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上午,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中小學綜合實踐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擴大會議暨2022年年會在南京科技館順利召開。會議透露,為了響應“雙減”政策,專委會将積累儲備更多更好的師資資源,用以推動“課後三點半活動進校園”等活動,加強與昆蟲博物館、中山植物園、紅山動物園、南京科技館、南京夫子廟等科普文化場館的合作,開展寒假、暑假、周末遊學、研學活動。
現場,江蘇青科協領導為參會的58名委員頒發聘書。根據各個企業、學校和科普場館申請,經過江蘇青科協專委會商讨審定,本次大會授予童程童美、南京市金陵中學河西分校、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實驗初級中學、南京外國語學校方山分校、南京市玄武中等專業學校、南京科技館、南京紅山動物園、南京中山植物園、南京紫金山昆蟲博物館、南京夫子廟十家單位為綜合實踐專委會基地。專委會主任盧新祁為各單位代表頒發銅牌。
金陵中學河西分校主任、中小學綜合實踐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周楠在彙報新一年的工作計劃中透露,為了響應“雙減”政策,專委會将積累儲備更多更好的師資資源,用以推動“課後三點半活動進校園”、“專委會專家講座進校園”等活動,繼續加強與有意願為專委會提供服務的科技類老師或科普場館講解人員的聯系;不斷充實專委會的優質場館資源,加強與林科院、昆蟲博物館、中山植物園、紅山動物園、南京科技館等科普文化場館的合作,開展寒假、暑假、周末遊學、研學活動。在2022-2023年期間,繼續承辦南京市中小學生金鑰匙科技競賽-仿生機器人挑戰賽,協辦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賽部分項目的開展,協辦世界機器人大賽BCI腦控機器人大賽,承辦和組織好2022-2023年全國青少年航天創新大賽江蘇省選拔賽。
南外方山分校校長朱征在采訪時表示,專委會為學校的老師,尤其是通用技術勞動技術的老師提供了一個專業發展的平台,老師可以參加他們的教師培訓和研學活動,包括參加一些專業會議等;第二、專委會幫助學校建立“館校合作”的橋梁。學校開發了博物館課程,有的課程是博物館的老師進入校園,有的是老師帶着學生走進博物館,雙方合作的部分課程已經被評為南京市精品課程的一等獎。
南師附中實驗初級中學校長龔國祥表示,專委會的成立對中小學的科技教育發展很有意義,特别是“雙減”之後,學校課後服務亟須相關的專業教師資源和課程資源。在專委會的幫助下,學校以選修課和社團的形式開設了“無人機”“3D打印”“機器人”等科技課程,豐富了孩子們的課後生活,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寒暑假,學校利用綜合實踐委員會的“館校合作”系統,可以讓學生去科技場館進行研學。另外,專委會還提供了一些比賽的項目,學生在學習的基礎可以進行競賽,形成整個教育的立體系統。
南京科技館館長張志強表示,南京科技館7月份以來已經開展多場活動。南京12個行政區,每個區半個月負責組織所轄區的中小學來科技館開展活動,目前玄武區、秦淮區、建邺區都已經組織部中小學來科技館開展活動。“我們科技館‘館校合作’目前簽約學校已經有35所了,覆蓋了南京市所有的行政區。我們跟學校合作,會開發一些适合科技館進校園的一些課程,在學校開展的稱為‘校本課程’,另外有一些适合在科技館開展的叫‘館本課程’。我們既可以走進校園,也可以請學校的師生走進科技館。”會後,參會代表參觀了紫金山昆蟲博物館,大家對基地建設給予了高度評價。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穎
攝影記者 新華日報視覺中心 劉莉
校對 李海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