民道德教育在五育中處于核心地位。蔡元培将西方教育中的“自由、平等、博愛”的道德觀念與中國的“義、恕、仁”相聯系,注重在學習西方思想的時候能夠避免被西方文化同化。

4.世界觀教育:世界觀教育是五育中的最高境界、最高表現。蔡元培将世界分為現象世界與實體世界。現象世界是指我們現實中的世界,蔡元培認為在通過教育滿足我們現實的物質世界的同時,也要注重培養人們的實體世界,要求人們遵循言論自由、思想自由的原則,不要被束縛于某一學說。

5.美感教育:主張對為美育。蔡元培認為要想實現世界觀教育,需要以美育為橋梁,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口号,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将“美育”納入教育方針之中。

(三)北大改革

蔡元培在擔任北大校長時,提出一系列的措施:

1.抱定宗旨,改變校風

這是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學的第一步。他認為,大學應該成為“研究高尚學問之地但是現在的北京大學,學生對研究學問沒有興趣,讀書隻為做官,因此,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學的第一步就是明确大學宗旨,并為師生創造研究高深學問的條件和氛圍。

2.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蔡元培認為大學是包容各種學問的機關,應當廣泛地吸納各種人才,先後聘請了陳獨秀、魯迅、胡适、辜鴻銘等人作為老師,并開啟了高等教育招收女生的先河。

3.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為了貫徹落實“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原則,蔡元培主要在北大建立了全校最高立法和權力機構、全校最高行政執行機構、全校教務傳導機構等,把治理大學的任務交給了教育家。

4.學科與教學體制改革

擴充文理,改變輕學重術的思想,從文、理、法、工、商改成文、理、法。溝通文理、廢科設系。改學年制為選科制(學分制)。

(四)教育獨立思想

蔡元培在《新青年》中提出教育獨立思想,主張:教育行政獨立,進行大學區制;教育經費獨立,各區教育經費由本區抽稅充用;教育學術獨立與内容獨立,教育方針保持穩定,不受政治影響;教育獨立于宗教,不受某種信仰幹擾。

三、試題

【單項選擇題】下列體現蔡元培的教育思想的是( )

A.五育并舉 B.活教育 C.泛智教育 D.愛的教育

【答案】A。解析:1912年初,蔡元培發表《對教育方針之意見》,提出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舉的教育思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