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走進日喀則紀錄片

走進日喀則紀錄片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8 23:10:00

披挂着紮什倫布寺的神秘面紗,承載着江孜古城的悠久曆史,坐落在喜馬拉雅山腳下的日喀則是無數人心目中的聖地。在俊美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人文曆史背後,4000米海拔上冰冷的荒野和幽深的峽谷,也隐藏着日喀則兇險的一面。

一群通信人堅守在這片生命的禁區,埋光纜,架基站,把“信息天路”修到了每一位牧民的家門口。西嘎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日喀則已經工作了七年。

走進日喀則紀錄片(榜樣在身邊西嘎)1

4.25大地震背後有怎樣的通訊救援故事

西嘎老師為你講述



到得最早 通得最快 撤得最晚

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境内發生8.1級強震,日喀則市聶拉木縣、定日縣、吉隆縣震感非常強烈。據計算,此次地震所釋放的能量是汶川地震的1.4倍。

地震發生時,西嘎正在成都輪休調養,剛下飛機就在新聞裡看到了地震的緊急播報。随着消息的不斷更新,災區情況被逐漸披露,西嘎的心被揪住了:“這次地震給人感覺不對,我必須馬上趕回日喀則。”由于高原氣流變幻莫測,最近的航班要到第二天早上才能起飛,這樣的情況讓西嘎愈加焦急。

候機的夜裡,他的手機一刻沒有中斷。在得知災情後的第一時間,西嘎立即通過電話與受災嚴重的縣局負責人及分管領導詳細了解受災情況,反複強調務必要保證人員的安全,對當前的抗震救災工作作了周密的部署,并為地震波及的幾個縣區的員工安排了帳篷、食品等物資。直到第二天起飛之前,西嘎還在打着電話,安排支援災區的應急通訊設備。


走進日喀則紀錄片(榜樣在身邊西嘎)2

2015年4月30日,西嘎在聶拉木縣電信局部署應急通信工作。


27日早上10點到達日喀則,西嘎迅速召集各相關負責人召開緊急會議,聽取了分公司開展的應急搶通、客戶服務、後勤保障、信息報道等相關工作進展情況,對當前抗震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梳理,對各項工作進行再分工。西嘎回憶:“基本信息已經比較明朗了,吉隆口岸已經通過備用通信設備給聯系到了,但是樟木口岸始終就是聯系不上,成了一個信息孤島。”下午13時,第一批救災物資籌備妥當後,西嘎跟随物資運送車隊直奔重災縣--聶拉木縣。

車隊行過聶拉木縣,再往前走就是樟木口岸。看着道路兩旁倒塌的房屋、沉陷的山體,救援隊的心情愈發焦慮。西嘎眉頭緊鎖,腦子裡隻有一句話:必須盡快進入樟木。

走進日喀則紀錄片(榜樣在身邊西嘎)3

2015年5月1日,西嘎前往吉隆口岸安置點查看受災情況。

樟木鎮山高谷深,眼看就要進入受災核心區域,但唯一道路已經被塌方和泥石流完全封鎖。時間不等人,西嘎組織了一支突擊小分隊,背着應急通信設備,由消防戰士開路,徒步向二十公裡外的樟木鎮進發。

28日,小分隊進入樟木,天空中飄着連綿的小雨,眼前的景象震撼着每一位隊員。據西嘎回憶:由于救災物資尚未到達,受災群衆沒有帳篷可住,難以想象大家拿着塑料袋子頂在頭上那種狀态,他們就是在這樣的狀态下支撐了幾天。小分隊迅速投入工作,應急通信設備架了起來,外界終于收到了樟木平安的訊息。

走進日喀則紀錄片(榜樣在身邊西嘎)4

2015年5月10日,西嘎前往吉隆縣電信局安置點查看受災情況。


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峽谷地帶的餘震異常可怕,一旦發生,就存在全鎮覆沒的可能,這種情況被形象地稱之為“包餃子”。進入樟木的第二天一早,政府指揮部下達了撤離的命令。

西嘎把救援隊分成兩組,第一組攜帶通信設備前往樟木鎮上方的山崖設立臨時通信中心,從上向下覆蓋樟木鎮全境,為撤離工作提供通信保障。第二組由三人組成,包括一位技術員、一位駕駛員和西嘎自己。

到了下午時分,撤離行動接近尾聲。西嘎一行三人把樟木鎮機房整理妥當,切斷了電源,關閉了門窗,登上最後一部通信車,離開了樟木鎮。

地震過後,日喀則市委、市政府在感謝信中寫下這樣一句話:中國電信是地震發生後“到得最早、通得最快、撤得最晚”的一支通信隊伍。

這句話,是一個通信人所能獲得的最高的評價。

全心全意解決員工生活困難

日喀則地區平均海拔4000米,壯麗的風光背後也隐藏着大自然的殘酷。西嘎告訴記者,日喀則很多縣海拔在4000米以上,9個縣坐落在邊境線上,比如海拔4700米的仲巴縣,常年刮大風,工作環境十分惡劣。西嘎說:“425地震那天,我之所以隻能買到早上的機票,就是因為刮大風的緣故。”

