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所說的“以直報怨”“好德如好色”究竟是什麼含義?孔子最看重的人的品性又是什麼?日前東方出版中心推出《當代美德倫理:古代儒家的貢獻》一書,作者是曾在多所高校哲學系任職的學者黃勇教授,他在書中深掘儒家倫理如何審視當代美德,并以當代視角解讀孔子怎麼對待惡、孔子論為什麼要親親相隐等話題。
美德倫理本是在西方哲學史上發展出的三種主要規範倫理體系之一,最近有不少學者用它來解釋中國古代的儒家傳統。本書認為,若是用美德倫理的理想形态為标準,而不是以它在某個傳統中的某種曆史形态為标準,我們甚至可以說儒家倫理是一種比亞裡士多德主義更純粹、更徹底和更本真的美德倫理。但本書重點不是要論證儒家倫理是一種美德倫理,而是要闡明古代儒家思想對當代美德倫理的發展所可能做出的貢獻。前不久在中版書房長甯店的新書座談會上,多位學者讨論了書中延伸出的話題:具有美德的人是否隻關心他人的外在福祉?美德倫理是否具有自我中心傾向?
孔子相信以個體典範施教的有效性,“德不孤,必有鄰。”(《論語·裡仁》)在他看來,有德之士的品性和行為可以感染人,所以他必然會有信從者。黃勇強調,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理解《論語》開頭三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在他看來,通常的理解不僅忽略了孔子的要義,而且也模糊了這三句話之間的重要聯系——孔子之所教與門人之所學乃是成人,而“習”乃是“實踐”。“所以,首句真正的意思為,把自己所學的關于如何成為有德之士的知識付諸實踐真樂事也。”
此外,盡管孔子“以直報怨”的确切含義在學術上仍有争議,“但可以肯定的是,孔子不會贊同耶稣所秉持的對待作惡者的态度:以德報怨。這裡的德字,通常意義是德性、美德。”黃勇援引中國學者李零、李澤厚等人的多種說法,比如“直”為“值”,孔子之義是:你應該以等值的傷害回報你所遭受的傷害,不多也不少;對待作惡者的一種中庸的态度,它居于“以怨報怨”和“以德報怨”之間……
書中認為,“以直報怨”的真實含義是以道德上正當的方式對待作惡者。“當有人打我的右臉,我是否應該連左臉也轉過來給他打,抑或給予還擊?孔子也許不會絕對地排除其中的任何一種選擇。隻要真的有助于使作惡者不再是作惡者,孔子可能兩者都會贊成。”
其實,比照西方一些哲學理念,同樣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辯證思索。書中以柏拉圖的《理想國》為例談到,格勞孔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我應當公正?”這個問題在古格斯戒指中變得尖銳起來,古格斯戒指能夠随意地使人變得可見或不可見。假設有兩個這樣的戒指,公正的人擁有一個,不公正的人擁有另一個。一方面,不公正的人使用這個戒指,使他在做不公正的事時隐藏自己,而在他做(或假裝做)公正的事或者至少沒做不公正的事時顯現自己。在格勞孔的例子中,不公正的人不是持續不斷或專做不公正之事的那種人,而是那種幹了最大的壞事但卻獲得公正名聲的人。
簡言之,似乎不公正的人得到的回報比公正的人要多:“他們會說,作為一個公正的人,除非我表面上像是如此,否則就是自找苦吃,要曆盡千辛萬苦和喪失一切;但若不公正卻為自己獲得公正的名聲,那麼就能過上神仙般的生活。”這可能是“為什麼要有道德”這個問題的起源,并且自那以後就一直困擾着道德哲學家。這個問題具有困惑性,“為什麼要有道德”的問題經常被認為是可笑的,不值得認真對待。
但果真如此嗎?孔子對“為什麼要有道德”這一問題的回答是:有道德是快樂的;換言之,道德取悅于一個人的心,正如美味取悅于一個人的胃。既然一個人有動機做使他快樂的事,那麼,他就應當有道德動機。盡管通常認為,“孔顔之樂”是在貧困中感到的快樂,但是,儒家并不倡導禁欲主義,因此也并不反對追求非道德的快樂。孔子就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論語·裡仁》)。
正如書中所判斷的——在孔子看來,有時候有道德雖然妨礙了一個人的富裕和壽命,卻會給他帶來更大的快樂。正是在此意義上,孔子區分了有益和有害的快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損矣。”(《論語·季氏》)孟子也談到了三種君子之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孟子·盡心上》)重要的并不是在此提到的有益之樂和君子之樂的實際條目,而是有道德所帶來的快樂被認為是真正的快樂這一事實,它勝過無道德乃至不道德的行動所帶來的快樂。
孔子對“為什麼我要有道德”的終極回答是:因為你是人。“每個人都有快樂的動機。尋求快樂要麼遵循道德原則、要麼違反道德原則。然而,既然人的獨特标志是道德心,人本質上是道德的存在,一個人應當在道德中尋求快樂勝過其他快樂。我認為這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答案,即便對提出此問題的利己主義者而言也是如此。”
作者:許旸
編輯:童薇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