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分享給沒看過這首詩的朋友,之前看過這首詩的請略過。
剞刳木成舟
沯泵水中遊
門(拆開成左右兩字)雙篙槳
ㄔ亍到泉州
這首詩相傳是清·康熙年間大學士李光地所作,目前挂在泉州安溪李光地故居裡,已口口相傳數百年。但是很慚愧太過孤陋寡聞,前段時間才從朋友那看到。
面對這首詩,我竟然語塞,這麼多生僻字我連普通話都不會讀,何況還要用閩南話!
朋友笑着說,普通話反而讀不了,還隻能用閩南話讀,才聽得懂,也才能理解。他給我慢慢讀了一遍,我瞬間恍然大悟!不禁拍腿叫絕!好詩!
四句詩每句的頭兩個字都是拟聲詞,後三個字為相應動作無需解釋。拟聲詞我用泉州音分解如下:
1.剞刳(拼音jī kū,泉州發音kí kó):敲擊、敲打的聲音,比如樓上一直有敲擊聲,我們會說:“樓頂人人弄弄(做事拟聲詞)、剞剞刳刳的在幹嘛?”這裡指敲木頭。
2.沯泵(拼音zá bèng,泉州發音pěn póng):東西入水的聲音,泉州人帶幼兒去洗澡,會說“來去沯泵啦!”意思是孩子可以用雙腳在水裡敲出水花。這裡指把船放入水中。
3.門(異形字,據說方言大字典有,泉州發音yí(i鼻音)wái):木頭相互晃動或摩擦的聲音,比如開、關門聲,搖床聲,這裡指搖槳的聲音。
4.彳亍(拼音chì chù,泉州發音xì suà):快步走的聲音,引申為速度快,催促某人快點動身,會說:“卡彳亍嘞”。
很有意思,也很有意境的一首詩!前年有位音樂人寫了首歌《來去泉州》,就來自于這首詩的靈感,旋律不錯,有空可以聽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