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4日,雲南省騰沖市街邊小店裡,市民們正圍坐在一起吃着熱氣騰騰、清香四溢的“餌絲”。
吃餌絲不僅是當地人的傳統,更是當地人的一種生活習慣。騰沖人的一天也是從吃餌絲開始。
在騰沖市,銷售餌絲的飯店随處可見,連制作餌絲的小作坊也有250多家。
一碗餌絲售價8元,可就是這樣一份傳統小吃,通過雲南下崗男子趙慶生的改良,售價一下翻了4倍,年銷售額甚至達到了1300萬元。
2000年,趙慶生用父親贊助的6萬元開始創業,8年後,依靠當地人天天在吃的8元一碗的“餌絲”,一躍成為坐擁千萬資産的富翁。
01 下崗失業,發現商機
趙慶生是雲南省騰沖市人,在當地一家食品廠工作,收入雖然不高,但還算穩定。
婚後,妻子為他生下一個兒子,一家三口過着平凡且幸福的小生活。
可是好景不長,2000年後,這個家庭遭遇了一場經濟危機。
由于食品廠經營不善,效益越來越差,最後宣布倒閉。已過而立之年的趙慶生,突然間成了一名下崗職工。
那段期間,趙慶生特别迷茫,精神壓力也特别大,整天無所事事的在街上四處遊蕩。
打工存在不可預估的風險,如若等到不惑之年,再重蹈覆轍,那時,又該怎麼辦呢?
打工掙來的錢隻夠維持溫飽,既學不到技術,又對未來的生活沒有一絲保障。
趙慶生整日愁雲滿面,他想創業,卻找不到好項目,不知未來的路該如何走下去?
失去工作,也失去了經濟來源。生活上,趙慶生一度捉襟見肘,連兒子的學費,都隻能厚着臉皮向父母伸手要錢。
有一天,趙慶生在街邊吃餌絲。突然聽到旁桌兩個人在聊天,其中一個人邊吃邊感歎:“真好吃啊,可惜帶不走。”
原來他們是外地來的遊客。每天都會來飯店吃餌絲。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趙慶生是當地人,從小到大每天都會吃上一碗餌絲。
當地的餌絲是鮮餌絲,保質期2天左右。如果能把餌絲做成類似方便面的美食,豈不是全國人民都能品嘗到餌絲的美味了嗎?
趙慶生回家後,立即将這個想法告訴了父親。
可創業需要資金,這可愁壞了趙慶生。但是,比趙慶生更愁的卻是他的父親。
幾天後,父親交給兒子6萬元,其中5萬是家裡的全部積蓄,1萬元是父親挨家挨戶借的。趙慶生手捧着這沉甸甸的6萬元,心中滿是酸楚。
他想,這一次,必須成功,不能失敗。可建廠房,區區6萬元哪兒夠啊?
02 方便餌絲的艱難研發之路
為了建廠,趙慶生去銀行貸款。可等廠房建起來後,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鮮餌絲的厚度和寬度,根本無法做成方便餌絲。
制作餌絲也是一個技術活。餌絲是大米制作而成,之前的傳統工藝是幾個人合作,将大米用木頭砸成迷糊狀,再制作成鮮餌絲。
鮮餌絲保質期時間短,隻能存儲2至3天。方便餌絲保質期長,但是,方便餌絲首先要保證餌絲的口感。
那麼,如何在韌性不變的情況下,把原有的厚度減為0.5毫米呢?
