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雪貂寶寶咬人

雪貂寶寶咬人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6 02:15:02

雪貂寶寶咬人?晨報記者 郁文豔這兩天,松江薔薇九裡小區發生的貉與寵物、與人的沖突成為熱點一時間,部分居民對貉産生了恐慌心理昨天,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市野生動植物保護事務中心、松江區林業站等野生動物管理部門和複旦大學野生動物專家王放研究員的團隊,來到這個小區,與居委會、屬地公安等部門進行溝通交流,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雪貂寶寶咬人?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雪貂寶寶咬人(小區寵貉争鬥)1

雪貂寶寶咬人

晨報記者 郁文豔

這兩天,松江薔薇九裡小區發生的貉與寵物、與人的沖突成為熱點。一時間,部分居民對貉産生了恐慌心理。昨天,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市野生動植物保護事務中心、松江區林業站等野生動物管理部門和複旦大學野生動物專家王放研究員的團隊,來到這個小區,與居委會、屬地公安等部門進行溝通交流。

管理部門和專家表示,從去年松江米蘭諾貴都小區貉事件以來,專業團隊進行了大量的調查,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貉這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除了崇明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有分布外,已經廣泛存在于上海這座城市,尤其是松江、闵行、青浦一帶,“貉可能會被動反擊,但不會主動攻擊寵物或人。從國内外城市的探索實踐來看,用捕殺等方式将野生動物趕出城市是不現實的,反而可能适得其反,我們必須了解野生動物,學會與它們和諧共處。”複旦大學研究員王放表示。

寵物狗與貉沖突引擔心

昨天,野生動物保護管理部門和專家再次在薔薇九裡小區居委會回看了居民遛狗遭遇貉的監控視頻。基本判斷,應該是擁有靈敏嗅覺的狗率先發現了附近另一種動物的存在,也就是貉。而當天一早,居民的遛狗路線旁就是貉的家——一戶底樓居民家的牆角。剛剛生完寶寶的母貉非常敏感,就像剛下崽的母狗一樣,要保護幼崽。與此同時,幼貉處于環境适應期,對外界的一切都很好奇,會“冒冒失失”出來探尋世界。貉認為寵物狗侵犯了它,就此發生了沖突。

“如果主人第一時間迅速把寵物狗牽走,沖突也許可以避免。”專家表示。

寵物狗與貉的沖突引爆了小區業主群,也引發了居民的擔心。就如去年6-7月間,松江米蘭諾貴都小區貉事件以後,小區居民的擔心一樣。有人甚至說,貉咬傷了人,吃掉了小區裡的流浪貓。

一丘之貉,如果不是這個成語,可能有些人單獨見到“貉”字都不認識。它如今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貉真的那麼可怕?、

“從我接觸的數以百計的貉來看,還沒有一隻貉能讓人接近5米以内。它天性比較膽小,可能會出現被動反擊的情況,但通常不會主動攻擊寵物或人。”王放介紹,從他掌握的情況來看,這兩年有确鑿證據說明貉傷人的僅3起,其中2起是輕微擦傷,1起有明顯的犬齒痕迹,這個數據與每年更大量的流浪貓狗傷人事件相比是微乎其微的。

那位身上有明顯貉的牙印的女士告訴王放以及所住小區的居委會工作人員,當時是晚上11點,他們夫婦二人出門遛狗,狗突然叫了一聲,就有一隻貉出來,她為了保護狗,把狗抱了起來,貉就咬了她。這位女士表示,可以明顯感覺到當時貉可能是感受到了威脅,做出這樣的行為是在保護它的幼貉。

王放介紹,從目前掌握的調查數據估計,上海貉的數量在3000-5000隻左右,而流浪貓的數量約有20萬隻。

王放研究團隊成員複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趙倩倩也表示,這兩年她一直在研究貉、觀察貉,去了上海許多個有貉分布的小區,無論是深夜,還是淩晨,從來沒有被貉攻擊過。

采訪中,記者還發現,每個居民對野生動物的态度、容忍度都不同。薔薇九裡小區的一處貉巢穴就在底樓一戶居民的牆角,但小區居委會黨總支書記顧亞香告訴記者,這戶居民從來沒有投訴過,居民家裡養着貓,隔壁一戶養着狗,也都相安無事。

6-7月哺乳期害怕驚擾

去年,米蘭諾貴都的貉事件發生在6-7月間。今年,薔薇九裡小區的貉事件也發生在6-7月間。王放表示,這是有季節性規律的,多發生在每年6月至7月下旬。這段時間是貉的哺乳期,幼貉長大了,正在嘗試獨自外出熟悉環境,但因為沒有經驗,所以會“冒冒失失”。

