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又上熱搜了!
8月3日,俞敏洪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天津峰會閉幕式上,發表了演講。
他說,去年因為政策、疫情等原因,新東方遭遇幾乎無可挽回的危機,不得不停止大部分業務。
為此,花了近200億元,退還所有家長和學生的學費,以及支付幾萬員工的N 1遣散費。
這筆錢,大多數公司都是拿不出來的。
但是新東方一分不少地拿了出來,甚至沒有對企業經營帶來太多的危險。
這都依賴于俞敏洪有個好習慣,在新東方蒸蒸日上的時候,他一直要求賬上必須留下足夠的現金,保證如果突然倒閉,新東方能夠解決所有的學生退費和員工遣散的問題。
他曾在直播中說,這是新東方的救命錢,如果誰要動這筆錢,先拿下他的董事長、法人位置。
對于他的這一舉動,網友們一陣好評,紛紛誇他是有大格局,有社會責任,有擔當的企業家。
這讓我不禁想到了另一件事情,在雙減政策實行以後,新東方退租了各地多所校區,遺留下近8萬套,價值5000多萬的嶄新課桌椅。
俞敏洪并沒有轉賣這些課桌椅,而是将其全部捐給了鄉村學校。
這一舉動,被廣大網友點贊,稱其為“體面人的退場”。
半年後,俞敏洪宣布進軍農産品直播帶貨,東方甄選橫空出世。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靠着有文化,有底線的直播,爆火全網。
新東方一路走來,無論是高峰,還是低谷,處處都體現着他們的格局。
1
格局大了,路就寬了
說起啤酒,很多人都會想到青島啤酒。
提起青島啤酒,就不得不想到一位傳奇人物:金志國。
在他擔任總裁的11年裡,青島啤酒扭虧為盈,成功進入世界品牌500強,成為世界第6大啤酒廠商。
金志國曾經講過一個故事。
1995年,青島啤酒廠收購了連續虧損5年的漢斯啤酒廠。
第二年10月,還在青島啤酒廠擔任廠長助理的金志國,臨危受命,去漢斯啤酒廠做了總經理。
到了之後他才知道,啤酒廠當年已經虧損了3800萬。
他明白,市場不好,問題一定在工廠。産品不受歡迎,營銷不夠有力,是主要原因。
針對産品問題,他晚上到夜市調查,了解消費者的喜好。
在調研結果的支持下,他要求啤酒廠做出了一款迎合消費者喜好的不苦、不淡、不酸的啤酒。
針對營銷問題,他向願意銷售新款啤酒的10個經銷商保證,不管啤酒賣的如何,絕對不會讓他們虧本。
各種舉措下,漢斯啤酒越賣越好,一個月就奪回了50%的市場份額。
1997年底,連續虧損的漢斯啤酒廠,奇迹般地扭虧為盈,盈利1200多萬元。
召開經銷商大會時,金志國兌現了自己的承諾,補上了所有沒有賺到錢的經銷商的損失,還分給他們一些利潤。
對于賺錢了的經銷商,他實行了重賞。
1200多萬的利潤,金志國拿出了1000萬分給經銷商,隻留下214萬的零頭作為企業利潤。
金志國此舉,震驚全場。
從沒人見過,有人願意把大部分利潤拿出來分給别人。
漢斯啤酒廠的品牌,至此深深地刻入了經銷商的心中。
金志國明白,隻有把錢分出去,才能提升經銷商的積極性,也會吸引更多的經銷商加入。
正是因為他的這份格局,漢斯啤酒廠實現利潤破億,成為青島啤酒的重要利潤來源。
羅素曾說:不要讓心中的視野局限于眼前的利益。
當你的懷裝大格局時,就能舍得眼前的小利益。
因為你知道,眼前的蠅頭小利,将影響你未來的大收益。
隻有讓更多的人獲益,才能一起把蛋糕做大,獲得源源不斷的收入。
锱铢必較于眼前的利益,路隻能越走越窄。
心懷大格局之人,路才能越走越寬。
2
決定你上限的,
不是能力,而是格局
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經理在領完年終紅包後,便跳槽離開了公司。
入職新東家那天,他給前老闆發了條“雖然有規定離職要提前一個月,但我入職以來加過那麼多班,應該足以抵扣吧。”
他明知道,那會正是新産品研發臨近收尾的時候,匆忙地離開公司,将會給老闆和同事留下了一個爛攤子,但他仍舊匆匆出走。
公司裡所有人本就忙得焦頭爛額,現在更是不可開交,好幾個老員工都差點住進了公司。
直到招到了新的經理,才算是穩定了下來。
有人跟這家公司的老闆說,當時就不應該那麼爽快地給那個經理辦離職。也有人說,就該将他的作為告訴他的新老闆。
這位老闆笑了笑,說何必呢,好聚好散。
他說,那個經理想謀個高管的位置,雖然論能力他沒有問題,但是格局太小,這輩子最多也就是個中層吧。
三年過去,這位老闆的公司越做越大,規模擴展了幾倍,老員工都成了公司的骨幹和高管。
而那位離職的經理,據說又跳了一次槽,但正如他的前老闆所說,依然在中層徘徊。
人生就如同烙餅,你的餅能攤多大,一開始取決于你的技術。
而當你的技術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餅的大小就與之無關,隻受鍋的限制了。
餅就是未來,攤餅的技術就是你的能力,而鍋,就是格局。
格局有多大,未來才有多大。
正如《孫子兵法》中說的那樣:“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敗。”
不要抱怨你的工作屈才,隻有格局小的人,才會将委屈無限放大。而格局大的人,會把委屈當做人生的必修課,負重前行。
一個人能走多遠,往往不由能力的大小決定,而是你有多大的格局。
隻有耐得住磨煉,受得了寂寞,最終才能看到多遠的未來。
3
如何培養自己的大格局
什麼是格局?
