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強化支撐突破發展瓶頸

強化支撐突破發展瓶頸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3 22:15:34

2016年3月,在舉世矚目的“人機大戰”中,谷歌“阿爾法狗”以4:1戰勝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讓人們驚呼“機器戰勝了人類,人工智能已經到達了取代人類的奇點”。

其時,百度美國研發中心的資深科學家韓旭也觀看了這場比賽,他敏銳地意識到,人工智能将成為各國博弈的重要焦點。2017年,韓旭正式開始在矽谷創業,并在當年底選擇在廣州創辦文遠知行。如今,這家企業已成為全球領先的自動駕駛公司。

強化支撐突破發展瓶頸(智能化引擎強勁)1

廣州誕生了文遠、小馬等無人駕駛企業

人工智能最早發端于美國,并迅速在中國得到應用,特别是在廣東,打造了一個個豐富多彩的應用場景,而伴随着應用層的不斷深入,廣東在技術層、基礎層不斷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走出了一條從并跑到領跑的發展路徑。

作為新一輪産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人工智能加速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在廣東湧現出一批新産業、新業态,不僅為傳統企業帶來了新的生機,還形成了人工智能與智能制造産業集群,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新引擎。

向實體經濟融合

智能決策助各行業降本增效

走出廣州官洲地鐵站,約上一輛網約車,來到跟前的可能是一輛無人駕駛小巴,沒有方向盤也沒有後視鏡,刷新了乘客對未來出行的認知。

強化支撐突破發展瓶頸(智能化引擎強勁)2

沒有方向盤、後視鏡的無人小巴,刷新了乘客對未來出行的認知

“廣州的氣候幾乎滿足了無人駕駛測試的所有條件。”在創業之初,韓旭和團隊們就發現,廣州暴雨天氣頻發,普通人在強降水中也會視線模糊,更何況傳感器會被雨水幹擾;廣州江河、橋梁、隧道衆多,對無人駕駛形成巨大挑戰。

經過無數次技術讨論、設備調試、數據采集、代碼驗證、模拟測試,文遠知行最終依靠感知、決策規劃、定位等全方面的人工智能算法互相配合,2018年6月,文遠知行在業内首次完成無GPS信号情況下暴風雨中穿越江底隧道的舉動。如今,文遠知行又在業内率先開展無人駕駛出租車商業化運營。

在圍棋“人機大戰”後短短兩年時間,人工智能的火種迅速在廣東點燃。

廣東先後湧現出雲從科技、雲天勵飛、文遠知行、小馬智行、安途智行等一批領先的人工智能創業公司,創始人幾乎是清一色的“海歸”,廣東豐富的應用場景吸引了他們歸國創業,各自在視覺檢測、芯片、自動駕駛等領域走出差異化道路。

根據2018年廣東省政府印發的《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廣東人工智能核心産業規模約260億元,約占全國1/3,帶動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等相關産業規模超2000億元,人工智能核心産業及相關産業規模均居全國前列。

與此同時,廣東本土人工智能研發力量迅速崛起,工業機器人、民用無人機、智能手機等智能産品不斷推陳出新,出貨量位居全國前列,智能制造、智能醫療、智能家居、智能農業等新産業、新業态不斷湧現。人工智能以一種“強勢”的姿态,一頭紮進産業互聯網深水區,推動實體經濟智能化升級。

對印刷線路闆智能解決方案服務商廣州裕申科技來說,不同的原料對應着不同配方和工藝,組合起來有成千上萬種方案,老師傅的經驗也非常有限,而通過智能分析,15分鐘就可以找到最佳組合。

“5G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提升,使數據采集、數據治理更加高效,數字化傳承取代了老師傅經驗。”裕申科技副總經理翁子舜說。

“最現代 最古老”的組合,更是悄然改變着傳統農業“靠天吃飯”的局面。在南甯市武鳴區,江龍村沃柑園一眼望去,青澀小果掩映在蔥郁的綠葉中,無人機騰空而起,噴灑出霧狀藥液。此前,果園植保以人工拉管打藥方式完成,80畝果園、5000多棵果樹,需要五六名工人連續作業2天,現在,兩架大疆無人機4小時就能完成。

