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納木錯極淨純藍

納木錯極淨純藍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5 02:17:57

納木錯極淨純藍(Alog娜一次援藏)1

點擊音頻 一起來聽↓

我是記者,我驕傲

11月8日是記者節,是新聞工作者們普天同慶的日子。對于我而言,與其說這是一個節日,不如說這是一份提醒,它提醒着我不忘初心,牢記一名新聞工作者的使命。

我的父親就是一名記者。從小耳濡目染,讓我對新聞行業充滿了向往。每天認識不同的人,每天經曆新鮮的事兒,親身參與到一個個重大新聞事件的報道中,該是多麼精彩的生活啊。

如今,我進入新華社工作已經十年有餘。十多年的曆練,讓我更加懂得了“記者”二字背後的含義——那不隻是人前的光鮮,更是背後的努力。而在高原地區,這還意味着對體力、腦力的極限挑戰和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敢和堅持。

納木錯極淨純藍(Alog娜一次援藏)2

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深處——格拉丹東冰山群,冰川林立,白雪茫茫,是人類活動的“生命禁區”。新華社記者 司源 攝

10月底,我随中科院青藏所、西藏自治區生态環境監測中心的環保科研人員一道,赴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深處——格拉丹東冰山群,為的是給它做一次全面的“身體檢查”。

之前聽有同事說,在西藏采訪就是“出生入死”,我不以為然。

格拉丹東位于西藏那曲,地處無人區。這裡海拔高,常年被冰雪覆蓋,氧氣稀薄,溫度極低。

第一天早上,一路颠簸了近4個小時,我們一行抵達雀莫錯。雀莫錯是位于長江源頭區域的一個較大的湖泊。當天,中科院青藏所的專家們需要在湖中心取水樣。站在湖邊,風特别大,陽光刺到睜不開眼。通過反複溝通,我們争取到了和專家一起上船采樣的機會。為什麼要上湖?在湖邊出個鏡不香嗎?因為我始終相信,要拍到生動的一手資料,那就得離得足夠近。

納木錯極淨純藍(Alog娜一次援藏)3

位于長江源頭區域的雀莫錯,海拔4980米。我和科研人員乘坐橡膠艇前往湖中心采樣途中,頂着風浪出境報道。紫外線非常強烈,我們都需要戴上墨鏡保護眼睛。新華社記者 孫陽 攝

風浪中,橡膠艇駛進雀莫錯湖心。小小的橡膠艇非常簡陋狹窄,三位中科院專家和我們兩名記者共五人擠着坐在船沿上,腳都伸展不開。暈船,風浪這些全都顧不得了。我一隻手拿着麥克,一隻手緊緊攥住橡膠艇的邊緣,抓緊一切時間采訪。

現場聲:記者在雀莫錯采訪

大家好,我是新華社記者董琳娜,我現在是在青藏高原格拉丹東的雀莫錯上。這裡的海拔是5000米左右,現在戶外的溫度是零下10攝氏度左右。科研人員是要采雀莫錯的水樣。我們在12點之前要把水樣采完,否則風浪會非常大,給我們的工作帶來非常大的困難。

說不害怕那是假的,我時刻準備着被大浪拍進湖裡去。心裡想着,反正有救生衣,就算真掉湖裡了,也不至于淹死吧,頂多冷點兒!後來,我把這個想法告訴同行的專家時,他們搖着頭說,真掉下去可不得了。這個氣溫可是會凍死人的。

納木錯極淨純藍(Alog娜一次援藏)4

我和同事在雀莫錯中央采訪中科院青藏研究所專家。他們在湖中心取水樣。新華社記者 司源 攝

就這樣,零下11度,在海拔4980米的雀莫錯中心,我們工作了将近一個半小時。上岸時我和同事下半身的衣服從外到内全部濕透。荒郊野外,沒有任何取暖設備,隻有借助純天然的太陽能曬幹了。

夜晚,海拔5300米的宿營地,大家睡帳篷打地鋪,吃着方便面,熱火朝天地總結一天的工作,做着第二天的規劃。

納木錯極淨純藍(Alog娜一次援藏)5

完成了當天的采樣任務後,環保工作者們在帳篷内借着昏暗的燈光細化第二天的工作内容。新華社記者 孫陽 攝

真冷!外面呼呼刮着風,還不時有狼叫聲傳入耳中,爐子裡的牛糞一會兒就燃盡了,整個房子立馬凍到不行。我們一個個裹着睡袋,戴着棉帽,除了臉蛋,哪兒也不敢露出來。半夜,我忽然被一陣疼痛驚醒,心髒像揪在了一起,頓時喘不上氣來。我大口大口地深呼吸,一動不敢動。大腦飛速運轉,定位着速效救心丸的具體位置。那一刻,各種奇怪的想法從腦海中飛過。好一會兒,疼痛感才慢慢消失了。

納木錯極淨純藍(Alog娜一次援藏)6

格拉丹東位于西藏那曲,地處無人區。這裡海拔高,常年被冰雪覆蓋,氧氣稀薄,溫度極低。宿營地海拔5300米,我們時常感到胸悶缺氧,得靠吸氧緩解症狀。新華社記者 孫陽 攝

納木錯極淨純藍(Alog娜一次援藏)7

我們在宿營地的主食之一——爐火烤的小土豆。新華社記者 董琳娜 攝

第二天一早,我們吃完爐火烤的小土豆,喝了杯用長江水煮的清茶,就又精神抖擻地出發了。目的地海拔5380米的姜根迪如冰川。

那段日子,我們每天在戶外一待就是十幾個小時。腿上、身上貼着暖寶寶,一整天仍然像個冰塊人!

