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三歲的小明家裡早餐桌都會出現雞蛋,但這天小明奶奶的到來讓原本平靜的餐桌變的不再平靜。原因竟在每天都吃的雞蛋上,原來這天小明奶奶因為她聽别人說溏心蛋的營養價值更高,所以早早起床想着給孫子煮幾個溏心蛋。
但是小明的媽媽在早上起來看到溏心蛋時卻說:“媽,不能吃溏心蛋,因為溏心蛋有細菌,吃了對身體不好,還可能中毒。”但是小明奶奶怎麼可能會同意這一觀點,她們就這一個問題各執一詞,讓小明和爸爸左右為難。
這不正好小明來醫院做入園體檢,小明媽媽和奶奶找到我問:“醫生,小孩子可以吃溏心蛋嗎?溏心蛋營養價值高不?”我看着她們那迫切想知道答案的眼神,就讓她們先坐下,接着回答她們說:“溏心蛋中确實有細菌,長期吃可能會造成機體感染。”
聽到這小明奶奶說:“怎麼會啊,好多人都說溏心蛋有營養,怎麼會有細菌嘞?”
我給她解釋道:“這都是人們對于雞蛋的錯誤認識,認為溏心蛋有營養,但事實并不是這樣。并且大家對于雞蛋的認識誤區也不止溏心蛋這一種。”
最後我詳細給她們解釋溏心蛋為什麼會有細菌,以及孩子正确吃雞蛋的幾個問題。她們在聽完解釋後表示,原來一個小小的雞蛋還有這麼多學問。
相信生活中很多人對溏心蛋的認識都是營養價值高,但今天通過這篇文章,王醫生要告訴大家關于生活中最常見到的雞蛋的幾個錯誤認識,以及孩子吃雞蛋的幾個問題。
一、溏心蛋會中毒?溏心蛋到底能不能吃?雞蛋是我們生活中都會接觸到的一種食物,會頻繁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因此大家對于雞蛋的做法及吃法就各不相同。正因如此于大家對雞蛋的做法吃法不同,也就會有人提出溏心蛋吃了會中毒,那這一說法是否正确以及溏心蛋到底能不能吃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講的問題。
雞屬于卵生的鳥類動物,而鳥類動物的生理結構比哺乳動物落後,它們的生殖和排洩系統沒有完全分開,需要經過同一個出口。這也就導緻各種緻病菌可以從雞屁股一路逆行進入其體内,也包括雞的輸卵管,因此雞蛋不僅外面會帶有細菌,可能雞蛋内部也會被污染。
除此之外,如果雞所食的飼料、水及養殖環境有病原菌,都會感染雞本身,進而污染雞蛋。雞蛋在儲存過程中,随着時間的推移,外部細菌也可能會通過雞蛋殼上的小孔侵入雞蛋内部。
雞蛋中最常見的緻病菌是沙門菌,而這一病原菌是一種引起人類腹瀉症狀的緻病菌屬,非常常見。
多數病人在感染後會出現腹瀉、腹痛、發熱等食物中毒症狀。
沙門菌不耐高溫在70℃以上的高溫中煮5-6分鐘就能被全部殺死,但在半熟的溏心蛋中,細菌沒有被全部消滅,再加上兒童免疫系統發育不全,感染的風險更高,所以溏心蛋不适合兒童食用。此外,對于免疫力較低的老年人也不建議食用。
但是經過巴氏殺菌的半生雞蛋可以食用。現在很多牛奶都使用巴氏殺菌,這是一種更好保存食物方式,就是用相對低的溫度将食物内所存細菌殺滅。這也就是日本“溫泉蛋”使用原理,所以這種半生雞蛋可以食用。
經過巴氏殺菌的雞蛋也不是完全無菌,因此也需要冷凍和冷藏保存。但是要特别強調,沒有經過巴氏殺菌的半生溏心蛋是不建議食用的。
綜上所述,溏心蛋不建議食用,因為雞蛋内部可能存在細菌,隻有經過高溫殺菌才能保證雞蛋内的病原菌被清除,保障健康食用。生活中對于雞蛋的一些常識性認識,可能也存在錯誤,下邊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二、吃雞蛋的幾個誤區,你知道嗎?1.土雞蛋比洋雞蛋更有營養
