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不單單是華為小米,許久未露面的索尼也發布了一台新手機。
差評的小夥伴們是天南地北分頭行動,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索粉,托尼是當仁不讓,争取了這個朝聖的機會。
之前也有差友在後台催什麼時候能講一下索尼的手機,托尼覺得現在時機正好,今天就借着索尼的這場發布會,我們來聊聊大法的手機。
這次發布的 Xperia 5 算是先前 Xperia 1 的降配次旗艦,屏幕由原來的 4k 6.5 英寸縮減到 2520×1080 6.1 英寸,其餘配置不變,接近前幾代 Compact 的 “ 小鋼炮 ” 定位。
自古以來,索尼做手機的一貫操作就是用工匠精神做硬件,用搗糨糊精神做軟件和系統優化。
但你就是忍不住吹它優秀的外形和質感,它在工業設計上無可挑剔,活脫脫一件藝術品。
索尼的審美始終是在線的,萬年不變的方機身在芸芸手機中一枝獨秀,21:9 的魚帶屏顔值爆表,托尼單方面認為,它是目前市場上最好看的屏幕設計。
唯一讓托尼覺得可惜的是,Xperia 5 背後攝像頭的位置從 Xperia 1 的居中改成了今年最流行的偏左來作為區分,有些遺憾,背闆玻璃的工藝水準一如既往穩重。
細長的機身握持感出色,重量适中,像托尼這樣手小的人應該會很喜歡這尺寸,索尼也終于從曾今的 “ 索半斤 ” 進化到成了“ 索半尺 ”。
純黑的玻璃背闆比那些花裡胡哨的 “ 布林布林 ” 後殼耐看太多了。
相比前代 XZ1 系列,Xperia 5 電源鍵和指紋解鎖鍵因為專利避免的關系被分開設計了,在一體性上有所欠缺,需要一段時間來習慣。
兩段式的照相按鍵被保留下來,這在别家的手機上已經看不太到了。
發布會前托尼盤算着,搭配了骁龍 855 的 Xperia 5 要是能在 3500 元左右的價格,那還是相當有吸引力的。
可臨了價格公布的時候,台下發出一片哀嚎,( 更像是索粉心碎的聲音 ) 5399 的價格出現的時候,托尼一度懷疑是不是千位和百位數字打反了。。。
要知道 iPhone 11 也才 5499 啊。。。
在短短幾秒鐘過後,托尼接受了這個現實——這個定價才特麼是我信仰的索尼嘛!便宜了我還不買呢!( 并不。。)
嗯,就連官方也默認了 “ 我們的手機第一受衆是索粉 ”,這一奇怪的設定,粉絲經濟别說是貴了,某些搶手貨有錢還買不到呢,就别喊貴了。。。
話說回來,5399 的價格,你能買 1.45 台小米 9 Pro, 1.08 台華為 P30 Pro,0.98 台 iPhone 11 。。。
但對于索粉來說,這又算得了什麼呢?大幾萬的 α 相機都買了, Xperia 5 也就是個 G 鏡頭的零頭,5000 多真的不算錢。。。
和前代 XZ1 系列相比,Xperia 5 在設計語言上高度統一,閃光燈和傳感器都如出一轍,原來 Xperia 的 Logo 被移到了機身下方 。
與 XZ1 Compact 放在一起的時候,明顯是高了一個頭。從這個角度看,要把 Xperia 5 歸到 Compact 裡,就不太合适了。
今年索尼手機整合了它相機部門和電視部門的尖端技術,有許多以前隻出現在其他品類旗艦産品上的技術也被下放到了手機上。
Xperia 5 采用了 FHD HDR 的 OLED 顯示屏,用正宗的 21:9 屏幕看電影,終于不用忍受上下兩側的黑邊。
畫面充滿手機的觀影體驗值得吹爆,試過一次就回不去了。
攝像頭方面,三攝分别采用了 26 mm(F1.6)通用鏡頭、52 mm(f2.4)遠攝鏡頭和 16 mm(f2.4)超廣角鏡頭,分别對應廣角、超廣角和長焦鏡頭的拍攝需求。
作為市面上大部分手機攝像頭的供應商,索尼肯定不會把那顆祖傳的 4800w 的IMX586 用在自家的機器上,像素的堆砌顯然配不上索尼黑科技的技術深度。
這三顆攝像頭看着光圈不同,可在像素上都是齊刷刷的 1200w,對于手機來說完全夠用了。( 和 iPhone 一樣 )
