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亞飛,是威海大光華國際學校的一名小學語文老師。
時光荏苒,從09至19年,她已經在學校工作了整整十年。
這十年,她見證了大光華一路走向興盛,大光華也見證了她從幼稚走向成熟,在這裡她遇見了最好的自己!
初成長:堅定工作信念
04年畢業後,常亞飛先是在河南老家開封工作了5年,2009年她跟随老公随軍到威海,9月份應聘到大光華小學部,任語文學科。
“那時候小學不足百人,班上隻有十幾個孩子,每周上幾節語文課,就是我全部的工作,沒有任何工作壓力可言。”常亞飛說。
第一次遠離家鄉,親人朋友不在身邊,學校又在農村,使原本無趣的生活顯得更加沉悶無聊。就在這時,她懷孕了,可是由于雙方老人都不能來給她看孩子,她隻能抱着孩子來跟校長辭職。
在校長面前,她哭得稀裡嘩啦,面對她的境遇,校長不僅安慰了她,也點醒了她,工作是一個人社會價值的體現,但是長時間不工作,圍着柴米油鹽,漸漸地就會沒了見識,沒了眼界,這樣的媽媽怎能給自己的孩子做榜樣呢?
“既然選擇了夢想,又怎能怕風雨兼程?班級學生還在等着你,你的才華應該用在學生身上!”常亞飛說,痛定思痛後,她決定花錢請一個保姆來看孩子,同時又義無反顧的回歸班級。)從
普通到卓越,做不斷成長的老師
有信念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
堅定不辭職的信心後,常亞飛的心态穩定多了,她決定要在語文專業領域有所突破。
她不僅經常利用寒暑假及休息時間,去網上聽專家們的講課,而且把他們的課搬進自己的課堂,研究 如何增強課堂趣味性、如何指導書寫、如何在語文課上提升思維、如何挖掘教材的語用訓練點、如何進行讀寫結合。
校長看到了她的變化和進步,把四年級語文教研的工作交給了她,在工作中,她更積極地帶領老師們進行作文教學的系統研究,交流讀書收獲、進行現場教學設計、模拟上課場景,共同研讨、改進提升、碰撞智慧,她們組織成立了學生的寫作社團、閱讀社團、書法社團,并且區、市比賽屢次獲獎。
所有的驚豔都來自于長久的準備,困難就像一朵烏雲,雖然擋住了陽光,但也醞釀了雨水讓你成長。
有的人會在放聲痛哭後,擦幹淚水,選擇堅持,繼續前行,成就了優秀和成功;而那些無法堅持的人卻在一次次放棄和退縮中,終歸失敗和落寞。現在回想自己的坎坷經曆,常亞飛說很慶幸自己的堅守和選擇。
一個好老師的理想信念可以影響一群孩子的未來,一批好老師的理想信念可以影響一所學校的發展,所有好老師的理想信念可以成就一個國家的繁榮和民族的振興。
“我将一如既往堅守自己的教育夢想和信念,不負學生、不負青春、不負己!”常亞飛笑着說。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作為英語學科的老師,劉洋将自己對工作的熱情都澆鑄到了教學工作的點點滴滴中,她把對學生的愛化作對學生的一片熱心,不僅讓學生愛上了英語這個學科,同時在這個學科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讓孩子找到學習自信 點燃孩子學習熱情
回想畢業時接手的那批學生,一路走來,劉洋百感交集。
“提問單詞,不會背。好!那我們從最基本的學習開始。背!領着背,提問着背,自行背,上課背,下課背,辦公室背,走廊背,哄着背,吓唬着背,最終背單詞的任務大功告成。”劉洋苦笑着說。
單詞背完了,總得開始做題了,結果,學生針對做題的方法,如何找到正确答案的過程全然不知。
沒辦法,劉洋隻好從頭講每個時态的用法,講每個詞性的用法。面對這樣的學生時,劉洋感覺特别無奈特别迷茫,講了幾遍的題,孩子們還是不會做。
終于,她開始發火,咆哮,抱怨,可她發現當她以這樣的狀态工作時,學生的狀态就更糟糕。
劉洋及時調整心态,調整講課的方式,以微笑來面對孩子們,一遍講不會就再講一遍、講兩遍、講第三遍,直到明白為止。
上課的内容不圖多,隻圖精,所以她就在備課上下功夫。每一道練習題她都精挑細選,讓每一個練習題的點會涉及到很多方面,隻要講一個點,那孩子們就要就明白一個語言點的用法并且會用這個語言點來做題。
慢慢的,孩子們找到了學習英語的自信,也慢慢的跟上她課堂的節奏。一個月後成績初有起色,趁熱打鐵,在班級中,她開始給學生做思想工作,讓他們重新燃起學習英語的希望,就是這種堅持和努力劉洋班級的英語成績穩步前進。
知識點編成順口溜 講方法教出好成績
對于教學,她總是先樹立明确的目标。
接手每一個班級時,她都會盯着成績單分析。隻要是定準的目标生,就常抓不懈。所以無論大考還是小考,班級成績的及格率、優秀率以及平均分和她制定的目标基本無差異。
劉洋認為目标可以使人看清方向、産生動力。在教學中劉洋喜歡做各地曆年的中考題,每年山東省各地的中考卷子她都會做一遍,和威海地區的中考題綜合比較,為教學打基礎。
英語這門學科是一個知識點比較零碎的學科,面對這樣零散的知識點怎麼辦呢?劉洋把難背的知識點編成順口溜,并且不斷地琢磨,針對學生的易錯點和不同題型也總結了一套自己的做題方法,比如:動詞填空、選詞填空和作文。大多數的學生對于這三種題型的做題方法是全然不知的,完全就是靠翻譯。但中考中,大部分的句子對于中等水平的學生來說是完全翻譯不通的,于是學生們就又開始亂做一氣,要想得分,就要知道出題老師的意圖是什麼?那麼動詞填空考的是非謂語動詞和時态,而選詞填空考的是詞性,那這兩種題型就要靠我們的語法來做。
