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國内的清宮劇火熱,不論是《延禧攻略》還是《如懿傳》或者更早的《步步驚心》,裡面的嫔妃們都清新脫俗,錦衣玉食。因此,在我們的腦海中就有了一個印象,那就是皇宮是全天下最富貴的地方,皇帝的妃嫔們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其實這隻是我們一廂情願罷了,了解完真實的清朝資料後,你或許就會覺得妃嫔的生活,也與你沒什麼區别。
各宮妃嫔們的吃穿用度,都有内務府做專門的劃分,根據等級不同,獲得的待遇也有很大區别。在《内務府·起居注》的記錄中,就有關于各宮妃嫔每日可獲得的食物份數。在這些記錄中,很容易能看到,妃嫔們每日的食材非常簡單,肉類都是豬肉、小牲口。其他的茶葉、糖甚至香油都是有限制的。
原本以為妃嫔們也能輕易吃到山珍海味,但是在記錄中,我們可是一樣海鮮都看不到。其實,這也是正常現象。在清朝時期,一是由于物産不像我們現代這麼豐富,二是由于運輸業滞後,那些魚啊、蝦啊還沒運到北京就都臭了。因此皇宮中的皇帝和妃嫔要說想吃到海味還真是非常困難。這點可比不上我們,畢竟有成熟的電子商務和物流,現代人想買點海鮮真的太方便了。
我們再看看食材的份數,最顯眼的就是皇貴妃的份數,居然一天有12斤的豬肉。這怎麼可能吃的完,還不把皇貴妃撐到200斤?進一步了解後我們發現,這些豬肉并不是給皇貴妃一個人的,而是給她的宮内所有人,除了皇貴妃還包括那些伺候她的宮女和太監。皇貴妃的身份有10個宮女,14個太監,加上她自己,一個宮内每天有25張嘴。
這樣算下來,每個人一天是不到半斤的豬肉,似乎就比較正常了。當然這些吃食都是緊着主子來的,保證主子夠用後,下人們才能享用。宮分中的“小牲口”指的是小牛、小羊糕,連普通的家禽和淡水魚都沒有。看來公裡的主子們,也不是很自在,就連吃到的食物都不是當天的,那些要求鮮活的食材,在宮分中完全看不到。
我們經常能看見妃嫔們吃點心的畫面,這些地道的小吃确實是能滿足的。因為食材其實很簡單,主要就是豆類、谷物、還有香油和白糖。有了食材後,怎麼做出精緻的點心就看各宮禦廚的本事了。
皇帝的女人中,地位最低的就是貴人、答應和常在。這些小主的人數沒有限制,她們在宮中得到的待遇,與民間大戶人家中的小姐差不多,每個人配有2-4個宮女,還有各宮标配的14名太監。因為地位低,在宮中獲得的宮分自然也是最少的。
除了豬肉非常少外,連應季的蔬菜也有數量限制,每日茄子隻限6個、蔬菜和白面數量也很少。而且全都是家常菜品,連一些可口的零食水果都沒有。與我們現在的生活來看,這些宮中最低級别的小主們的生活,隻能算是維持溫飽,連小康生活都算不上。
這麼寒酸的待遇,卻住在全國最高地位的宮殿中,這樣的懸殊對比,内心的感受也隻有她們自己知道。
以前看宮鬥戲,以為這些妃嫔們争寵都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繼承大統,使自己有更富貴的生活。但是現在看來,争寵似乎是底層妃嫔們的必備技能,否則自己的生活有多苦隻有自己知道。别說無欲無求,妃嫔可以自己不講究吃穿,但是她身邊還有一群下人指着她生活。下人們的每月月銀都非常有限,很多時候都要靠主子的打賞才能攢下錢。
皇宮中的妃嫔,除了吃穿有宮中供應,另外還有一筆固定收入。皇後一年能得到1000兩銀子,而常在和答應一年才有50兩。要是換成現在的物價,一對比會發現最低級妃嫔的收入也就每年2萬元左右。這些都是皇帝賞賜她們的零花錢,這麼點錢,哪夠打賞下人的。下人拿不到好處,自然做事也就不盡心。
因此妃嫔們會為了自己的地位和臉面,還有娘家人的富貴,費盡心機的讨好皇帝。這些是一種無奈,弱肉強食,你不成功就連下人都會擠兌你。深宮中漫漫幾十年,誰願意一直受氣,就算為了在下人面前維護自己主子的尊嚴和虛榮,也得好好籌謀,用心争寵啊。
參考文獻丨《内務府·起居注》 《清會典》 《光緒朝大清會典事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