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關,雖是泰山旅遊的淡季,但春節長假的到來,讓泰山又逐漸走入了人們的視線。源于中國的傳統文化影響,每年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會祭祀祈福,辭舊迎新。采取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焚香,貼年畫、春聯,放鞭炮,祭祀神靈等,祈願在新的一年裡,萬事順意,福運連連。這時的泰山都會湧入大量的遊人觀光、遊覽、祭拜泰山神靈,祈福新年新氣象。
在泰山衆神祇中,作為泰山主神泰山神、碧霞元君、王母娘娘的廟宇内總是香煙袅袅,人潮湧動,祭拜的人們或焚香祈禱,或獻花許願,祈望美好的明天,“律轉鴻鈞佳氣同,肩摩毂擊樂融融”,可謂熱鬧非常!古時,人們最關心的莫過于前途、功名、利祿、子嗣、祛病防災等,可以歸納于“福祿壽喜财”五福,以滿足自己的切身利益,于是,對相應的主管神祇也是敬若有加,虔誠的崇拜祭祀。
那麼,主管福、祿、壽、喜、财的神仙都有哪些呢?他們又分别在哪所廟宇供奉呢?
福神
福神主職賜“福”。在民間傳說中,福神原是唐朝人陽城,據《唐書》記載,“陽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今河北完縣),為道州刺史,州産侏儒,歲貢諸朝,城哀生離”,因敢于抵制以侏儒為戲的歲貢,造福一方,而受到世人的尊崇。也有說歲星為福神。比較流行的說法,天官紫薇大帝堯為福神,主管賜福。為圖個吉利,人們在庭院、照壁貼“福”字時,往往将其倒置,寓意“福”到(倒)了。祭祀天官紫薇大帝堯的廟宇在泰山三官廟。
祿神
祿,官祿的意思,道教将祿神尊為主管功名祿位之神,代表文運。祿神又稱文昌帝君,文昌原為星宿名,是魁星之上流星的總稱,主大貴,稱為文星,民間有“文昌星明,文運将興”之說。古泰安城曾有文昌宮,舊址位于今泰山區政府南面。另一說祿神是魁星,其廟一般和文昌合二為一。魁星是二十八星宿之一,主管文運,他一手捧鬥,一手拿筆,筆點狀元。奎、魁同音,因此就有了“魁星點頭,獨占鳌頭”之說。泰山紅門宮飛雲閣上即供奉魁星。
壽神
生老病死,人之大事,因此,壽神成為人們最為關注的神祇之一。人們一般認為壽神即二十八星宿中的南極星,寓意壽命長久。民間有“南鬥注生,北鬥注死”之說。在泰山中天門以北的快活三裡,盤道北側有一座廟宇,名為“增福廟”,廟前廊下立柱上懸挂一幅楹聯,上聯:天增歲月人增壽,下聯:春滿乾坤福滿門。從字面意思來看,該廟供奉的神君增福相公主要還是主“壽”,雖然他是文财神。
喜神
喜神,又名吉神,主職送喜、吉祥。雖然為人們送來吉祥如意,好事連連,但是,并無具體留存的形象,人們不知道該神是什麼模樣,也無祭祀之所。舊時,泰安城有迎喜神的風俗,“正月元日雞初鳴時,祀喜神于其方,曰出天行”。人們往往在大門内牆上貼“迎門見喜”、在大門外牆上貼“出門見喜”的楹聯,寓意讓喜神保佑“喜樂之事日日有。”
财神
五位神祇中,财神的名氣無疑是最大的,特别是生意人更是希望招财進寶、财源廣進。在民間,主管财富的神仙很多,其中比較著名的文财神比幹、範蠡。比幹谏言纣王而被挖心,民間為紀念他,奉為财神,希望他使商人童叟無欺,發财不昧良心。武财神是趙公明和武聖關羽。趙公明為道教人物,他執鋼鞭、騎黑虎、護丹爐,至今在中天門有供奉他的黑虎廟。關羽就不用說了,大名鼎鼎,一部《三國演義》讓其婦孺皆知。在紅門進山口左側就是關帝廟。
喜歡這篇文章,就動動你發财的小手,加個關注點個贊,轉發出去留個言!期待分享你的建議和觀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