通過研究中考題中作文的例文,劉洋也總結了一套自己的寫作方法,從效果上看學生們對劉洋的方法是比較認可的,掌握方法以後,學生們在這三種類型題中的得分穩步提高。
點滴的教學行為築就了不斷進步的成績。劉洋任教的兩個班級,一個月後,平均分别提高了2.6分和3.8分;半年後,分别提高了5.6分和7.8分;最終在19年中考,她任教兩個班級的英語成績取得了全區第四名的好成績。
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好老師的形象。做好老師,是每一個老師應該認真思考和探索的問題,也是每一個老師的理想和追求。
作為老師:讓學生愛上數學
數學,在學生的求學生涯中,一直是“地位穩固、姿态高冷”,就算學生耐得住“寂寞”,也不一定守得了“芳華”。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傾向。數學好的學生,充滿自信,課堂就是他們的舞台,他們喜歡解決問題的成就感;數學薄弱的學生,充滿期待,每一節課都是新的開始,他們希望得到改變自己的機會。
為了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為了拉近數學與學生的距離,在教學上李雪有意識的将一些重點知識步驟化,學生先把步驟理解學會,然後再套用步驟逐步解題,這也吻合着“先入格再出格”的教育教學規律,培養着學生從知識到能力的遷移。
得益于步驟化的反複訓練,漸漸地,李雪發現重點知識的正答率不斷攀升,所帶班級數學的平均分不斷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不斷加強,在不斷播散“興趣”種子的同時,所有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不斷增強,并且與她的距離不斷貼近,這時,她知道,數學教師的角色出演成功。
作為班主任:學生身上事 老師心上事
高爾基說:“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隻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面對一群聰明伶俐的高中生,他們具有很強的思維辨别能力,所以李雪一直保持着坦誠相待,隻有走進學生的心裡,才能更好地交流和溝通,隻有傾聽學生的呼聲,才能與學生思想産生共鳴,讓學生可以體會到師愛的溫暖。
班裡有個男生,英語科目相對薄弱,盡管已經非常努力,但考試的成績還是不太穩定,這很影響他的學習信心,李雪看出了他的苦惱和沮喪後和學生一起分析了近幾次的試卷,并且明确的告訴他,隻要克服内心對英語的恐懼,一定會戰勝自己。
為了見證他的不斷成長,李雪與他約定每一天都要背誦單詞和短文,都要回顧課上講解的内容,并負責檢查,放假也要通過微信彙報。
時間按分秒、日夜就這樣過去了,下一次的考試如期而至,當成績揭曉時,他興奮地跑到辦公室向李雪彙報,激動的聲音漸漸的變成了小聲的哭泣。
努力付出後的收獲是異常的甜美,也為他今後的道路上,種下“相信”的種子,開出“勝利”的花朵。
作為年級主任:德育、習慣、成績 一個都不落下
從高一開學的軍訓開始,李雪帶領整個高一級部的全體教師,從嚴抓學生德育工作開始,切實把學校的規章制度落實在學生的心裡,從規範學生的行為習慣開始,抓學業成績。
并召開級部全體學生大會,強調高中學習習慣的重要性,提醒學生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标,及早适應高中學習的緊張狀态,争取高考取得優異的成績。
學期中,她主抓學生的學習習慣的養成,課上應緊随老師的腳步,争取多聽多學多懂;考試時嚴抓學生的考風考紀,杜絕僥幸心理的違紀現象;同時對學生的校服穿着情況,儀容儀表、常規管理等工作嚴抓不懈,以良好的行為習慣輔助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級部工作在不走形式主義,不怕艱難困苦,立足學生實際的不斷落實中,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超額完成學校布置的各項指标,獲得了領導的認可,同時學生的成績也在不斷的提高,深受家長的信任。
作為一名老師,朱偉偉不僅僅教授學生知識,同時也關心着學生的衣食起居,像一名媽媽一樣關愛着每一個孩子。
“小Y”曾是朱偉偉班最棘手的學生,已經到了留校察看的程度。朱偉偉了解到“小Y”的成長背景比較曲折。此時,朱偉偉的兒子正在上幼兒園,跟那時的小Y差不多大,每次看到兒子,她就會想起“小Y”被吓得瑟瑟發抖的情景,這深深地刺痛了她。“母愛 責任心”油然而生,朱偉偉開始想盡辦法幫助他。
第一次進階——肯定優點
“你覺得自己是個怎樣的人?你的優點是什麼?”