在萬千老一輩的觀念中認為土雞沒有喂養飼料,是在自然環境中散養,因此土雞下的蛋要比洋雞蛋有營養。但事實真是這樣嗎?研究顯示土雞蛋的膽固醇含量是洋雞蛋的2.3倍左右,這說明土雞蛋的膽固醇含量高。
因土雞吃的是小草、蟲等天然食物,所以土雞蛋所含微量元素及礦物質肯定要比經專門喂養配方飼料的洋雞蛋少。經此看來土雞蛋與洋雞蛋各有優勢,沒有誰比誰更有營養。
但是不同的人群可以選擇不同的雞蛋食用,如嬰幼兒、青少年需要攝入更多維生素能量,更适合食用土雞蛋;而存在膽固醇高的人就更适合選擇洋雞蛋。
2.蛋黃膽固醇高患者不能吃
相對于蛋清而言,蛋黃的營養價值更高,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多種脂溶性維生素、不飽和脂肪酸,并且蛋黃中還含有可降低膽固醇的卵磷脂,可以幫助人體自動調節膽固醇水平。
所以普通人适量吃一些雞蛋有益無害,兒童吃蛋黃還能促進大腦、骨骼的發育,有利于身體成長。對于高脂血症的患者來說,每天确實要減少雞蛋的攝入,但是完全不吃也沒有必要,建議每天吃半個蛋黃。
3.蛋黃顔色越深越有營養
蛋黃的顔色取決于雞所吃的食物種類,戶外散養的雞所攝入食物各種各樣,有蔬菜、蟲子、野草等,再加上生殖環境的影響,蛋黃顔色也就有很大區别。因此并不是大家認為的蛋黃顔色越深營養物質越高。
綜上所述,就是大家對于雞蛋的幾個誤區,希望通過這些科普讓大家對雞蛋有個全面認識,正确認識雞蛋。
孩子是家庭的寶貝,他們的衣食住行都牽動着家長朋友。尤其是在飲食方面,家長們格外注意,因此孩子在吃雞蛋方面的這幾個問題大家一定要清楚。
1.感冒不能吃雞蛋
很多老人認為“感冒發燒的孩子不能吃雞蛋”,是因為吃雞蛋會升高體溫,但是這種說法并沒有科學依據。吃雞蛋發熱的現象是屬于食物的熱效應,是身體消化吸收營養物質後引起能量消耗增加的正常現象。這種“升溫”不會加重病情發展。
患兒在發熱期間缺少蛋白質及維生素食物,才會影響康複。所以,在孩子生病期間應該适量補充雞蛋,來滿足機體所需的營養物質。
2.幼兒吃蛋黃要加入配方奶
很多寶媽認為嬰幼兒在吃蛋黃時要加在配方奶中,這樣可以提高寶寶接受能力,然而蛋黃并不建議加入配方奶中喂養,要用勺子喂,因為吃蛋黃與喝奶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吞咽方式。
寶寶添加輔食後,要逐漸通過糊狀、泥狀、碎渣狀食物鍛煉寶寶的吞咽、咀嚼能力。所以不建議蛋黃加入配方奶中喂養。
3.寶寶什麼時候可以吃雞蛋
在6個月左右的寶寶就要通過添加輔食來達到機體所需營養物質,當寶寶7個月左右時,可以逐漸添加蛋黃,由少到多。将雞蛋煮熟之後取出蛋黃,剛開始每天喂養1/6-1/4個蛋黃。
喂養後要注意觀察寶寶情況,如有腹瀉、消化不良等要先停止喂養,等調整後再慢慢添加;如果寶寶出現嚴重反應就說明對雞蛋過敏,不能再繼續食用。
綜上所述,就是寶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常見喂養雞蛋的幾個問題,大家一定要清楚這些問題的誤區。#健康真知筆記#
參考文獻:
[1]饒志勇.雞蛋,你每天都吃對了嗎[J].祝您健康,2020(12):36-38.
[2]鐘凱.溏心蛋到底能不能吃[J].生命與災害,2019(11):36-37.
[3]康媽.寶媽最關心的幾個吃雞蛋問題[J].江蘇衛生保健,2019(11):33.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