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培養寶寶認知力提高專注力

培養寶寶認知力提高專注力

母嬰 更新时间:2024-06-16 21:36:11

很多時候,我們時常會聽到周邊的朋友或親戚說到,自己家孩子做事情3分鐘熱度,專注力差!孩子上了幼兒園,坐不住,玩玩具沒有常性,大一些上學的孩子,經常丢三落四,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差!

其實,0-3歲是提升孩子專注力的關鍵時期,很多家長卻忽視了!如果說寶寶小時候注意力沒有培養好,那麼就會影響孩子幼兒園、上學,甚至有的孩子不能正常上課!

培養寶寶認知力提高專注力(多跟寶寶做這6件事)1

快樂的亞洲孩子

0-3歲孩子專注力是玩出來的!

寶寶專注力可分為無意專注力和有意專注力!

3歲之前孩子無意注意力占主要優勢,3歲趨于穩定,之後穩定發展。

寶寶出生之後就存在專注力,這時候以無意專注力為主,此時主要表現為寶寶先天的定向反射,比如寶寶喜歡顔色鮮豔的彩球、或者尋找聲音方向,孩子是無意識的學習,無意識的強化專注力!

培養寶寶認知力提高專注力(多跟寶寶做這6件事)2

男孩和女孩出生的雙胞胎寶寶在家裡玩

3歲之前的孩子學習古詩或者兒歌,都是在耳濡目染中進行的,無需刻意教導,孩子進行自然探索,自我學習!

3歲左右有意注意力初步形成,之後快速發展,8歲左右發展成熟!

有意注意力是指有意識、有要求的去做一件事情,比如這時候很多家長會要求孩子學習背誦古詩,學習唱歌、學習數學或者英語等,便是有意識注意力!

培養寶寶認知力提高專注力(多跟寶寶做這6件事)3

媽媽在沙發上和女兒一起讀書

寶寶注意力時間随年齡變化!

研究發現: 3歲孩子能集中注意3~5分;4歲10分鐘,5~6歲15分鐘左右!7-10歲是20分鐘;10-12歲是25分鐘;到了13歲以後是30分鐘。

如果說我們讓3歲以下的孩子家長要求進行半個小時畫畫或者學習,其實是不現實的!孩子的自我專注力時間是達不到的!

在培養孩子專注力過程中,最忌諱的是強制孩子進行長時間學習,反而會适得其反,破壞孩子自我專注力!造成孩子厭學的情緒!

培養寶寶認知力提高專注力(多跟寶寶做這6件事)4

孩子注意力不是獨立的心理過程,各種活動中都有注意力,孩子注意力引導從出生就要開始,不要等到四五歲再去糾正。

因此,家長在不同年齡段掌握恰當的提高寶寶專注力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0-6歲孩子注意力的培養方法

寶寶注意力培訓,要融合在感知覺發展的活動或遊戲中。感知覺是嬰幼兒的認知能力最先發展且發展最快的一個領域,注意力是其中重要的心理過程,相互促進發展;

遊戲是兒童,尤其小寶寶的學習方式,是注意力發展的最恰當媒介,注意遊戲過程一定要是愉快的,比如親子互動、親子遊戲、繪本、專注力書籍都是很好的方法!

1、出生後就要與孩子多進行面對面交流、說話

培養寶寶認知力提高專注力(多跟寶寶做這6件事)5

生活方式育兒育兒

1)新生寶寶聽覺和視覺發育迅速,建議在家裡多與孩子面對面交流。

選擇他喜歡的圖形、寶寶媽媽的人臉,卡片,圓形的曲線、對稱的圖形等,此時要與孩子多進行親子互動。

2)父母帶孩子多進行照鏡子遊戲,尤其是寶寶8個月左右時,開始喜歡照鏡子。

對寶寶來說,最開始吸引他們注意力的不是玩具,不是幾何圖形,而是臉。當嬰兒照鏡子時,他會被鏡子裡的自己吸引。

一開始,他們不知道自己在鏡子裡。這會讓孩子們感到好奇,激發他們探索的欲望,這便是提高他們注意力的好機會!

培養寶寶認知力提高專注力(多跟寶寶做這6件事)6

嬰兒一面鏡子看着自己的思考

2、給孩子準備動手操作的遊戲:

寶寶出生後!媽媽可以用搖鈴,撥浪鼓、彩色球,讓孩子追随聲音或者物品,訓練孩子視力聽力同時,提高孩子專注力!

寶寶1歲以後孩子!寶寶可以做一些剪,折紙、分豆子、猜豆子、挑棍子等遊戲,在促進精細運動發育基礎上,提高孩子專注力!

大一些孩子可以進行畫畫!畫畫的時候,大人要求盡量少一些,可以充當孩子玩伴的角色,比如給孩子拿彩筆,與孩子一起在紙上亂畫,不要去刻意要求孩子的畫畫水平,多鼓勵!讓孩子能夠自主專注的進行創作!在無形中提高孩子專注力!

培養寶寶認知力提高專注力(多跟寶寶做這6件事)7

母親和女兒繪畫

3、準備智力遊戲:事物配對、找不同、找一找、猜一猜等

1)從兩三個月開始給孩子進行智力活動,靈活運用拼圖!

媽媽給孩子準備不同的蘋果,讓孩子進行選擇!比如大小蘋果,紅蘋果、綠蘋果等遊戲!要多将詞語與實際物品聯系在一起!

如果想要遊戲多樣化,比如動物識别、水果識别等、家電識别等!可以給孩子準備配對拼圖卡片,進行不同物體的識别及配對!建議給孩子選擇顔色鮮豔的卡片!

