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創新先要走心?說到教育創新和傳統文化,有人可能會覺得,既然要創新,就應該摒棄傳統我覺得任何一種創新都必須基于這個民族深厚、優秀的傳統文化及豐富的思想内涵因此,創新不等于摒棄傳統,更不意味着否定傳統,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教育創新先要走心?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說到教育創新和傳統文化,有人可能會覺得,既然要創新,就應該摒棄傳統。我覺得任何一種創新都必須基于這個民族深厚、優秀的傳統文化及豐富的思想内涵。因此,創新不等于摒棄傳統,更不意味着否定傳統。
首先,我們來尋找中國的繪本教育之根。在夏商周時期,我國就已經出現了用圖畫來傳遞信息的記載,後來又有秦漢時代的畫像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壁畫、五代兩宋時期的卷軸畫、明清時期的木闆插畫等。用圖畫來記錄故事的方式一直保留到現在,雖然我國專門為兒童創作的繪本故事比歐美國家晚了許多年,但繪本教育在中國仍然是有根的。
接下來要尋找戲劇教育之根。有一種觀點是:中國戲劇起源于元朝末期的昆劇,昆劇也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在後來傳承演變過程中,許多地方曲種會加入一些曲調變成戲曲。從清末民初開始,我國就出現了以内部師授為主要方式、以傳統戲曲基本技巧為主要内容的梨園子弟科班。在我看來,這就可以視為中國戲劇教育的雛形。
戲劇教育等于戲劇表演教育嗎?陳獨秀在《論戲曲》中提到:“戲園者,實普天下之大學堂也;優伶者,實普天下之大教師也。”他還強調了“戲中有演說,可長人見識”。後來,我們的教育将傳統戲劇文化與西方戲劇文化進行融合,形成以“話劇人才”為主要培訓目标、以“教學—研究—創作—演出”為循環的戲劇人才培養模式。因此,從現狀來看,戲劇教育等于戲劇表演教育是沒錯的,但這個定義适用于高等院校的戲劇教育。
2015年,國家提出“戲劇教育進校園”,對于中小學和幼兒園而言,戲劇教育該“教什麼、怎麼教”就成為需要關注的問題。戲劇裡面的“行動三要素”是“做什麼、為什麼做、怎麼做”,如果教師隻是告訴學生“我希望你來演這個角色”,學生的想法會是怎樣的呢?
從這一點思考,在每一個問題導入時,教師都應該激發學生的“行動三要素”。每一個教學行為發生時我們都要想:要讓學生明白什麼?學生為什麼要這樣做?然後才能進行後面的教學行為。不然,學生總處在被教育的階段,沒有辦法成為創造者和獨立的思考者。
戲劇教育的創新不等于把教學内容換成戲劇,繪本教育的創新也不等于把閱讀内容換成繪本。其真正的本質和内涵在于教師思維和理念方面的創新、教學方法中戲劇元素的創新以及思維格局與世界觀的創新。隻有教師改變了,才能真正做到以生命喚醒生命、以生命影響生命。
(作者系伊晨戲劇教育創始人)
《中國教師報》2021年03月10日第6版
作者:西 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