高原地區工作、生活條件艱苦,員工吃飯都成了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西嘎回憶起剛到日喀則工作的情形:“我剛去的時候就發現蔬菜價格很貴,比如說在拉薩一斤青椒幾塊到十幾塊錢不等,而到了縣裡,一斤青椒起碼要三十塊以上。”

長期吃不上蔬菜,維生素攝入不足,勢必對員工的身體健康産生不利影響。西嘎下定決心:發動員工利用溫室大棚種植蔬菜。然而,日喀則地域廣闊,公司人手十分有限,平均每個縣局員工隻有2~3人,“天天忙種菜不忙業務,顯然不現實”。經過深思熟慮,西嘎在區公司黨委和工會的大力支持下,在日喀則建立了兩個蔬菜基地,為市内各縣局員工供應新鮮蔬菜。蔬菜基地的建成,極大改善了員工生活條件,受到了一緻好評。

走進日喀則紀錄片(榜樣在身邊西嘎)5


除了蔬菜大棚,西嘎還深入調研各縣局實際工作環境,在集團工會和各省援藏單位的幫助下,為高海拔縣局配備制氧機、取暖設備,為不通自來水的縣局安裝淨水機。通過幾年努力,縣裡員工洗不到澡、吃不到菜、喝不到水的困難,已經逐步得到了解決。

解決員工實際困難之後,西嘎将目光聚集到員工業務水平的提升上。他重視青年思想教育,将公司駐村工作點設為紅色教育學習基地,鼓勵公司青年積極體驗駐村生活,在實踐中升華理想信念;倡導開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在全員範圍内開展競争上崗,激發青年員工活力,在全公司營造“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開展豐富的文體活動,組織開展“我和我的班組”演講比賽、“因為奮鬥,所以美麗”班組風采展示活動、“天翼夢想秀”員工才藝大賽,極大地豐富了青年員工的業餘文化生活。西嘎勇于打破藩籬,甩開工齡、資曆等限制,為青年員工開辟職業綠色通道,讓他們在更合适的崗位上施展自身才華。

将心比心,西嘎用行動換來了員工的敬重和支持。

通往牧民家門口的“信息天路”

曾經的日喀則通信極不發達,仿佛一個被現代信息網絡遺忘的角落。鄉鎮上老百姓傳遞信息、幹部上報材料,需要驅車一兩百公裡到縣城去。如今,随着行政村光寬帶的覆蓋,日喀則的老百姓足不出戶便可以縱覽天下事,網絡不僅給百姓帶來了信息,也為他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這一切,都要歸功于電信普遍服務的建設。

日喀則市地域面積1818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85萬,用地廣人稀形容再合适不過。但在電信普遍服務建設初期,第三方承建單位的人員大多來自内地,對日喀則當地的市場需求了解不深,普遍服務的效果并未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生于斯長于斯的西嘎明白其中的内情:“在西藏,村委會坐落在這裡,老百姓家可能在兩公裡遠的地方。普遍服務剛開展,網線、基站直接拉到了村委會,老百姓覆蓋不到,感受不到,這就出現了問題。”

走進日喀則紀錄片(榜樣在身邊西嘎)6


找準了病因,西嘎帶領員工在電信普遍服務二期、三期建設和一期優化過程中,因地制宜滿足老百姓的需求,把“信息天路”修到牧民家門口。短短幾年時間裡,西嘎和員工們圓滿完成中尼國際幹線光纜建設、吉隆口岸開放通信建設、移動通信盲區覆蓋項目、日喀則市光網城市建設等一系列重大通信建設項目,新建光纜7300餘公裡,鄉通光纜延伸2400公裡,鄉鎮通光纜率為100%,實現了“鄉鄉通寬帶”,形成了覆蓋城區 鄉鎮 行政村 景區 道路沿線的全網絡覆蓋。在四個批次的電信普遍服務建設工程中,中國電信承擔着其中839個村居的光寬建設和30個行政村4G網絡建設。截至2019年年底,中國電信光寬帶和4G網絡已覆蓋日喀則1612個村,覆蓋率達98.11%,為日喀則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創造了不可或缺的條件。

正是有了通信人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讓曾經遙遠的日喀則不再遙遠。

在采訪的最後,記者問西嘎:“面對稀薄的空氣、嚴酷的環境,支撐通信人在這片土地上堅持的動力是什麼?”

“靠的是西藏員工的精氣神。”

“這是一種怎樣的精氣神?”

西嘎稍作思索,笑着說:“我們這兒有一首民謠是這樣唱的,‘海拔三千八,日喀則是我的家’。”


圖文來源:人民郵電報

視頻制作:增值業務運營中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