網上對其的解釋,是對事物的認知範圍。
對世界的認識越廣,對事物發展認識越深刻,格局也就越大。
格局越大,就越能産生正确的思想,從而有正确的行動,得到更好的收獲。
人活一世,無論想做什麼,有什麼夢想,都應該培養自己的格局。
如何培養格局?
可以從廣度、高度和深度三個方面來着手。
1、學習知識,開拓眼界廣度
韓寒曾說:“一個人的容量比什麼都重要,這決定了一個人生命的寬度,決定了你能夠建立的格局。 ”
2014年,央視主持人董卿在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卻選擇急流勇退,去留學進修,開拓視野。
她說,暫别話筒一年,換來的是更開闊的視野,更别具一格的思路,相信自己能以更好的姿态重回舞台。
事實的确如此,她親自操刀的《朗讀者》,受到觀衆的一緻好評。
知識面狹隘的人,就如同坐井觀天的青蛙,隻能看見井口露出的天空。
隻有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從井底爬出,才能知道天地是如此廣闊,才能擁有更多的想法。
古話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多讀書,汲取各類甘甜的知識;
多出去走走,看看不同地方的文化傳承;
多向他人請教,用不同的經驗豐富自己的人生。
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豐富閱曆,格局也會不斷地變大。
2、放大目标,提升人生高度
曾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三個工匠正在砌牆,有個人過來問他們在幹什麼。
第一個沒好氣地回答:“在砌牆,很忙,别打擾我。”
第二個平和地說:“在給别人蓋房子,房子蓋好了可以住很多人,我也能拿到不少報酬。”
第三個驕傲地說:“我在建設這座城市,我希望以後我能讓這座城市變得更美好。”
十年過去了,第一個人還在埋頭砌牆,毫無改變;
第二個人成了一位工程師,指揮着别人幹活;
第三個人成了城市的設計師,在他的規劃下,城市正在變得更美麗。
目标不同,高度不同,發展也就不同。
沒有目标的人,生活總是渾渾噩噩,得過且過;
目标高度停留在自我階段的人,最終的成就也隻能顧住自己;
目标高度是成就他人、成就社會的人,将會有更大的舞台去讓他表演。
隻有找到自己的目标,放大自己的目标,并為之去努力,人生才能站上新的高度。
3、追問本質,挖掘思維深度
電影《教父》中有一段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與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注定有截然不同的命運。 ”
隻有提升自己思維的深度,才能透過問題的表象,挖掘出内在的本質。
梁甯曾舉過一個例子,用戶要買打孔機,就真的要生産一台打孔機來滿足他嗎?
我們應該追問,為什麼用戶要一個打孔機?
是因為他想讓牆上有個洞。
所以問題的關鍵,不是我們有沒有打孔機,而是如何讓用戶的牆上有個洞。
因此,我們應該考慮的是,有什麼産品或服務讓用戶的牆上有個洞?
在所有能提供的方式裡,哪一種是最好的?
提供那種最好的方式給他,既能滿足客戶,也能成就自己。
我們常說“頭疼醫頭,腳痛醫腳”,其實并不可取。隻有找到病竈,對症下藥,才能一勞永逸。
不斷追問為什麼,才能直達問題本質;看到本質,才能知道需求是什麼;隻有明白需求,才能知道該如何行動。
隻有找到更優的行動方式,結果才會更加迷人。
△
寫在最後
暢銷書作家陸琪曾說:“你可以不聰明,也可以不懂交際,但一定要大氣。做人有多大氣,就會有多成功。”
一個人能看多遠,能走多遠,不在于外界,而在于内心的格局,這決定了人生的上限。
多讀書,多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增加眼界的廣度;
多規劃,找目标,發掘更大的舞台,提升人生的高度;
多思考,多追問,直擊事物的本質,挖掘思維的深度。
隻有不斷破局,不斷精進和成長,培養自己的大格局,才能更好适應變化,抓住機會,讓生命流動和翻湧。
-THE END-
●本文為MBA智庫原創首發,轉載請聯系我們。作者:進擊的苯。一個輸入、思考、輸出的閉環之苯。MBA智庫——管理者專業學習成長平台,兼具熱點與幹貨,頂尖管理知識、進階職場指南。APP、頭條号、微博@MBA智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