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故事:
以前在工業設計院,一般都是取27KN,在民用院,為了追求經濟,統一的按25.5KN來考慮。一段時間前,和一個老工程師聊天時說到這個,他認為一定要取27KN。自己仔細思量,我們在PKPM中輸入荷載時确實沒考慮到加在梁柱、剪力牆上的砂漿和裝飾層重量,如果從這個角度考慮,混凝土容重取27KN都偏小(這樣的想法在PKPM的用戶手冊中也得到支持SATWE,P14)。但是從我見過的幾個大院的做法都是取25KN。
想想很多砼行一時間對于容重真的有點吃不準,到底怎麼取才是正确的?
通常經驗:
我們以前常年取25,不過那時候做純框的項目多,然後圖審也不提。做了有些項目,被提需要取大于25,但是并沒有說明需要多少。事後問了下市院,他們取26-27。
個人理解要看結構形式,首先素混凝土的容重才22-24,現在鋼材多數都是三級鋼,很多結構的配筋都是構造多。多數的話,其實25就夠了。純框結構,satwe計算都是節點到節點,你要說考慮粉刷什麼的,那麼梁柱重疊的區域你扣除麼?而且,現在的梁荷載一般都輸得較保守,肯定梁的荷載不會小。主要問題就在牆柱上面。所以剪力牆結構,我現在取26。主要是應付圖審。以前問過圖審的一位老師,他覺得≥25都可以,他自己看的圖不會去提這個。這就是個人見解不一樣吧。我和我的同事也談論過這個問題,我們覺得目前我們常做的民宅項目,25都是可以的。
混凝土是22左右,鋼筋混凝土25,根據結構混凝土的構件越多越取大點,主要是混凝土的面層比如批灰、貼磚,造型,所以框架一般取25,框剪由于牆體面積相對較多取26、純剪牆體最多取27。
标号不同容重不同
混凝土的容重随着混凝土标号不同而改變。容重大小要根據配合比來,按每立方米組成混凝土各種材料的比例,相加得出混凝土容重。混凝土的容重一般指新拌制的濕混凝土的容重。
例如C25,經幾次試配确定組成材料中:
水泥:減水劑:砂子:碎石:水=1:0.022:1.59:3.39:0.47=水泥372kg(15.4%) 減水劑8.2kg(0.3%) 砂子593kg(24.6%) 碎石1260kg(52.3%) 水175kg(7.3%)=2408.2kg/m3。即該C25的容重為2408.2kg/m3。
怎麼取
總信息取值是前提條件,很重要,否則計算無意義。雖然各種電算程序對總信息的取值都有詳細的說明或規定,但不少設計人員并未充分了解其含義,取值不妥屢有發生。
混凝土容重宜取27~30:梁、柱、剪力牆等考慮粉刷或裝飾面層後的容重應大于25kN/m3。
如考慮粉面20厚砂漿:
柱400×400:
γ=(4402-4002)×20/4002 25=4.2 25=29.2,
柱600×600:
γ=(6402-6002)×20/6002 25=2.7555 25=27.8,
柱1000×1000:
γ=(10402-10002)×20/10002 25=1.632 25=26.632,
梁250×500(闆厚按100mm計):
γ=(290×420-250×400)×20/(250×500) 25=3.488 25=28.5,
梁300×800(闆厚按100mm計):
γ=(340×720-300×700)×20/(300×800) 25=2.9 25=27.9,
剪力牆厚200:
γ=40×20/200 25=4 25=29,
剪力牆厚300:
γ=40×20/300 25=2.67 25=27.67,
可見,梁、柱、剪力牆截面尺寸越小容重越大,如貼面磚、花崗石,容重還要加大,設計人應綜合考慮本工程梁、柱、剪力牆的截面尺寸大小及面層材料,确定一個較合适的混凝土容重值。
容重與虧方
容重就是密度的另一種稱呼,容重會牽扯到你的混凝土數量,這一點會對你的經濟有一些影響。混凝土的容重和它的材料組成有關系:石子、砂、水泥、水、外加劑、粉煤灰等。這在配合比的料單中都有明确的标注。特别是現在的一些攪拌站在你不經意間給你做手腳。
