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下雨的時候,滴滴上叫了一輛專車回家,快到小區門口的時候,師傅說給個五星好評吧,出了事這兩天要求比較嚴格,于是給了個五星評價。
說起來,在濟南空姐乘坐順風車遇害之前,從未刻意關注司機師傅的評分,隻是在打車看車牌号的時候會掃一眼車型以及師傅接了多少單。
關于評分,在滴滴快車中,不僅乘客可以對司機進行評價,司機也可以對乘客進行評價,也就是所謂的互評,那麼這種評價對于司機和乘客有什麼影響呢?
在同一區域中,滴滴系統将會給星級高的司機優先派單,訂單多的司機會獲得額外獎勵,對于乘客來講,如果星級過低,司機同樣可以選擇拒載,如果你經常叫不到車,或許該反思一下了。
司機與乘客的互評其實在被曝出的時候已經有過一番讨論,在C2C這樣一種模式下,互評有利于互相約束、互相監督,司機與乘客能夠形成一個信用體系和評價标準。
但是滴滴的互評系統其實是單方面的,乘客對司機的評價司機可以看到并且申訴,司機對乘客的評價乘客卻無法看到,更談不上申訴,如果司機惡意評價的話還将影響乘客的正常使用,這一點令人诟病。
在順風車功能上,這種互評更是變成一種畸形的存在,從一張滴滴軟件的截圖我們可以看到,有關于乘客的評價已經不單單是星級了,更是有關于乘客長相氣質的描述,而在底下的一些評論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司機的用詞非常欠妥,從屏幕中就能感受到一種猥瑣與惡意。
在順風車司機發布了路線以後,不僅可以看到對方是幾個人去哪裡,甚至還能夠看到對方的長相、年齡、性别等信息,這已經脫離了一款打車軟件的本質,更像是單方面的社交軟件,可以說讓人十分反感。
遇害的空姐在約順風車的時候就已經被犯罪嫌疑人了解到所有信息,那麼他動邪念是在什麼時候?是在受害人上了車之後嗎?還是早有壞心思,有選擇的挑選乘客?
值得一提的是,受害人的同事在此之前便曾受到過這個嫌疑人的騷擾,并且她也對這個司機進行了投訴,如果當時滴滴對這個犯罪嫌疑人進行處理,或許悲劇也就不會發生。
針對鄭州順風車案,滴滴進行自查,發現犯罪嫌疑人使用了其父親的賬号,而原有的夜間安全保障機制不合理,導緻在該訂單中針對夜間的人臉識别機制沒有被觸發。
對此,滴滴将順風車業務全國範圍下線整頓一周,并且對于其他平台業務全量司機全面審查,用一切手段清理平台上可能的人車不符的情況。
随後滴滴公布了整改的措施,包括下線順風車個性标簽及評論功能,而且雙方的個人信息及頭像僅自己可見,在外部顯示的頭像全部為系統的虛拟頭像。
車主每次接單前必須進行人臉識别,最大限度的杜絕私換賬号的可能性,并且暫停接受22點-6點期間出發的訂單。
體驗了一下新上線的順風車功能,發現乘客以及車主都需要完成注冊身份驗真,接單身份驗真,隐私保護設置以及夜間保護出行等六項措施才能出行或者接單。
目前來看,滴滴已經将承諾的整改措施呈現到了平台上,對于乘客的安全有了一定的保障。
順風車業務整改後,司機接單或者是乘客出行驗真的步驟有些繁瑣,這也導緻了一些司機不再願意接單,或許也過濾了一些本就心懷不軌的司機。
在此基礎上,專車以及出租車的需求有所增加,叫車的時間比之前增加了許多,不過建立在安全基礎上的等待是值得的。
血的教訓讓滴滴平台整改業務,提升安全系數,但對于網約車這個行業來說,這還遠遠不夠,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完善制度,對于網約車實行有效的監管,讓網約車傷人的悲劇不再上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