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聲律啟蒙14上

聲律啟蒙14上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7 09:52:42

河對海,漢對淮,赤岸對朱崖(ái)。

【注釋】:河:指黃河。成語中河海相聯系的詞不少,最常見的當數“河清海晏”,意即黃河水清了,大海也平靜了。比喻天下太平。

聲律啟蒙14上(聲律啟蒙上卷九佳)1

漢:漢水,現在叫漢江,長江最大的支流。淮:淮河。秦嶺——淮河一線是是中國地理區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地理分界線。《水經注》中将長江,黃河,淮河,漢水并稱為“江河淮漢”。

赤岸:土石呈紅色的崖岸,唐杜甫《戲題畫山水圖歌》詩雲:“巴陵洞庭日本東,赤岸水與銀河通。”朱崖:紅色山崖,唐杜甫《遣遇》詩雲:“春水滿南國,朱崖雲日高。”

聲律啟蒙14上(聲律啟蒙上卷九佳)2

鹭飛對魚躍,寶钿(diàn)對金钗。

【注釋】:寶钿:上面鑲有寶玉的金銀首飾。金钗:古代以貴重金屬制成的婦女首飾,似簪,尾分雙股,可用于固定發型。金钗也可以指女子,如《紅樓夢》中的“十二金钗”。

聲律啟蒙14上(聲律啟蒙上卷九佳)3

寶钿

聲律啟蒙14上(聲律啟蒙上卷九佳)4

明鑲寶玉花金钗

魚圉(yǔ)圉,鳥喈(jiē)喈,草履對芒鞋。

【注釋】:魚圉圉:此典出自《孟子·萬章上》。有人送了一條魚給鄭國國相子産,子産要手下人養在池塘裡,手下人将魚煮着吃了,回來欺騙子産說:剛放下去的時候,“圉圉焉”,過了一會兒在水裡就舒展開了,一下子就遊走了。圉圉,尚未舒展開來的樣子。

鳥喈喈:出自《詩經》,《周南·葛蕈》有“黃鳥于飛,集于灌木,其鳴喈喈”,《小雅·出車》有“倉庚(布谷鳥)喈喈”。喈喈,象聲詞,鳥叫聲。

芒鞋:植物的葉或杆編織的草鞋稱為芒鞋。蘇轼《定風波》詞中有“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古賢嘗笃厚,時輩喜诙諧。

【譯文】:古時賢士崇尚忠實厚道,現代之人喜歡風趣逗樂。

【注釋】:《聲詩》“嘗”寫作“崇”,有注:“崇:原書作‘嘗’,義雖可通(通‘常’,經常),但不符合對仗的要求。祝明本作‘崇’(推崇),與‘喜’對仗工整,據祝明本改。”

笃厚:忠實厚道。诙諧:語言風趣逗樂。

孟訓文公談性善,顔師孔子問心齋。

【譯文】:孟子教導滕文公跟他談論人性本善,顔回請教孔子向他詢問什麼是心齋。

【注釋】:孟訓: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做太子的時候,有一次路過宋國到楚國去,遇見了孟子,孟子以堯舜為榜樣與之談論了性善的問題。訓,教育。

下聯出自《莊子·人間世》。東周衛國國君無道,禍國殃民。孔子的弟子顔回(字子淵)向孔子請教治理衛國的辦法。孔子說:“心齋。”顔回問何為“心齋”,孔子說,心思清淨純一,摒除一切雜念,有虛無空明的心境,就叫“心齋”,即心靈的齋戒。師,名詞作動詞用,學習。心齋,是一種排除一切思慮欲望、保持心境純潔安靜的心态。

緩撫琴弦,像流莺而并語;斜排筝柱,類過雁之相挨。

【譯文】:輕緩撫弄琴弦,發出像黃莺交流啼唱一樣婉轉美妙的樂聲。古筝上架弦的筝柱斜斜地排列着,像大雁飛翔一樣相挨成行。

聲律啟蒙14上(聲律啟蒙上卷九佳)5

【注釋】:流,謂莺鳴聲婉轉。此聯形容演奏者技藝高深。筝柱:筝上的弦柱。每弦一柱,可移動以調定聲音。挨:一個接一個地排列。

聲律啟蒙14上(聲律啟蒙上卷九佳)6


上平15韻有一東、二冬、三江、四支、五抄微、六魚、七雨、八氣、九絕、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聲律啟蒙》是訓練兒童應對,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調,琅琅上口,從中得到語音、詞彙、修辭的訓練。

《聲律啟蒙》每韻3段,每段平仄基本格式為:

  • 平對仄,仄對平。仄仄對平平。平平對仄仄,仄仄對平平。
  •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對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是中國詩詞中用字的聲調,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據隋朝至宋朝時期修訂的《切韻》《廣韻》等韻書,中古漢語按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歸納出平、上、去、入(不同于我們現代的漢語拼音四聲)四種聲調,二元化分類,除了平聲,其餘三種聲調統稱為仄聲。

詩詞中平仄的運用有一定格式,稱為格律。平聲和仄聲,代指由平仄構成的詩文的韻律。平仄是四聲二元化的嘗試。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平仄是在四聲基礎上,用不完全歸納法歸納出來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上聲,去聲,入聲為仄,剩下 了 的是平聲。

普通話入聲消失,入聲歸入仄聲中的上去兩聲和平聲中的陰平、陽平,這導緻用普通話判别詩詞平仄會有錯誤。

現代普通話漢語拼音的四聲“ā á ǎ à”,我們小時候學習稱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其實它們有專業的稱謂。第一聲叫陰平或平調;第二聲叫陽平或升調;第三聲叫上聲或上音;第四聲叫去聲或去音。這樣一對照,我們普通話的一聲、二聲即為“平”,三聲、四聲即為“仄”。 (中古漢語中的“入”聲,已并入其它聲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