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馬一鳴
2012年,德國拍攝了一部紀錄片《牛仔褲的代價》,追溯一條牛仔褲的制作過程。通過多方打聽,他們找到了商場中售價僅為9.99歐的廉價牛仔褲的産地——中國廣東新塘鎮。在那裡,“世界牛仔看中國,中國牛仔看新塘”曾經是一句驕傲的口号。
但與牛仔褲産業蒸蒸日上的情況相對的,則是小鎮周邊乃至珠江的污染問題。央視新聞也曾對這裡進行過專題報道,生産一條牛仔褲需要用掉近200斤水,水中産摻雜各類化學藥品,連帶着附近的土壤也重金屬超标。
幸好,在産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與新塘鎮同類型的地方于2017年前後開始接受環保治理,多家污染嚴重超标的企業被關停。
然而,聯合國預測,2030年如果全球人口達到85億,人類對時尚的消費量将增至1.02億噸,這也意味着,世界上的欠發達地區仍然可能存在着許多個新塘鎮犧牲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依靠服裝制造業生存。例如去年9月美國有限電視新聞網絡(CNN)報道的孟加拉國達卡市,那裡的服裝工廠仍然在重蹈幾年前新塘鎮的覆轍。
中國的大多數城市都在遭遇處理廢舊衣物的難題,2016年的數據顯示中國每年大約有2600萬噸舊衣服焚燒或者填埋處理,能被生成再生纖維二次利用的紡織品少之又少。作為這一問題的源頭,時尚行業的從業者中已經有不少人開始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43位行業巨頭在2018年共同簽署了《時尚産業氣候行動憲章(Fashion Industry Charter for Climate Action)》,但遺憾的是,當前時尚行業的污染情況依然嚴峻。
時尚産業的污染主要集中于水污染、土壤污染、溫室氣體排放、高碳足迹和大量浪費,除了生産過程對環境的影響以外,紡織生産的後期也會導緻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例如,生産一件我們在街邊商店随處可見的T恤所需的棉花就要消耗2700升水,水洗一條牛仔褲所制造的碳排放量相當于駕駛汽車行駛69英裡。
近年來,循環經濟作為解決可持續發展相關緊迫問題的工具而日益受到重視,通過從根源解決問題,循環經濟的概念也為加速落實聯合國頒布的2030年議程提供了方向。對于時尚行業來說,除了舊衣循環以外,是否還有其他方式加入循環經濟的行列?澳大利亞和新加坡的三位學者在去年發表的研究中對時尚産業的浪費行為與循環經濟之間的關聯進行了梳理,并提出了一些可能性。
首先,時尚行業産生的纖維廢料可以被歸類為工業廢料和“用後廢料(post-consumer waste)”兩種,前者包括生産過程中産生的廢料以及成品制造所生成的大量二級可再利用廢棄原材料,而“用後廢料”則指的是被消費者購買後抛棄的成品,如布料制品、産品包裝等。
近年來,全世界有許多機構緻力于紡織物回收以及再利用的研究,現已公開的相關研究材料數量從上世紀90年代初的20餘份上漲至2019年的200餘份。而當前時尚行業回收再利用之所以無法普及,原因就在于這一過程涉及金融、科技、教育、法律、基礎設施、成本效率等諸多利益,同時,時尚行業廢料并沒有統一的處理方式,廢料的分類、整理也需要耗費大量時間成本,有時甚至根本難以将合成材料拆解開來分别處理。
但這并不意味着時尚消費産生的廢料在處理環節走進了死結。如果将時尚終端産品的生産過程拆解為制造、消費和“用後”三個部分,學者們整理出了在不同部分中可以促進回收再利用的策略。
在工業生産中,時尚消費的廢物也有諸多用途:
·廢棄材料通過再生産,可以作為保持通風效果的隔熱、隔音材料在施工中的建築工地使用;
·生産衣物的棉花廢料可用作水處理,作為一種廉價催化劑運用于處理污水中的雙酚A;
·在造紙行業,紡織廢料可用于穿氈造紙,回收後的牛仔布也可用于造紙;
·大型時裝和服裝品牌可以利用紡織廢料生産新的時裝産品;
·紡織廢料可用作地毯生産中的隔音材料或者地毯襯墊;
·農業中,紡織廢棄物可應用于制作土地表面的覆蓋層,比一般材料更易于收集空氣中的水分,提高微生物存活率;
·汽車産業中,紡織廢棄物可作為隔音和隔熱材料,或制作座椅襯裡、地闆、地墊等硬壓部件;
·玩具産業中,回收的防止肥料可用來制作毛絨質地的玩具。
除以上示例之外,研究還提到,生産廠家可以考慮積極使用環境友好型原材料制作時尚單品,目前已經得到不少設計師接受的材料有竹子、絲、麻等。
責任編輯:吳英燕
校對:張亮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