相機算法中搭載了 α 系列才會有的眼部對焦( 其他手機基本都是臉部對焦 ),鎖焦的體驗一脈相承。
可同樣,内置相機軟件的算法一直都不是索尼的強項,托尼拍了三張不同焦段的樣張,放在下面大家感受下。。。
廣角端( ×1 )
超廣角端 ( ×0.6 )
長焦端 ( ×2 )
三個焦段覆蓋了近景、中景、遠景,基本能滿足手機相機在日常生活中的拍攝需求。
除此之外,索尼這次主推的電影大師 App 直接搬來了專業電影機的操作界面,在影像拍攝上提升到了電影級别。
在電影大師中可以切換不同的電影濾鏡進行拍攝,像強/藍100 就有點重慶森林的味道。
托尼最喜歡的濾鏡不透明/藍 60 黃 60 就接近傳統電影的調色了,更接近膠片攝影機的質感。
當然,你還可以設置對焦的位置,在攝影中做一些近景和遠景的切換,如絲般順滑~
對于沒有電影拍攝需求的人來說,電影大師在平時也能作為一個很不錯的影像 App 來使用。
遊戲方面,王者榮耀團戰流暢,沒有卡頓,操作上需要習慣一下 21:9 的屏幕,左右視野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遊戲過程穩定 60 幀左右,發熱在可控制範圍内,一局遊戲下來掉電 8% 左右,符合主流旗艦機的标準。
讓人頭疼的系統優化方面,國行的索尼手機基本沒做什麼本地化的軟件。( 有優化反而會讓人意外 )
應用市場用的是騰訊的應用寶,輸入法和語音助手用的是百度,其餘像負一屏的優化是完全沒有。
托尼站在非專業索粉的角度不得不說,索尼國行機有條件刷谷歌框架該刷還是要刷啊,使用體驗能上升一個大台階。
交互上,側感手勢操作是索尼在系統上為數不多的亮點,雙擊呼出常用應用。
側邊下滑或上滑( 可設置 )返回上一個頁面,操作上潇灑且前衛。
手勢裡還有一個熄屏擡手照相的操作,對于抓拍黨來說算是福音了。
至于其他的,托尼實在不忍再說,還是和人家三星老師好好學習一下,本地化之路任重道遠啊。。。
最後托尼想聊聊大法手機現在面臨的問題。
曾幾何時,索尼手機能在安卓陣營中有着固定的一批擁趸,精緻的設計加上讓人驚歎的黑科技,買過的基本都說好。
時過境遷,随着這兩年國産手機的全面崛起,日系手機在市場上幾乎是消聲覓迹,像夏普、松下基本也都放棄了手機業務。
大法作為老牌的廠商,産品雖然一年一年的出,Xperia 系列也失去了早期的那種犀利。
早期索愛( 索尼愛立信 )時代,公司的決策還有歐美人的營銷思維,就算系統優化不咋地,價格還在能接受的範圍内,做出的産品十分受大衆的歡迎。
比如那時候的索愛 LT26 ,呼吸燈條的設計簡直驚豔,既耍了酷,又接地氣。
前兩年的 Xperia XZ Preminm 鏡面版給人帶來的不隻是驚豔,還有一種 “ 原來手機還能做成這樣配色 ” 的感歎,人們願意多花錢為它的設計買單。
今年的 21:9 帶魚屏同樣驚豔,但橫向比較其他手機時,這錢花的就沒那麼心甘情願了。
在競争激烈的國内市場,想要靠情懷和信仰占據一席之地,實在是太難了。用戶買手機的需求永遠是 “ 功能大于設計 ” ,畢竟手機買來是要用的,不是買來當花瓶擺設的。( 老羅的錘子其實功能和設計都做到了,死在了品控上。 )
不單單是中國,日本本土市場也沒有牌面。。。
近兩年索尼收回愛立信的股份之後,雖然說設計水準一直在線,但僅憑設計,并無法改變略顯古闆的市場定位。
不斷在喊的 One Sony 口号這兩年似乎有了一些動作,某些原本隻會出現在電視、相機上的技術慢慢轉移到了手機上。
這個過程,說不定讓原本就處于技術下遊的索尼移動部門多多少少需要看其他強勢部門的臉色。
高高在上的手機價格似乎有弦外之音——這手機做出來是為了給友商看的。
“ 哦,原來這東西也能搭載在手機上面?我們要不找索尼合作吧!”
正如發布會上所提到的,“ 集中優勢黑科技,奉獻更好的産品給大家 ”,托尼和所有索粉一樣,希望這個過程能來的更快一點。。。
而親愛的索粉,始終無怨無悔。。。
想買到适合自己的手機、電腦、數碼産品?想學到最好用的玩機技巧?想獲取最新的科技時訊?
——那就趕緊關注我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