細數進藏的這些日子,大多數時間幾乎都是“在路上”。登上“世界屋脊的屋脊”——阿裡,深入邊境一線調研采訪;爬上海拔5860米的夏讓拉山口做出鏡報道;進入“雪域孤島”——楚魯松傑;深入羌塘無人區調研野生動物保護狀況;翻山越嶺追火車,報道西藏首條電氣化鐵路開通……

納木錯極淨純藍(Alog娜一次援藏)8

今年9月底,我與同事陳尚才在海拔5860米的夏讓拉山口做出鏡報道。新華社記者 格桑朗傑 攝

其實不隻是我這樣,周圍的每一位同事都是以這樣的節奏在工作。西藏高寒缺氧,但卻是新聞的“寶庫”,也是新聞記者踐行“四力”的熱土。

這些可愛的小夥伴們,都有一顆火熱的心,有執着的使命感,有追求完美的“強迫症”。他們會為了一個細節打破砂鍋問到底;為了一個人物不辭辛苦,長期跟拍;為了一個故事長途跋涉,不遠萬裡。

2021年春節期間,新華社記者頂着風雪,冒着嚴寒,克服低壓低氧帶來的身體不适,來到藏北草原,跟随“流動法庭”在平均海拔超過4700米的羌塘草原上“流動”;跟随“野保員”在“人類生命的禁區”“放牧”;跟随公路養護隊在早上6點、零下30度的天氣裡,到離縣城上百公裡外的地方保通冰雪路面。

納木錯極淨純藍(Alog娜一次援藏)9

羌塘草原,平均海拔超過4700米。由于自然條件惡劣,這裡被稱為“人類生命的禁區”,但卻是野生動物的樂園。記者穿過羌塘草原,路遇一群藏羚羊。新華社記者 董琳娜 攝

阿裡地區劄達縣楚魯松傑鄉,距離劄達縣城313公裡。這段路,越野車需要在深山裡開7個小時,翻越4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2018年11月,新華社記者赴楚魯松傑蹲點調研。大雪封山,一封就是半年。偏頭疼、拉肚子、流鼻血,臉被紫外線燒灼出一條一條痕……在極端艱苦的環境中,他走訪了全鄉70餘戶人家,夜宿牧民家12次,采寫了近20篇稿件。

2018年9月,新華社西藏分社派出7人小分隊,深入阿裡地區開展專題采訪調研,行程5000餘公裡。調研中,記者了解到楚松村“四代房”的故事。從漆黑的土坯房到危舊的土木房、磚石房,再到新建的獨家院,他們真切感受到西藏翻天覆地的變化。根據這次采訪,他們推出了《西藏阿裡楚松村“四代房”:中國邊陲巨變的縮微影像》等全媒體報道。

納木錯極淨純藍(Alog娜一次援藏)10

楚松村“四代房”拼圖。左上圖的土坯房是“第一代”,右上圖的土木房是“第二代”,“第三代”是左下圖的磚石房,右下圖是嶄新的兩層獨家院落,為“第四代”。新華社記者 董琳娜 攝

從全國海拔最高縣那曲市雙湖縣、海拔最高鄉普瑪江塘鄉、海拔最高氣象站安多氣象站、人口最少鄉玉麥鄉,到中印邊境的典角村、楚松村,一些過去從未有記者抵達的地方都有了新華社記者的足迹。

從1931年成立至今,90載歲月,對于個人來講已是耄耋老人,但對于一個正在成長中的通訊社來講卻正當壯年,大有可為。90年的奮鬥,90年的曆練,新華社從窯洞通訊社向努力建成國際一流新型全媒體機構邁進。在新華社誕生90年之際,重溫這些傳統和經驗,并将其發揚光大,代代相傳,是我們新一代新華社記者的光榮使命。

時代總是無聲地抛出問題,總有人用行動擲地有聲地回答。

一代又一代的新華人,追尋着前輩們的足迹,以新華之名,見證曆史、記錄時代。

從江西瑞金到北京宣武門西大街57号,

從茅屋到鉛筆樓,

從瞿秋白到邵雲環,

從《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到《登上地球之巅》,

從“新華社電”到“我是新華社記者……”

從你,到我。

納木錯極淨純藍(Alog娜一次援藏)11

新華社新聞大廈。秦燦 攝

出品人:孫志平、沈虹冰

制片人:幸培瑜、羅布次仁、羅博

策劃:吳炜玲、曹健

統籌:韓曦樂、張京品、董琳娜

記者:董琳娜、孫陽

編導:趙世芸

海報:張宸、丹增努布、旦增尼瑪曲珠

制作:新華FM工作室

新華社音視頻部 西藏分社

聯合出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