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和過去相比,我們穿的衣服越來越簡單了,也越來越随意了。
200年前的英國士紳,打獵有打獵的衣服,就餐有就餐的衣服,散步也有散步的衣服。
圖源:pinterest
100年前的紐約市民,不戴帽子和西裝革履都不好意思出門,就連小孩子和流浪漢也有背帶和襯衫。
但到了現在,不論中外,似乎隻有在上班的時候,才會有人穿正裝。圓領的T恤一套就可以上街了。
或許就是因為不喜歡現代人對服裝的這種忽視,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複古的穿着,想要回到那個人人都精緻穿着的時代。
去年BBC采訪了一個生活在"攝政王時代"的小哥。
大家先感受一下他的畫風:
小哥名叫Zack MacLeod Pinsent,今年26歲了。他告訴記者,自己沒有一件現代的衣服。不論是在家還是出門,每天都穿着200年前風格的衣服。
“這的确很奇怪,但這是我喜歡的事情,我幹嘛要改變它呢?”
“我穿這些衣服是一種自我表達,并不是為了尋求關注。雖然我現在在BBC接受采訪(笑)”
小哥哥穿的衣服從風格上說,屬于英國的“攝政王時代”
英國近代史上的各個時代大多數都是以君主的名字命名的。大家耳熟能詳的,有揚帆起航的伊麗莎白時代(16世紀後半葉)、有工廠林立的維多利亞時代(19世紀後半葉),還有兩個女王之前承上啟下的喬治王時代(1714-1830)…每一個時代,都有屬于自己獨特的曆史背景和人文環境。
而在這些偉大的時代中,“攝政王時代”或許沒那麼引人注目。
圖源:Pinterest
這是在英國大規模工業革命的前夜。傳統社會因為過去幾個世紀的商業與殖民貿易已經相當繁榮,服裝、建築、繪畫等發展出了非常精緻的一面。這種經濟上的繁榮也讓美好的衣着與禮儀走進了城市中産階級的生活。
與此同時,它又還沒有進入工業革命後的那種粗放與标準化。人們依然購買量身定做的衣服,從古老時代延續至今的繁複的禮儀與穿着依然被大家所遵守。
它隻有短短的10年時間(1811-1820),但卻産生了英國曆史上最獨特而又優雅的士紳文化。尤其在簡奧斯汀的許多小說中,攝政王時代被一代又一代的小說家不斷重新發覺、浪漫化。到今天,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英劇也被設定在這裡。
《傲慢與偏見》
這就是為什麼小哥哥會想要模仿那個時代的穿着吧:想要重現那個時代的優雅和精緻。
Zach告訴記者,自己的職業是裁縫,本職工作就是幫那些想要購買老式衣服的顧客制作衣服。他可以做從1660一直到1920年的老服裝,當然,最精通的還是攝政王時代的衣服。
為了能精确還原這些老衣服的細節,他家裡藏書無數,不但有過去衣服的圖鑒,甚至還有100多年前裁縫與顧客的通信記錄。
就是從這些曆史的細節中,他一點一點還原了攝政王時代的服裝風尚和細節,了解服裝在社會社交中的作用。
關于這些衣服穿起來會不會很難受,小哥哥說完全不會。要知道,這是量身定做的衣服,和工廠裡面的标準化産品不一樣。穿上之後,你甚至會感覺自己的動作在一些方面靈活了很多。
“我從來都沒有想要回到“正常”的穿着中去。我曾經很長時間都穿現代衣服,我很讨厭那個時候的自己。所以為什麼要回去呢?”
Zach告訴記者,他14歲的時候很有儀式感地燒掉了最後一條牛仔褲,和過去的自己做了道别。這是他“正常”時期的照片:
“我現在穿這些衣服,我感覺我高了30厘米。這真的太棒了。我穿上衣服就會非常自信。”
關于穿這些衣服上街會不會很尴尬,小哥說主要的矛盾都是外在的,自己其實非常享受這個過程。
隻要你克服了最初的恐懼,你就再也回不去了。路人一般來說都非常好奇,很多人都很支持我。他們可能會覺得有點奇怪,但這又怎麼樣呢?
"很多人看到我會覺得我是福爾摩斯,或者哈利波特裡的角色"
“最開心的是有一次一個小孩子過來問我,你是不是魔術師?”
看了BBC拍的一些視頻,不得不說在英國,這個小哥和周圍的環境還是非常合拍的。畢竟走在倫敦的街上大多數建築也都上了年紀。
有時候小哥的客戶在紐約,他就會穿着200年前的衣服在紐約街頭,還要坐地鐵。真是奇妙的組合。
小哥哥在ins和YouTube上的粉絲很多,甚至還收到了很多求婚的情書,以及粉絲給他畫的畫。
YouTube上的評論:
大多數人都不敢穿這些衣服,但他就好像天生就屬于這些衣服一樣。
我感覺美國人覺得英國普通人就是這個樣子的。
他看起來才是真倫敦人。是其他人都走錯地方了
我和他一起上學的。他總是帶着一頂很高很誇張的帽子。我從來沒想到他能把這個做成自己的事業。太好了!
要說起來,其實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非常簡單。
你隻要表現得自信,不扭捏,就算穿1000年前的衣服,也不會特别奇怪。
但問題是,像我們這些臉皮薄的人,還沒上街,自己都不敢看鏡子裡的自己吧(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