混凝土配合比在混凝土強度等級越高的情況下,容重相對較大,比如C35的混凝土每立方配合比(比重、容重)的密度是2420千克。實際在過磅的時候給你按照2400千克計算,這樣的混凝土無形中就增加了一部分。如果混凝土量不是很大的情況下,可能顯示的比較少,如果有幾萬立方,你在這裡就會虧損幾百立方的混凝土。你可以計算一下每120立方混凝土就虧損一立方,如果有12000立方混凝土你就虧損100立方混凝土。
混凝土出廠的塌落度一般是合格的,但到了現場以後就會減少一部分(塌落度損失),這樣的混凝土你要檢測,不能泵送,于是你會要求攪拌站調整塌落度。這個塌落度調整攪拌站一般都是通過加水來完成的,實際上加水以後到現場的混凝土是合格的,在出廠前過磅,就會把水按照混凝土的價格賣給你,這樣你的虧方量就會更多,不信你可以在現場做實驗,檢測一次。
根據我的現場數據統計,混凝土的塌落度越小,你的混凝土虧方的數量越少,如果你按照混凝土的配合比來驗收方量,你會減少損失,還有扯皮的淨重和毛重問題,有時候司機在車上過磅,有時候在車下過磅,都不一樣,有些小貓膩隻要你留心就會挽回你的一部分損失。
測定方法
1、容量筒:金屬制成的圓筒,兩旁裝有提手。對骨料最大粒徑不大于40mm的拌合物采用容積為5L的容量筒,其内徑與高均為186±2mm,筒壁厚為3mm;骨料最大粒徑大于40mm時,容量的内徑與内高均應大于骨料粒的4倍。容量筒上緣及内壁應光滑平整,頂面與底面應平行并與圓柱體的軸垂直。
容量筒容積應矛以标定,标定方法可采用一塊能覆蓋住容量筒頂面和玻璃闆,先稱出玻璃闆和空桶的質量,然後向容量筒中灌入清水,當水接近上口時,一邊不斷加水,一邊把玻璃闆沿筒口徐徐推入蓋嚴,應注意使玻璃闆下不帶入任何氣泡;然後擦淨玻璃闆面及筒壁外的水分,将容量筒連同玻璃闆放在台稱上稱其質量;兩次質量之差(kg)即為容量筒的容積L;
2、台稱:稱量50kg,感量50g
3、振動台:應符合《混凝土試驗室用振動台》JG/T3020中技術要求的規定;
4、搗棒:應符合規程第3.1.2條的規定。
混凝土拌合物表觀密度試驗應按以下步驟進行:
1、用濕布把容量筒内外壁擦幹淨,稱出容量筒質量,精确至50g;
2、混凝土的裝料及搗實應根據拌合物的稠度而定。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凝土,用振動台振實為宜;大于70mm的用搗棒搗實為宜。采用搗棒搗實時,應根據容量筒的大小決定分層與插搗次數;用5L容量筒時,混凝土拌合物應分兩層裝入,每層的插搗次數應為25次,用大于5L的容量筒時,每混凝土的高度不應大于100mm,每層插搗次數應按每10000mm2截面不小于12次計算。各次插搗應由邊緣向中心均勻地插搗,插搗底層時搗棒應貫穿整個深度,插搗第二層時,搗棒應插透本層至下一層的表面;每一層搗棒完後用橡皮錘輕輕沿容器外壁敲打5-10次,進行振實。直至拌合物表面插搗孔消失并不見大氣泡為止。
采用振動台振實時,應一次将混凝土拌合物灌到高出容量筒口。裝料時可用搗棒稍加插搗,振動過程中如混凝土低于筒口,應随時添加混凝土,振動直至表面出漿為止。
3、用刮刀将筒口多餘的混凝土拌合物刮去,表面如有凹陷應填平;将容量筒外壁擦淨,稱出混凝土試樣與容量筒總質量,精确至50g。
混凝土拌合物表觀密度的計算應按下式計算:
Rh=(W2-W1)/V)*1000
式中Rh-------表觀密度(kg/m3)
W2----- 容量筒質量(kg)
W1-----容量筒和試樣質量(kg)
V-----容量筒容量積(L)
試驗結果的計算精确至10kg/m3
普通混凝土的表觀密度在2350至2450(kg/m3)
容重參考
不同強度等級預拌混凝土的容重參考表, 砼強度等級容重 (Kg/m3)
C10 2350
C15 2360
C20 2360
C25 2370
C30 2370
C35 2380
C40 2390
C45 2400
C50 2420
C55 2420
C60 2430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