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号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認識升》。
新課标指出: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适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今天我将貫徹這一理念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本節課選自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的《認識升》。這部分内容主要是讓學生直觀認識容量以及容量單位升。這是在學生認識了長度、質量、時間、面積等計量單位以及它們之間進率的基礎上,認識的又一類量,對豐富學生認識量及其計量單位是十分有益的。本節課的學習,也為學生提供了很多的生活經驗。
二、說學情
接下來談談學生的實際情況。新課标指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所以要成為符合新課标要求的教師,深入了解所面對的學生可以說是必修課。本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也能做出簡單的邏輯推理,而且在生活中也為本節課積累了很多經驗。所以,充分利用學生的經驗進行講授。
三、說教學目标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以及對學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維教學目标:
(一)知識與技能
通過觀察、操作和比較等活動,初步認識容量的含義,認識容量單位升,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觀念。
(二)過程與方法
在認識容量及其計量單位“升”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觀察、比較、估計的能力,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情感、态度與價值觀
在操作和實驗等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 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說教學重難點
我認為一節好的數學課,從教學内容上說一定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而教學重點的确立與我本節課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麼根據授課内容可以确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容量單位升,形成1升的容量觀念。教學難點是:感知1升有多大。
五、說教法和學法
數學課标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節課我準備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歸納總結的學習方法,使教法和學法和諧地統一在“以學生發展為本”這一教育目标之中。
六、說教學過程
下面我将重點談談我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新課導入
首先是導入環節,我利用多媒體進行導入。
引導學生觀察一些飲料瓶、罐等物品。提問:從商标紙上,你知道這些飲料瓶(罐)原來裝了多少飲料嗎?
追問: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這代表的是什麼呢?
引出課題《認識升》。
這樣的設計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利用學生比較熟悉的飲料瓶、罐等物品,通過交流切入新課學習,自然貼切,活潑生動。
(二)新知探索
接下來是教學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環節,我主要采用講解法、小組合作、啟發法等。
首先是認識容量。
出示兩個大小明顯不同的玻璃杯和兩個大小相近的冷水壺。先讓學生比較兩個玻璃杯,說說哪一個能盛的水多一些,哪一個能盛的水少一些。
通過學生的觀察以及彙報,講解:兩個玻璃杯,如果某個玻璃杯能盛的水多一些,我們就說這個玻璃杯的容量比較大;如果某個玻璃杯能盛的水少一些,我們就說這個玻璃杯的容量比較小。
再讓學生觀察兩個冷水壺。
提問:你能看出哪個冷水壺的容量大一些嗎?
讓學生進行讨論:用什麼辦法能比較出哪個冷水壺的容量大一些呢?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我會進行演示:把其中一個冷水壺裝滿橙汁,倒人另一個冷水壺。
提問:你發現哪個冷水壺的容量大,哪個冷水壺的容量小?你是怎樣想的?能再找出兩個容器并比較它們容量的大小嗎?
通過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說明:容器的容量是有大小的。
接下來讓學生觀察自己小組裡的冷水壺,指出各組冷水壺的大小相同。
提問:你知道這個冷水壺的容量是多少嗎?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說明它的容量?
啟發學生用紙杯量一量,看看能盛多少杯。
學生用自己小組的杯子動手測量,并交流測量的過程和結果。發現各小組倒的杯數是不一樣的。
追問:同樣大的冷水壺,裡面裝了同樣多的橙汁,各小組倒的杯數為什麼會不一樣呢?有什麼辦法解決這樣的問題?
說明:為了準确計量容量的多少,要用統一的容量單位。從而引出認識容量單位“升”
出示例2的情境圖,提問:觀察這裡的一幅圖,想一想這些瓶、罐或桶分别是用來裝什麼的?水、油、飲料等物體都是液體,計量這些液體都是用什麼作單位的?
學生比較容易發現,上面都是寫的“升”或者“L”。
提問:你在哪裡還見過“升”?能舉出一些例子來嗎?
通過學生對生活的舉例,加深對升的理解,從而指出:計量水、油、飲料等液體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單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接下來是認識1升有多少。培養學生的數感。
提問:你知道1升有多少嗎?
出示1升的量杯讓學生觀察,并說明相應刻度線表示的含義。并出示棱長是1分米的正方體容器,從裡面分别量出正方體容器每條棱的長度。
我會進行演示:在量杯裡裝1升水,再把水全部倒入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容器裡。
提問:你發現了什麼?從而指出:從裡面量,每條邊長度都是1分米的正方體容器的容量是1升。
從學生身邊常見的容器入手,通過觀察發現升是常用的容量單位,再通過操作和演示、觀察和比較,感知1升有多少,初步建立1升的容量觀念。這樣,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
(三)課堂練習
接下來是鞏固提高環節。
出示盛有1升水的量杯和一個空的紙杯,從量杯裡倒出一杯水,讓學生看看倒出一杯水後,量杯裡的水少了多少,再估計把1升水倒入這樣的紙杯中,大約能倒幾杯。
找同學演示把1升水倒入紙杯的過程,并說說上面的估計對不對。
鞏固練習,針對本課的教學重點展開,突出了學習重點。
(四)小結作業
在課程的最後我會提問:今天有什麼收獲?
本節課的課後作業我設計為:練一練。
通過這樣的設計,既能夠進一步掌握學生對于本節課的掌握情況,還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七、說闆書設計
我的闆書設計遵循簡潔明了突出重點部分,以下是我的闆書設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