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教育是學生成長的必要途徑,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創新的綜合育人價值。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努力建構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把“勞”字納入全面發展教育理念。“離開勞動,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巨野縣鳳凰辦金山路小學劉金慶校長帶領全體教師轉變教學理念,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情況,研發勞動教育校本教材,将勞動實踐活動與語言、科學、美術、道德與法治等常規學科相融合,開啟新勞動育人觀念。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背誦古詩,孩子們能地爛熟于心,卻不曾親自體驗過一粒米從播種到收獲的辛苦;了解過植物的生長需要陽光、水、無機鹽和營養物質,但卻隻是從書本上學到的淺顯知識;餐桌上常見的大白菜、胡蘿蔔、土豆等,卻從沒想過是從地裡生長出來的;看到美麗的花草,能否想到施肥、除草、滅蟲,而不是隻會感歎一句“好漂亮啊!”“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 養尊處優,讓自己缺失了獨立能力的培養;我們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更應該懂得創造美;走進社區,服務群衆讓愛在心中流淌……
每一天,我們都在離科技越來越近,卻離自然越來越遠。為了讓孩子回歸自然,學校實施“新勞動教育”育人觀,特編寫勞動教育校本課程。教材分低中高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分農耕耕讀篇、農事勞作篇、快樂生活篇、藝術創造篇、走進社區篇五個模塊,通過勞動實踐校本課程以勞立德、以勞促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勞創新。
為了更好地落實勞動實踐課程,劉金慶校長帶領教師們克服重重困難,在學校西側專門開墾出一塊農耕基地,配備全套農具,因地制宜地建設了獨具特色的學校勞動實踐基地,以便學校師生進行農耕實踐活動。
一所美麗的校園,一定是師生親自創造的、可觸摸、能互動,空氣裡流淌的是香甜的味道,是孕育一個美好故事曾經或者正在發生的地方。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老師們帶領高年級孩子們在實踐基地體驗了第一堂農事勞作課。
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們學習了如何平整土地。
學習如何種植大蒜。
體驗勞動的不易與勞動後的快樂。
今後,我們會繼續在課程中了解農耕文化,體驗快樂生活,嘗試藝術創造,走進社區服務社會,讓學生在勞動實踐中通過真切的感受,心理體驗,獲得對自我,對世界,對生命,對生活的認識理解,讓學生形成樂觀的生活态度、美好的生活體驗、健康健全的人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