培養寶寶認知力提高專注力(多跟寶寶做這6件事)8

顔色刺激有助于兒童智力的發展,将顔色和圖片實物融合在一起,能夠引起孩子們強烈的視覺注意,達提高專注力的目的。

寶寶把一組拼圖打亂展開,正面朝上,讓寶寶根據卡片的圖形和輪廓進行配對組合,拼出完整的卡片。順應幼兒敏感期成長培養寶寶觀察力、辨别力、動手協調能力!

培養寶寶認知力提高專注力(多跟寶寶做這6件事)9

2)3-8歲的孩子可以選擇智力闖關遊戲書

這個年紀的孩子有意識專注力突飛猛進,需要爸爸媽媽進行誘導,找一找,猜一猜、走迷宮等智力遊戲便此時便很合适孩子!

建議家長給孩子選擇合适的專注力訓練書籍,比如《英國parragon兒童大腦神奇的專注力訓練書》等此類書籍!

采用專注力訓練書籍,從視覺、邏輯、推理、數字等方面全方位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多方位提高孩子專注力。

本套書共有4冊,包括迷宮、連線、數字以及綜合訓練,每本書包括超過100個精心挑選的有趣問題,并配以生動的插圖,寓教于樂,在遊戲中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對他們以後的學習生活大有裨益。

培養寶寶認知力提高專注力(多跟寶寶做這6件事)10

4、親子閱讀:讀故事、講故事!

很多媽媽認為親子閱讀隻有1歲以後才能進行,其實這是錯誤的,親子閱讀可以從滿月後開始了,挑選一兩個簡短、适合朗讀給孩子聽又容易理解的故事,溫柔緩慢的讀給孩子聽。

親子共讀時光,一定是孩子與父母的私人時間,不要讓家裡其餘人打擾,這樣寶寶的注意力就不會分散,于是在這樣簡單又愉快的閱讀過程中,孩子的專注力就得以提升了。

培養寶寶認知力提高專注力(多跟寶寶做這6件事)11

母親在家裡的沙發上和兒子一起看書mother reading book with son on

寶寶繪本可以是傳統的故事書,根據寶寶理解能力、月齡進行選擇即可!小寶寶依然是建議顔色鮮豔的繪本書!

現在還有一種訓練寶寶專注力的貼紙書,訓練寶寶手眼腦協調,同時開發孩子左腦右腦!貼近生活的可愛插圖、鮮豔的色彩刺激孩子視覺,讓孩子邊玩邊看邊學~

貼紙是小朋友進行創造和想象、感知世界的有趣的工具之一,在無形中可以激發孩子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完成貼紙設定的任務,充分展開觀察、理解、判斷、手腦配合等等行為,不斷提高學習力!

培養寶寶認知力提高專注力(多跟寶寶做這6件事)12

5、運動遊戲:踩一踩;蹦格子;跳舞動作

寶寶媽媽多進行家庭運動遊戲,比如在家畫腳印,與孩子進行大腳印、小腳印活動,或者跳格子!

6、美妙的戶外互動:

戶外互動有助于孩子視覺、聽力、運動的發育,感知覺的發展有利于注意力的發展!适當的戶外運動對孩子也是好的,既能曬太陽,又能聆聽大自然的聲音!

培養寶寶認知力提高專注力(多跟寶寶做這6件事)13

提升寶寶注意力的注意事項:

1、家長觀察為前提,減少幹預!

爸爸媽媽要善于觀察孩子自我玩耍的過程,考慮是不是需要介入,什麼時候需要介入!不要盲目介入!

比如寶寶自己在土堆邊上玩,如果一切安全,自然無需介入,如果父母介入過多,跟孩子說:“”不要玩了,多髒啊“,等此類打擾過多,會讓孩子失去注意力觀察的機會!

在孩子進行探究、嘗試努力完成一件事情時候,也不要過于介入,當孩子有需要幫助的時候,再進行介入!

培養寶寶認知力提高專注力(多跟寶寶做這6件事)14

幸福的家庭

比如寶寶要給娃娃穿衣服,當自己努力完成的時候,媽媽不要打擾,當孩子由于發育不完全,無法自主完成的時候,向爸爸媽媽求助時候,這時候就是介入的恰到時間。

家長要以鼓勵、激勵參與的形式參與,不要包辦,要進行孩子思維引導,不要讓孩子形成依賴感、替代孩子完成一些事情,其實對孩子來說,是不利的!

2、盡量減少孩子單獨使用電子産品的時間

寶寶在3個月-24月齡之間,接觸過多産品,不僅影響視力,還會影響智力發育!因此盡可能不要用看電視或看手機作為哄娃神器。家長不要讓孩子長時間獨處,多帶孩子與外界接觸。

培養寶寶認知力提高專注力(多跟寶寶做這6件事)15

3、避免一次呈現過多的玩具

家長不要一次性給孩子過多玩具,這樣反而分散孩子注意力,每次給孩子準備一種玩具,孩子能玩夠了,再換另一種!

4、減少父母間争吵

爸爸媽媽要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頻繁争吵會影響孩子心理發育!有的孩子因為父母争執産生語言發育遲緩等問題!父母發生争執時候,一定要回避孩子!

5、忌急功近利、拔苗助長

不要盲目攀比!别人家孩子會,我家也必須學會,而且報班要适宜!

培養寶寶認知力提高專注力(多跟寶寶做這6件事)16

獨家:獨家:9個月大寶寶來上早教班

寫在最後

寶寶好的注意力,就是玩出來的!伴随着孩子的認知活動和遊戲過程發展出來的!

如果寶寶發育正常,不需要專門的、特意的注意力訓練,隻需要家長日常生活中适當的互動,提供遊戲玩耍的機會即可,不需要過度訓練!隻要記住原則和方法,實踐是關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