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位于我國華東地區,從經濟劃分上看也屬于中部地區,不過這個中部省份如今已經被整省納入長江三角洲規劃範圍,已然成為一個“黑馬”省份。
我們以一組數據看看安徽到底進步有多快,在2010年安徽經濟總量在全國的排名第14位、人均第26位,到了2021年安徽經濟總量上升到11位、人均上升到13位。
融入長三角的安徽已經愈發顯得自信,未來滬蘇浙皖将會實現一體化發展,共同緻力于打造世界級長三角城市群。
安徽總面積約14萬平公裡,轄16個地級市,省會合肥,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安徽常住人口6103萬。安徽地理大緻可以分為三大闆塊,分别是皖南、江淮(一說皖中)、皖北。總體來看,皖北地區地勢平坦,人口稠密,但經濟發展相對滞後;
皖南地勢結構較為複雜,氣候較好,生态環境承載量大,經濟發展水平較高,但人口相對較少;
皖中地區地勢較為平坦、人口稠密,以合肥為代表的皖中城市已經崛起,未來将會成為全省經濟的重心。
目前皖南(長江以南)共有6個城市,分别是蕪湖、馬鞍山、宣城、銅陵、池州、黃山。其中蕪湖市是安徽重點打造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皖南地區的核心城市。
馬鞍山、銅陵是我國老工業基地,近年來經濟轉型加快,産業結構日趨合理,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
宣城市是一個走生态型和工業型雙輪驅動的城市,無縫對接蘇浙兩省,區位優勢明顯,但經濟發展總量并不算高,人口也相對不多。
池州和黃山主打文化旅遊,一個依托九華山,一個依托黃山和徽州文化,人口隻有一百多萬,未來是安徽重點打造的旅遊名片城市。
皖南的蕪湖與宣城市算是“一對冤家”,分分合合上千年,如今一個成為濱江大都市,一個依然是一個很普通的地級市。
從漢代以來宣城一直作為江南大郡,曾經先後作為丹陽郡、宣城郡、甯國府等治所,蕪湖古稱鸠茲,曾經長期屬于宣城管轄(長期不代表一直)。
到了近現代以來,蕪湖與宣城區劃經常變動,如隸屬于蕪湖專區、蕪湖地區、宣城地區等等。
宣城
1980年,随着蕪湖地區改名宣城地區,并将行署搬遷至宣城,标志着蕪湖與宣城正式“分家”。不過蕪湖與宣城雖然分開,但兩地人民一直交往密切,很多宣城地區的機構至今還有一部分在蕪湖。因此,蕪湖與宣城文化、習俗、語言相似,是安徽省内兩個關系非常好的城市,兩地之間感情很深。
如果蕪湖與宣城兩地“不分家”,安徽可能多了一座萬億城市
蕪湖與宣城均位于安徽東南部,如果說至今是一個城市,那麼這個城市具備以下優勢:
一是蕪湖城區規模大,而且又是濱江城市,擁有天然港口,具備發展成為特大城市的潛質。
二是宣城緊靠蘇浙兩省,是安徽承接蘇浙滬産業轉移的第一站,區位優勢明顯,也使得整個城市同時與合肥、南京、杭州三大省會城市都相鄰的城市,這在全國非常少見。
三是合并後的城市,同時加入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
四是合并後的城市,常住人口大幅增加,人口超過600萬,為建設特大城市提供了人口腹地。
五是宣城生态環境優美,旅遊資源豐富,再加上兩座城市涵蓋了江淮文化、宣文化和徽文化、吳文化,文化多融性,有力于培養城市精神,提升城市的競争力和影響力。
雖然,蕪湖與宣城合并之後經濟總量隻有6000多億元,但未來1 1>2,很有可能在皖南形成一個萬億城市。
合并之後,是叫蕪湖市也好,還是叫宣城市也好,無關緊要,打造一個萬億級特大城市,提升居民的幸福感才是最好的。
關注小編,歡迎提出不同的見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