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還沒到,天津保利媽媽驿站就已進入旺季狀态,這幾天到門店取快遞的人絡繹不絕,比前幾個月都多了不少。該驿站位于天津市南開區的鬧市中心,居住人群多是附近CBD的城市白領。作為圓通天津區今年重點打造的标杆門店之一,保利媽媽驿站的運作模式成為了在城市中心區建驿站的一個參考縮影。
拓展多種業務 做好驿站也讓流量變現
“但起初并沒有如今這樣人來人往的景象,”保利媽媽驿站負責人劉鵬說,驿站剛建起來的時候,由于這裡小區普遍樓層較低,居民分散,居民對驿站的接受度并不高。但劉鵬依然看準了這裡天然的地理優勢和周圍的人氣,在總部和省區的幫助下,保利媽媽驿站開始從快遞服務、團購賦能等各方面入手逐步改進。
“我深信隻有先做好服務,才能讓更多人進來,”劉鵬先把門店進行了重新裝潢,做了标準化改造,首先在視覺上讓人煥然一新,其次,将服務做成差異化,重貨、大件會主動送上門。現在很多同行的快件也都積極引進來,日入庫達到了650-700件。
與此同時,現在一進驿站門,就能看到牆上裝飾的廣告海報,貨架上擺放的新鮮水果。劉鵬介紹,他與周邊的美容院等服務場所合作,在驿站加入海報廣告,每個月創收3000多元。經過多方市場調查,通過比較合理的渠道進水果,利潤率也可以達到35%。夏天還可以賣應季的冰激淩以及網紅零食。整月算下來,賦能将近達到5000-6000元的收入。
到現在每個月保利媽媽驿站盈利将近10000元。劉鵬對未來還有很多計劃,将會多多開拓些有特色且高收入的項目,更好地為驿轉創利增收。
服務先行 看準時機賦能跟上 在中心城區闖出一條路
同樣在天津中心城區和平區,驿站難建也曾一度成為困擾圓通和平區南市分公司負責人張偉的難題。“城區房租成本高,小區較分散,普遍一兩棟樓就是一個小區,而且隻有5層或6層,住戶較少。”
在經過三四年的摸爬滾打後,張偉努力探索出了一條創新式的發展道路。張偉深知客戶的服務需求,因此,在服務方面,他持續在花心思、想點子。他為門店引入了高拍儀一體機,方便客戶自助取件,店門口還專門放置三台手推車,專門供給客戶取件使用。
張偉在建立驿站之初就開始想着結合便利店的模式滿足附近居民的日常購物需求,但經過近一年的探索,因周圍商鋪的影響(附近有兩家實力更大的超市),此舉效果并不是很明顯。
張偉立馬另找出路,得益于常年在快遞行業,對周圍附近區域的情況了如指掌,并積極做調研。他發現附近5公裡都沒有做冷品、冷飲批發的商鋪,就立即将驿站進行了轉型:4-9月做冷飲冷品批發,其餘月做奶品供應,同時此驿站也成為了蒙牛奶的直銷點,有專業的人員上門進行庫存管理、商品成列等。
現在驿站每天有超過400件的入庫量,收派收入能達到接近1萬,然後加上賦能的收入能達到兩萬,扣除房租、人員、水電的支出,還有5000-6000的利潤。“把快遞配送最後一公裡的事業做好了,時機成熟疊加業務進行創新,營利是很自然的事情。”張偉表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