“沒有優點,都是缺點。我是一個失敗的人,一直做錯事。”
“不對啊,我就看到了你的優點,你有很多朋友。他們都喜歡你。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你講義氣,對朋友從不小氣,從不欺負人。”
朱偉偉告訴“小Y”,人有一個好性格,能得到朋友認可,很重要。他隻是貪玩,管不住自己,但他應該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肯定優點,建立自我認同感,是個長期工程,不是一次談話就能解決的。班級分組,有的同學被剩下沒人搭夥兒,“小Y”都會說:“老師,讓他在我們組吧。”
這些善良的東西,平時觀察到的點滴,以及其他老師說到他的良好表現,朱偉偉都會一一記下,跟他聊天時,當面肯定他。正面強化,使他向着陽光的一面生長,使優點的星星之火得以燎原。
第二次進階——給予信任
對于自認為是“壞孩子”的人來說,信任彌足珍貴。而信任必須是适當的,不能過于沉重,不能讓他覺得承擔不起。
信任的起點,從小事着手。朱偉偉和“小Y”的信任起點是“不逃課”,就像小孩兒一樣,他們拉鈎約定。
朱偉偉還記得拉鈎時他羞澀的笑,他說:“我從來沒遇到過這樣的老師。”學生的感覺很敏銳,特别是從小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你接納了他,他才會跟你親近,才願聽你的話。
高二開學時,他提前到校,1米80的大小夥子,像個小孩一樣,一臉燦爛地跑進辦公室,蹲在她椅子旁邊,仰着臉說:“老師,我來了!”
雖然“小Y”在老師的幫助下努力成長,但17年的成長軌迹,不可能因為一點工作,就有180度大轉彎。果然“小Y”堅持了幾周後,又犯錯了。以前犯了錯,他都是倔強地仰着頭,白着眼,一副“我犯錯怎麼了?”的樣子。這次他低着頭,紅着臉,還發微信給朱偉偉:“對不起,給老師添麻煩了,我真沒臉!”這就是進步。
後來他再犯錯,朱偉偉已無需多言,隻給他一個幽怨的眼神就夠了。當他面露羞愧時,替他說出心聲,“你真的不想讓老師失望”。然後給他口訣,幫他設立障礙,“下次想做壞事時,想想老師的考核分,實在不行就先給老師打個電話……”。
如此從内到外幫他建立自控機制,他犯錯的頻率就越來越低了。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者需要“守望者”的精神。
第三次進階——強化願景
“你希望上大學嗎?”
“希望,但我去不了。”
“我知道你認真對待每節課很難,可以從認真對待每次考試開始。隻要你通過HSK5級,每次考試認真準備,就一定能上大學。”
于是,朱偉偉詳細得給他制定計劃,告訴他想過HSK5,應該每天背多少單詞,做多少題,考試時有哪些竅門兒得分……
朱偉偉還記得“小Y”HSK5級通過時,興奮地跟她分享喜悅,還記得他語文考試及格滿足的樣子。後來他的各科考試也都及格了,有的科目甚至80多分。當學習越來越好,他的自信、正向砝碼就更多了,再加上年齡的增長,他就變得更好了。
在朱偉偉看來,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教育方法也不一而足。教育理念是關鍵,“親其師方可信其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善意,就願意敞開心扉吐露心聲。老師了解得越多,也更能找到好的教育方法,這是良性循環。
“決定基礎教育的核心因素是良好的師生關系”,而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基石是老師的“仁愛之心”。朱偉偉說。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李孟霏陳乃彰)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