強化支撐突破發展瓶頸(智能化引擎強勁)3

“廣東造”無人機大大降低了人工植保的勞動強度

“人工智能已深深嵌入到不同場景的生産作業流程中,像電力和互聯網一樣,成為一類新的通用技術。”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如是說。

向技術平台跨越

賦能中小企業集體數字化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工智能應用摁下了“快進鍵”,從健康碼“一碼通行”,到無人裝備的投入,再到對新冠病毒的檢測預防,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新技術輪番上場,推動政府科學決策、精細治理。

疫情不僅推動人工智能單點技術突破,也在推動人工智能朝向系統性、綜合性解決問題。“比如,醫療領域始終面臨稀缺的專家資源與海量的病患需求之間的矛盾。我們就在思考,如何将醫療專家的知識技能模型化、自動化,系統可以自動判斷90%以上診療信息,醫療專家則集中處理10%的關鍵問題。”雲從科技董事長周曦回憶說。

對此,雲從科技推出了承載平台生态化的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它就像一個“AI超市”,集合了算法訓練、智能調度、數據治理等功能模塊,用戶可以像組建樂高積木一樣,随時調用這些功能。

技術平台的建立,使人工智能技術不僅可以自用,還可以更好地開放出來賦能傳統中小企業。針對智能化面臨的“不敢、不能”等轉型痛點,平台紛紛下沉到傳統企業集聚區,推動産業集群整體智能化躍遷。

每當有新産品研發出來,東莞慕思股份都會更新在工業互聯網标識解析體系中,避免了信息不對稱的發生,而供應商也借助這套創新體系實現數字化轉型。“以前我們每個月都要與供應商對賬,而通過工業互聯網透明平台,可以實時查看結果。”慕思流程信息中心IT總監餘啟龍介紹,對上下遊供應商來說,這套數字化智能化系統就像水龍頭擰開就能用,中小企業智能化轉型的積極性高漲。

“同一個行業的定制開發是相通的,這些經驗可以沉澱到智能化平台上,中小企業就可以低成本拿來用。”樹根互聯聯合創始人、CEO賀東東說。

瞄準傳統産業中小企業多、生産零散的實際,廣東制造業“十四五”規劃提出,推動20個戰略性産業集群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政企聯手,為人工智能深入行業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向核心技術挺進

打造全球創新策源地

伴随着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從跟跑到領跑,在一些技術上進入“無人區”,尤其是國際環境風雲變幻之下,廣東已經意識到,發展離不開源頭核心技術的創新。

會跳舞、練瑜伽、能爬樓梯,還能端茶倒水……曾經在春晚舞台上一炮而紅的人形機器人優必選公司,最近發布了智慧康養戰略及全體系解決方案,一些機器人陸續走進醫院、養老院,為用戶提供智慧康養服務。

這背後,是優必選對人工智能基礎層核心技術持續不懈的攻關。智能機器人涉及幾千個零部件,還要在軟件設計,導航、語音、視覺等算法及伺服驅動器等軟硬集成上反複琢磨,研發過程中最難的是“伺服驅動器”,也就是能讓人形機器人自由活動的關節。單這一個關節,團隊就死磕了五年。

強化支撐突破發展瓶頸(智能化引擎強勁)4

智慧康養機器人走進醫院陪護患者

而作為一家配送機器人公司,賽特智能也非常重視定位、導航等核心技術。公司董事長李睿就注意到,疫情期間為減少接觸而引入配送機器人,但不同機器人對環境适應能力千差萬别,有些地方甚至還要抽人去照看機器人,“隻有突破核心技術,才能談實際落地應用”。

一直以來,我國人工智能産業側重于技術層和應用層,尤其是終端産品豐富,但受限于創新難度大、技術和資金壁壘高等特點,基礎層短闆突出,底層技術和基礎理論缺乏标志性研究成果。以優必選、賽特智能為代表,越來越多的AI技術創新向最難啃的“硬骨頭”發起沖擊。

廣東也在積極謀劃新一代人工智能産業的系統性戰略布局,部分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開放創新平台成為行業标杆,同時,圍繞創新鍊布局産業鍊,廣東已建設廣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等一批創新平台。目前,廣東催生了一批人工智能核心産業,如智能芯片、開源框架等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要突破,智能芯片、終端、機器人等标志性産品的創新能力持續增強。

