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前2天發生了一件事,
讓我想和大家分享下這篇文章。
暑假,熊孩子是不是有點鬧心,
孩子總是黏上了手機、ipad啥的,
我這熊孩子就是,天天捧着ipad看,
不給打遊戲還和我搶,
氣的我啊,扔給了他………
結果用力過猛,砸到眼睛,青了一大塊,
雖然當時滿腔怒火,但立刻被熄滅了,吓死我了。
(不過,馬上就要開學了,是不是很嗨森啊!嘻嘻!)
在這個突然的瞬間,
大家都知道要給敷敷,
那這種情況到底是熱敷,還是冰敷好?
對孩子的受傷恢複很關鍵!
下面就請我的兒科醫生朋友,
給大家說清楚,有些可能普通理解都是不對的,
在緊急時刻,大家都能夠做出正确的選擇,正确的處理,不耽誤傷情。
01
24小時内冷敷,超24小時熱敷?
如果你還認為是這樣,請往下看。
其實跟這類似的,還有一種說法:24小時内冷敷,48小時之後熱敷。可以說,這個隻能作為大概依據,但不能一概而論。
因為損傷的嚴重程度、受傷的部位、傷害的恢複程度都會有所差異,有些嚴重的撞傷,紅、腫、熱、痛的炎症甚至會持續2-3天以上,如果此時熱敷就可能加重症狀。
02
冰敷還是熱敷,
真正取決于這個點!
那就是:急性損傷or慢性損傷
這也是損傷的2種情況,下面具體來看看。
急性損傷
啥叫急性?就是突發的外傷引起的損傷,就是那種會立即引起疼痛的。如:
√跌倒、摔傷
√扭傷、肌肉拉傷
√直接撞擊(我寶貝的眼睛就屬于這種)
√輕微刀傷
√流鼻血
正确措施:應立即冷敷。
因為:冷敷會刺激血管收縮,為的是緩解出血腫脹,止血消腫,減少疼痛。
所以孩子日常中的跌打損傷大部分都屬于這種急性損傷,需要立即冷敷,而網上傳的:拿個雞蛋熱敷是不可取的。
那麼,急性損傷超24小時/48小時就要熱敷嗎?
答案:當然不是。
最好的辦法就是冷熱交替,10分鐘冷敷,10分鐘熱敷。
但這裡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損傷出血得到了控制,後續也未發生炎症。
如果不符合這個條件,進行熱敷,不僅會很疼,還可能加重症狀。
那如何判斷就變得很重要了,
大家都并非專業人士,
在這裡提供一個簡單的判斷方法:
患處若還有“紅、腫、熱、痛”的急性期炎症反應,則繼續給予冰敷。
若難以判斷,最保險的辦法,就是繼續間隔冷敷,并随時觀察。
所以說急性損傷應在早期,
即24小時内進行冰敷,
至于什麼時候熱敷,
還得看具體情況!
慢性損傷
啥叫慢性?就是那種因肌體長時間反複勞損和受到過度使用而緩慢起病的損傷,如
√腰酸背疼
√關節炎
√頸部酸痛
√風濕
可以理解為:老損!
當然,急性損傷沒有及時治療或者治療不當,也有可能發展為慢性損傷,所以急性損傷時就更有必要正确處理。
正确措施:通常使用熱敷。
熱敷的作用就是刺激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減少疼痛,加快自愈。
這個很好理解,也就沒有24小時前還是後冷敷,還是熱敷的問題了。
所以孩子如果經常說肩膀疼,脖子疼的,那一定要采取熱敷進行緩解。
03
知道冷敷熱敷後,
怎麼敷也是個問題!
1.拿什麼敷?
冷敷:冰袋或濕毛巾、自來水(夏季)。
熱敷:暖袋或熱毛巾、熱瓶子。
2.溫度怎樣最好?
沒有很具體的數據,注意别凍傷或熱灼傷。
如果是冰袋或者冰塊,以及熱水袋、熱水瓶,水溫高的話,建議用薄毛巾包裹後敷。
3.每次敷多長時間合适?
不管冷敷還是熱敷,時間大約是10~30分鐘。
脂肪少的部位,最好别太久,如眼睛、腳踝、膝蓋、手肘。
脂肪多的部位,時間可以長一點,如大腿、臀部。
4.燙傷、灼傷可以用冰敷嗎?
千萬不要,否則會加重皮膚損傷。
正确的做法有2種:
1. 立即用自來水沖洗,不超過10分鐘,以免軟化患處皮膚。
2. 立即用冷毛巾冷敷患處,直到疼痛緩解,也不應超30分鐘。
寫在最後:
今天的分享大家都明白了嗎,以上冷敷和熱敷的原則,大人孩子都适用。
當然,最希望的還是:沒有損傷!
如果您覺得今天你漲知識,可以點贊,讓我們知道您需要這類的文章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