“等9月份,幼貉長大一些,就會離開母貉,獨立生存,這時候小區裡的貉會明顯減少。”市綠化市容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薄順奇介紹。

既然存在這樣的規律,這就提醒了有貉分布的小區,在6-7月間,尤其要注意:避免驚擾貉,遛狗時一定牽住繩子,最關鍵的是杜絕投放貓糧,做好垃圾分類,避免剩飯剩菜、蔬果瓜皮暴露在外。

食宿無憂緻繁殖量大增

多年前,貉在上海還是個“稀罕”的野生動物,上海動物園的12隻野生貉一度還被認為是上海最大的貉種群。野生動物保護專家在調查時若拍到貉,還會認為很“幸運”,居民遇到這種陌生的野生動物,也會覺得好奇。

不過短短幾年之内,貉就擴散到除崇明以外幾乎所有的區。王放團隊和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去年開始的調查顯示,僅松江就有78個小區存在貉,目前的實際數量可能還不止。

為什麼貉的數量急劇增加?

在去年米蘭諾貴都小區貉事件中,專家就分析得出,充足的食物和水源是貉激增的關鍵因素。食宿無憂之後,貉的繁殖數量也大增。

再看這次的薔薇九裡小區,同樣存在投喂貓糧的現象。6日,複旦大學的研究團隊在一處貓糧投喂點安裝了紅外線攝像機,用于觀察貉是否來此取食貓糧。

薄順奇介紹,原來可能認為貉會選擇生态環境比較好的地方生活,但從實際發生的案例來看,并非一定如此,“金山和闵行有2所學校,環境都一般,也都發現貉的存在。我們實地調查後發現,這兩所學校隔壁有較多的餐飲店,也就是說,食物來源很豐富。從一所學校的監控中,我們看到了母貉和幼貉帶着食物從外面回到巢穴的畫面。”

知曉問題的源頭後,破解的辦法自然也得出來。

原本,由于種群數量實在太大,米蘭諾貴都去年申請了獵捕證,打算誘捕一部分貉放歸到野外。計劃誘捕40隻,實際隻捕捉了10隻,因為通過斷糧、斷水等手段,一部分貉被“餓”走了。

據了解,米蘭諾貴都後來在貓糧投喂點豎立了禁止投喂的标識,并對幾個熱心投喂的居民反複進行宣傳、勸解,同時還抽幹了小區景觀水域的水,停掉了噴泉。效果立竿見影,饑渴難耐的貉很快就不得不“搬家”。

專家表示,類似的辦法也适用于薔薇九裡小區。

顧亞香表示,接下去小區就會加強管理,勸阻投喂貓糧,做好垃圾分類,不讓剩菜剩飯等濕垃圾亂倒,進一步呼籲文明養犬,遛狗牽繩。同時,她也希望,野生動物管理部門能夠來小區舉辦講座,給居民普及貉等野生動物知識。

獵捕野生動物需慎重

普及野生動物知識,也是管理部門和專家認為的解決之道,“因為不了解,才會害怕”。

去年,米蘭諾貴都貉事件之後,松江區林業站邀請野生動物保護專家在泗泾鎮舉辦了講座,邀請泗泾鎮所有的社區負責人參加。現在看來,這樣的普及工作任重而道遠,需要持續、深入開展。

至于獵捕的辦法,專家指出,需要非常慎重,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放眼國内外,野生動物給城市管理帶來的困擾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比如美國的浣熊。國外也有城市嘗試過獵捕,甚至投毒等方式來獵捕、獵殺野生動物,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甚至産生了适得其反的副作用。所以,獵捕并不是長期的科學的管理手段。“王放認為。

專家:貉将在城市長期生存,我們須學會與它共處

目前看來,貉在上海的數量越來越多,分布範圍越來越廣。居民投喂流浪貓狗的行為又改變了貉原本晝伏夜出的習性,有時候,為了找吃的,貉白天也會出來活動。這意味着,居民遇到貉的幾率比以往更高。

那麼,為了避免寵物與貉的沖突,或者人與貉的沖突,居民看到貉應該怎麼辦?

專家表示,其實很簡單,做到“視而不見“,不接觸,不投喂,遛狗的時候牽好繩子。

王放指出,野生動物離我們已經不再遙遠,它們将在城市中長期存在,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我們必須學會如何與野生動物和諧共處。

作者:郁文豔

來源: 新聞晨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