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複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湯顯祖《牡丹亭》
每次看到潸然淚下的愛情故事,便會想起湯顯祖筆下的《牡丹亭》,有多少人和我一樣羨慕牡丹亭中杜麗娘和柳夢梅的純美愛情故事?雖然他們的故事隻存在于文字中,但牡丹亭這個地方卻是真實存在的。
江西大餘的中國牡丹亭文化園便是《牡丹亭》故事的發源地,也是古時的南安府後花園,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戲劇家湯顯祖曾遊南安府後花園。
中國牡丹亭文化園位于大餘縣城東部東山之麓,章水之濱,一面靠山,三面環水,是依據明代戲劇家、文學家湯顯祖《牡丹亭》著作劇景及清代南安府衙與後花園“牡丹亭”十景建築原型而修複重建,是一處集名勝古迹、地文景觀、風土人情為主的融文化、古迹、建築、娛樂為一體的文化主題公園景區。
園内有牡丹亭、芍藥欄、綠蔭亭、舒嘯閣、蕉龍亭、梳妝台、玉池、玉池精舍、梅花觀、麗娘冢等十大景觀。
其中,牡丹亭為園中十景之最。亭子是八角形重檐,下檐大于上檐。正門懸“牡丹亭”匾額,外八柱四周有字紋欄杆。内外柱之間有隔扇,隔扇上都為亞字形花格窗,柱為紅色,懸有楹聯,其中一聯雲:“光照臨川筆,春分庾嶺梅”。據傳,杜麗娘和柳夢梅就是在此地相遇,開始了一段奇妙的愛情之旅。
很可惜,原來的亭子于1929年在戰亂中遭焚毀,現在大家看到的牡丹亭是90年代重建的。
拾階而上的亭子,各處轉角的樹木,渡過湖邊的踏石,各處點綴的花簇,構建精巧的建築……錯落有緻,相映成趣,行走在園内的每一步都是一處風景,可謂是一步一景,步步生景。
如果說白日的牡丹亭文化園是古色古香,韻味十足的,那夜晚的牡丹亭文化園就如同絢爛的星河,流光溢彩,美而浪漫!
漫步于牡丹亭文化園,欣賞着美輪美奂的夜景,不禁讓人再次感受到《牡丹亭》中至真、至善、至美的浪漫情懷。
400年前,湯顯祖寫下了《牡丹亭》,400年後,我們來到了他筆下的世界,這個堅貞純美愛情的傳承聖地,它還是一樣的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