這可難壞了趙慶生。他找到當地制作餌絲數一數二的人物程永光。
兩人經過一番探讨後,決定一起合作經營,一同生産方便餌絲。但是,兩人研究了一個月,依然不見成效。
接下來,趙慶生做出了一個驚人之舉,他開始每天從市場上,購進各類大米。
然後,再回來把它們加工成餌絲。但是,依舊還是不成功。
直到有一天,趙慶生購買了一種當地人都不認可的“漿米”。
這種大米做出來的米飯,一粒是一粒,非常硬,口感極其不好。當地百姓也很少有人購買。
但是,趙慶生經過一番研究後,卻發現“漿米”做出來的餌絲,很有韌勁,口感極好。
這一次,他們終于研發成了寬1.6毫米,厚0.5毫米的方便餌絲。
方便餌絲保質期一年,5分鐘一泡即可食用,口感與鮮粉絲不相上下。
方便餌絲的成功研發,讓趙慶生興奮極了,他把第一包生産出來的方便餌絲帶回家中,拿給父親品嘗。
老父親邊吃邊點頭稱贊。得到父親的贊許後,趙慶生更加信心十足。
他開始四處推銷方便餌絲。可不善言辭的他,卻卡在了銷售這個環節上。
03 千萬富翁的銷售訣竅
趙慶生性格内斂,不善言談,為了銷售方便餌絲,可謂煞費了苦心。
因為,當地人習慣吃鮮餌絲。所以,趙慶生決定先把方便餌絲鎖定在遊客身上。
趙慶生準備先攻下景區裡最著名的一家土特産店。他站在家中的鏡子面前,反複練習語速、表情、手勢,經過多次演練後,他帶上方便餌絲出發了。
可當趙慶生來到當地知名的土特産店,銷售方便餌絲時,卻還是吃了老闆的閉門羹。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老闆不知道方便餌絲銷量如何,當然不肯輕易進貨。
銷售必須能說會道嗎?趙慶生心裡不服氣,難道,不說話就不能賣貨嗎?這個短闆無疑成了趙慶生無法跨越的溝渠。
趙慶生思來想去後,決定讓商品為自己代言。他在土特産店門前,擺上一張桌子,桌上放着一個暖瓶,以及六種口味的方便餌絲,香辣味、雞肉味……
他事先用“漿米”做成一個乒乓球,對景區過往的遊客喊道:“玩遊戲,免費送餌絲。”
遊客們紛紛圍了上來,一個遊客用球拍颠了50個球,趙慶生免費送給他5袋方便餌絲;又有一個遊客颠了100個球,趙慶生免費送給他10袋餌絲……
遊戲之餘,大家對這個特殊的乒乓球産生了濃厚的興趣。趙慶生介紹道,它是漿米做的,方便餌絲的原材料就是漿米。
趙慶生邊說邊免費為遊客們泡餌絲,大家吃後,都贊不絕口,遊客們又陸續購買了一些方便餌絲。
土特産店的老闆見方便餌絲如此受大家歡迎,于是,決定進貨試一試。
之後,趙慶生又用同樣的銷售方式,把方便餌絲成功送進了騰沖市百餘家的土特産店裡。
一斤鮮餌絲成本2.5元,一碗餌絲8元。可經過趙慶生的改良,銷售額翻了4倍。
2018年,趙慶生的方便餌絲,年銷售額達到了1300萬元。
每當方便餌絲有新口味上市時,趙慶生都不忘先拿回家,讓老父親先品嘗一下,并虛心聽取老人家的意見。
至今,他都記得,當初是父親賭上了全部身家,才成全了今天的自己。
如今,趙慶生把小作坊擴大到了餌絲生産一條龍的大廠房,并吸納了17名下崗職工來廠裡工作。
他說,至今仍記得當初自己下崗後,連吃飯都成了問題。
但是,隻要有信心和勇氣,就一定可以扭轉人生,帶領更多的人過上美好的生活。
寫在最後
中國有句古語:“隔行如隔山。”
然而,趙慶生從一名下崗職工,到如今坐擁千萬身家,卻隻用了8年的時間。
他經曆過下崗後的迷茫,承受着創業初期貸款的壓力,遇到過創業時改良産品,銷售商品等諸多難題。
他曾告誡自己,父親為他拿出所有積蓄。所以,成敗在此一舉,他隻有這一次機會。這次,必須成功,不能失敗。
趙慶生雖是一個不善言辭之人,但他卻懂得善于思考。
他用科研人員鑽研難題的精神,解決着經營之中的一切棘手事情。
“隻管努力,莫問前程。”
這八個字,既是對趙慶生創業故事的概括,同時,也是我們每個人前進的動力與能量。#頭條創作挑戰賽##故事##三農小分隊##創業##勵志#
歡迎來到@楠山故事彙,如果喜歡,請記得點擊關注,稍後會為您帶來更多的好故事;如果您有故事想要訴說,歡迎留言。
原創不易,請勿抄襲。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