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制作亭趾月餅。 雷昱兒 攝
中新網杭州9月10日電(張煜歡 雷昱兒)“傳統月餅在今天還這麼受歡迎,銷量還這麼大,我還是感到很自豪的。”走進位于杭州市臨平區運河街道的亭趾供銷食品廠,新出爐月餅的香氣撲鼻而來。廠長鄧祖如說,今年的亭趾月餅大受歡迎,每天手工制作十萬個月餅仍有些供不應求
中秋佳節,象征團圓的月餅不可或缺。記者采訪發現,在長三角地區,傳統手工月餅在今年依舊備受熱捧,月餅在當地不僅是酥香的糕點,更成為傳統與創新交彙處的文化符号,承載滿滿的鄉愁記憶。當曆史與潮流在小小一枚月餅中相融,咬下的每一口,似乎都蘊含着傳承經典與創新活力碰撞出的絲絲火花。
工人将出爐的亭趾月餅取出。 雷昱兒 攝
中秋臨近的日子裡,運輸月餅的車輛往來穿梭于亭趾供銷食品廠門口,有時還會排起長龍。
“附近的老百姓常說一句話,‘中秋節到了,我們要去亭趾買月餅了’。”鄧祖如說,有的本地企業已在廠裡連續訂購了十多年的中秋月餅,也有在附近工作的外地人将亭趾月餅寄回家鄉,給遠方親人帶去這一中秋味道。
層層起酥的面皮包裹着鮮甜鹹香的餡料,一口咬下,糯軟香甜迸發在唇齒之間……穿過七十餘年風雨,這家“老字号”早已在當地居民心中烙下難以磨滅的味覺印記。
走進食品廠,從業近四十年的鄧祖如與工作人員身着同樣的白色工作服,在生産車間來回仔細巡視着。
“法根糕點”新推出“大月餅”。 塘栖鎮供圖
“手工月餅看似工序簡單,也有許多講究。過程一環扣一環,稍有不對味道就不一樣了。”鄧祖如說,“比如水放多放少,餡料和面皮的配比,甚至面皮包好餡料後留下貼墊紙的小洞的大小,都得花很多功夫。”
談起月餅原材料中的“奧秘”,鄧祖如也如數家珍。例如百果餡料的講究之處在于核桃仁,由于機器挑選無法完全篩出核桃殼,工作人員就堅持純手工挑選核桃仁,有時還會進行二次挑選。而火腿餡料來自火腿的知名産地浙江金華,在食品廠中要經曆去皮、清洗、切條切丁、拌餡等數個步驟,從開始配料到完成制作,大約要走七、八道工序。
在保持傳統口味的同時,鄧祖如也會關注中式糕點的新趨勢,嘗試市場上的新食材。除了百果、椒鹽與火腿的“老三樣”外,亭趾月餅堅持每年推出至少一種新口味,其中不乏榴蓮、香辣牛肉、奶黃等,很受年輕人歡迎。
餡料在變,傳統手工的初心不變。“我最大的追求就是讓大家能吃得安心、放心,讓咱們食品廠也成為下一代,下下一代的記憶。”鄧祖如說。
抹茶口味的手工月餅。 張豔珍 供圖
在距離亭趾供銷食品廠不遠的塘栖鎮,擁有八十多年人文底蘊的“法根糕點”也生産着頗受當地人喜愛的“土月餅”。法根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婷介紹,今年中秋其推出了一款富有新意的“法根大月餅”,同樣是純手工制作,餡料包括蛋黃、肉松、麻薯和紅豆沙等年輕人喜愛的食材。
“我們現在拓展了線上銷售渠道,開通了‘直播帶貨’等新形式。線下消費主力軍是我們的中老年‘老主顧’,線上的購買群體中,年輕人的數量越來越多了。”李婷說,考慮到當代人對健康的追求,其對傳統的餅皮也做出改良,使其減少甜度的同時口感更為酥脆,并用“分享裝”形式實現中秋聚會的家庭共享。
除了月餅,“法根糕點”的其他産品也與二十四節氣呼應,選取塘栖當地的應季食材制作特色點心,在中式糕點的制作中融入道地的傳統文化。
“我們想讓更多年輕人了解中國傳統糕點,也讓傳統糕點跟着時代、跟着年輕人,讓每一代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味覺記憶。”李婷說,還有許多當地人出國後也還不忘托家人在中秋節訂上一份傳統月餅。
在多地,不少純手工制作的月餅都與當地文化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在杭州餘杭徑山鎮徑山村,起于唐宋的禅茶文化已在此綿延千年,徑山茶香飄千裡,其衍生産品不斷“出新”,當地推出包括抹茶膠原蛋白、抹茶酵素等多種新式茶點飲品。今年中秋節,徑山鎮新鄉賢、抹香閣民宿主張豔珍推出了一款抹茶口味的純手工月餅,以飨食客。
“我們的抹茶月餅共有抹茶牛油果、抹茶流心、抹茶米月、抹茶核桃米月四種口味,餅皮以淡雅的白色和綠色為主,在造型上融入了點茶器具茶筅等茶文化元素。”張豔珍告訴記者,抹茶本就是一種有益身體的食品,以其為原料制成的月餅同樣主打健康和低糖。
除月餅本身,張豔珍在包裝設計上同樣不失用心,如盒内放置一張印制了徑山千年曆史介紹的硫酸紙,讓人們在品嘗月餅同時品味徑山文化故事。
“其實這款月餅出貨時已經臨近中秋,沒想到短短兩天就銷售了幾百份。”張豔珍說,希望通過抹茶月餅讓更多人對徑山茶從了解到體驗再到欣賞,最終使這一傳統文化在更多人心中成為經典。
在江蘇江陰,“張慎裕”傳統手工月餅制作坊一到中秋節熱鬧非凡,随着中秋佳節的到來,工作人員開足馬力制作月餅,這家糕點店也在長三角地區開出了十多家專賣店。在上海,“老字号”光明邨大酒店的檔口前也排起長龍,一鍋手工翻烤的鮮肉月餅出爐需等30分鐘左右,其經典鮮香的口味總能勾起消費者記憶深處的味覺印記。(完)
來源: 中國新聞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