廣東将繼續培育建設一批人工智能産業園區,到2025年,産業核心規模突破1500億元,帶動相關産業規模達到1.8萬億元;到2030年,人工智能産業發展進入全球價值鍊高端環節。

“下一步,人工智能的産業發展關鍵在于,規劃好創新方向,真正讓人工智能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升級創造價值。”胡厚崑說。

■新經濟時評

多個“國内首部”立法

為廣東人工智能領跑提供堅實保障

繼蒸汽、電力、計算機為代表的前三次工業革命以後,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然到來。不同于以往生産方式的變革,中國及中國企業隻被動接受了工業發展的成果,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國可以更主動參與其中。

在發展人工智能路徑選擇上,發達國家在原理性研究、理論性研究上有先發優勢,而中國則依托擁有廣闊的市場、海量的數據,從場景、應用着手反哺底層技術發展,不斷補上短闆,走出了一條适合本地發展的路徑。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中國人工智能産業發展不斷在“無人區”領跑,“拿來主義”已經行不通,必然要強化原始創新、底層創新,才能在這種高科技的競逐中持續領先。為人工智能發展保駕護航,近年來廣東圍繞人工智能立法動作不斷,

9月6日,《深圳經濟特區人工智能産業促進條例》正式公布。該《條例》是我國首部人工智能産業專項立法,拟于今年11月1日起實施。《條例》從深圳人工智能産業發展實際出發,圍繞“明确範圍 補齊短闆 強化支撐 搶抓應用 集聚發展 規範治理”等環節進行探索創新。

同在今年8月,國内首部關于智能網聯汽車管理的法規《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正式實施,無人駕駛汽車可以合法上路,這為人工智能挺進提供了新機遇。

強化支撐突破發展瓶頸(智能化引擎強勁)5

深圳無人駕駛車輛在國内率先合法上路

在更早一些時候,2022年5月,國内首部城市數字經濟地方性法規——《廣州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發布,并于6月1日起實施。

因為規模優勢初具,且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廣東多個城市不斷探索并最終出台多個産業專項立法,可謂是情理之中。據天眼查數據,目前我國已有104.4萬家數字經濟相關企業,廣東5G、人工智能相關企業數量均居全國第一。2021年全年,深圳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約30%,規模和質量均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

與此同時,人工智能技術目前正處于科技發展的前沿,需要用法治建設保障創新環境。堅持改革決策和立法決策相銜接,加快重要領域和新興領域立法,唯有此,人們才能更快看到其真正實現市場轉化的曙光。

事實上,新生事物并非排斥法律法規的制約,相反,法律對于新興商業模式和技術創新的有效規範和制約能更好地引導企業、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例如,為破解人工智能産品落地難問題,深圳人工智能立法就提出創新産品準入制度,對于國家、地方尚未制定标準但符合國際先進産品标準或者規範的低風險人工智能産品和服務,允許通過測試、試驗、試點等方式開展先行先試。

以地方立法推動人工智能發展,解決産業發展中存在的種種難點問題,有助于貫徹落實國家戰略部署,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為廣東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加快數字經濟與人工智能立法,越早行動,就越主動。

【數讀】

2017年,廣州确立了IAB(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産業發展戰略。

9月,華為在柏林公布最新的麒麟970芯片,這是世界首款帶了專用人工智能元素的手機芯片。

2018年7月,廣東發布《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并提出,到2025年産業核心規模突破1500億元,帶動相關産業規模達到1.8萬億元。

2021年10月,《廣州市人工智能産業鍊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發布。

2022年5月,國内首部城市數字經濟地方性法規——《廣州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發布。

5月,科創闆“AI平台第一股”雲從科技上市。

8月,國内首部關于智能網聯汽車管理的法規《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正式實施。

9月,國内首部人工智能立法《深圳經濟特區人工智能産業促進條例》正式公布。

強化支撐突破發展瓶頸(智能化引擎強勁)6

【策劃】王溪勇 陳韓晖 王海軍

【統籌】袁佩如 丁建庭 程鵬 王良珏 趙小星 昌道勵

【記者】郜小平

【海報設計】張宇晴 唐子湉 李赫

【作者】 郜小平;張宇晴;袁佩如;唐子湉;丁建庭;李赫;程鵬;王良珏;趙小星;昌道勵

南方産業智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