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産能負荷分析要怎麼做

産能負荷分析要怎麼做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5 06:19:44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Tonii老師精益講堂,接下來Tonii老師将帶領大家進入,每天5分鐘,精益伴你行系列課程。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可用産能。

可用産能是系統或資源在一定時期生産一定數量産出的能力,受下列因素影響:

産品規格(product specification)。産品規格變化時工作内容(制造産品所需的工作)就要變化,因此産品規格影響可以生産的單位數量。

産品組合(product mix)。每個産品都有自己的工作内容,以生産産品花費的時間來衡量。如果生産的産品組合變化,産品組合的總工作内容(時間)也會改變。

工廠和設備(plant and equipment)。工廠和設備與生産産品應用的方法相關,如果方法改變,例如使用更快的機器,産出就會改變。同樣,如果工作中心增加更多的機器,産能也會變化。

工作努力狀況(work effort)。工作努力狀況與工作速度和節奏有關。如果工人改變速度,在同樣的時間或許可以生産更多産品,産能就會改變。

産品規格和産品組合取決于産品設計和生産産品的組合。如果變化很大,則很難使用産品單位數衡量産能。那麼,應該用什麼單位來衡量呢?

産能負荷分析要怎麼做(确定可用産能的兩種方法)1

産出單位數

如果工作中心或工廠生産的産品種類不多,通常可以對所有産品以通用的單位來衡量。例如,造紙廠使用噸衡量産能,酒廠用啤酒桶數衡量,汽車廠用小汽車數量衡量。然而,如果生産的産品種類很多,可能就不會存在一個較好的通用單位。這種情況下,對所有産品通用的單位是時間。

标準時間

制造産品的工作可以表示為使用某種生産方法生産産品所需的時間。應用實踐研究方法可以确定工作的标準時間,也就是一個合格員工以正常速度工作所需要的時間。标準時間提供了一個衡量工作量的标準,一個說明産能的單位。标準時間也用于負荷分配(loading)和排程。

産能層次

産能至少需要在三個層次衡量:

機器或單個工人。

工作中心。

工廠,它可以被看作是不同工作中心的組合體。

确定可用産能的方法有兩種:測量和計算。

通常用可用工時、利用率和效率等要素來确定三種可用産能:理論可用産能(theoretical capacity),計算或額定産能(calculated or rated capacity) 以及實際(測定)産能(demonstrated(measured) capacity)

可用工時是工作中心可以利用的小時數。例如,工作中心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時,其可用工時為40小時。可用工時取決于機器數、工人數和作業時間。

利用率

可用工時是工作中心可以期待的,但不可能總能達到的最大工作小時數。機器故障、員工缺勤、物料缺乏都會導緻停工,所有這些問題都會造成不可避免的延期。工作中心實際工作時間占可用工時的百分比稱為工作中心利用率。

利用率=實際工作時間÷可用工作×100%

利用率可以通過曆史記錄,或通過工作取樣研究來加以确定。

效率

工作中心可能每周使用100小時,但是并不能完成100個标準工時的工作。效率測量的是與标準産出相比較的産出。工人的工作速度可能高于或低于标準工作速度,這造成工作中心的效率(efficiency)可能高于或低于 100%。

效率=實際生産速度÷标準生産速度×100%

生産率

它将生産的實際産出與所有資源的實際投入加以比較,同時還考慮了可用時間的利用率,以及該段時間内的效率。測量生産率的方法有很多種,對一個工作中心生産率進行計算的公式為:

生産率=利用率×效率×100%

理論産能

理論産能是指可用的最大産能,不考慮停工檢修、利用率和效率等問題。如果一家公司的某個工作中心每天工作兩班,每班8個小時,那麼該中心每天的理論産能就是16個小時。

額定産能

一個工作中心在某段時間内的可用産能,在考慮到該中心的平均利用率和效率後的産能就叫做計算産能或額定産能。

額定産能=可用工時×利用率×效率

最後今天的結尾Tonii老師還是抛出一個小問題,希望大家可以根據今天的學習内容進行思考,并歡迎留言與Tonii老師進行深入交流。

每日一問:如何确定公司的可用産能?

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裡,希望大家在企業運營中精益求精,我們下次再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