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豆,名副其實的“豆中之王”。能補脾胃、調更年期,讓人越吃越美呢!
黃豆,除了直接烹饪,還被制成豆油、豆腐、豆漿、豆醬、豆芽……國人對黃豆的應用可謂曆史悠久、得心應手。 而黃豆的好處,更是多着呢!
文:王鳳岐(中醫内科專家,主任醫師,教授,國醫泰鬥秦伯未嫡傳弟子,著有《王鳳岐的養生餐桌》等書)
脾胃虛弱,黃豆能補
清代的飲食文化書籍《随息居飲食譜》說“黃大豆”可以“補中”。
什麼是補中呢?
中醫把人的整個體腔視為“三焦”,就像一個小宇宙一樣包羅着人的五髒六腑,其中脾胃處于中間位置,被稱為“中焦”,一般提到“中”時,說的就是中焦,即“脾胃”。
黃豆可以益氣養血,自然也就有助于改善膚色,美膚駐顔,适合年輕女性食用。但其實,黃豆更是中老年女性理想的健康食品。
西醫認為,女性到了更年期,由于雌激素分泌減少,導緻内分泌紊亂,會引起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失眠健忘、煩躁易怒、潮熱盜汗、腰背疼痛等更年期症狀。其應對方法是補充雌激素,而黃豆就是雌激素的很好來源。
中醫認為,激素的分泌與肝、脾、腎密切相關,其中脾起主導作用,調理時從健脾胃着手。再者,内分泌失調在中醫看來,是陰陽不協調引起氣血失和的一種狀态。而黃豆就能調節氣血,從而幫助陰陽回歸平衡。
大豆妙湯,妙治小兒疳積黃豆30克(打粉),蘿蔔250克(切碎),将黃豆末與切碎的蘿蔔一起放入砂鍋,加清水煮熟煮爛即可。
這道湯名為大豆妙湯,出自《食醫心鑒》。它不僅可用于脾胃不和出現的厭食和腹部飽脹感,還可用于小兒脾胃病。
在兒科病裡,有種疾病叫做疳積,“疳”就是指小兒的腸胃病,“積”就是積滞。小兒出現疳積後毛發幹枯,面黃肌瘦,相反肚子卻很脹。這多是乳食喂養不當或飲食不合理,損傷了脾胃導緻的。
蘿蔔是消食降氣的,與黃豆配伍,不僅可以健脾和胃、寬中下氣,還能消積導滞、清熱化痰。所以不管是胃裡出現了“氣滞”感到脹滿,或是小兒消化不良存了食,再或有痰飲咳喘的人,都可一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