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孫子兵法36計的職場運用

孫子兵法36計的職場運用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07:44:02

孫子兵法36計的職場運用(謹慎能捕千秋蟬)1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子曰:讷于言而敏于行。從小到大,國人大概都受到夫子這句話的影響,以為聖人的意思是要我們少說話多做事,甚至隻做不說。對不對呢?對。也不對。

《論語》中關于“對”的證據有很多,比如:《裡仁篇》“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為政篇》“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學而篇》“巧言令色,鮮矣仁。”《顔淵篇》“仁者,其言也讱。”《憲問篇》“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我們日常生活中與之相關的也基本都屬于負面詞彙,如:“紙上談兵、誇誇其談、坐而論道、華而不實、畫餅充饑、言多必失、金玉其外”等。

孫子兵法36計的職場運用(謹慎能捕千秋蟬)2

說“不對”,也是有證據的。《左傳·襄公二十年》記載,子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而無文,行而不遠。”這段話的運用古已有之,蘇秦、張儀、犀首(公孫衍)、陳轸、蘇代、蘇厲(後面兩位是蘇秦的弟弟)都是此中高手;當今社會更加普遍,職場和創業中無論是從事營銷還是管理或者作為一個建言角色的下屬,語言能力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的成績甚至成功。

那麼到底對不對呢?二郎幾十年的生活閱曆總結出以下三點:

上之尚:學識、能力加閱曆、經驗已達化境之人,大概可以做到“一人獨完”,隻因心中自有塊壘,當然可以任何時候都胸有成竹,不必借他人的驗證即可形成完整和完美的思維架構。這樣的人大概不必刻意就能做到夫子說的“讷于言而敏于行”,那些大人物中有許多都是這樣的人。

中之衷:達不到“上之尚”的朋友,最好做到“中之衷”。處于這個境界的人,必須要借助各種外力的補充和驗證才可能達成一個相對完整或完美的架構體系,這種情況下若奉行“隻做不說”的宗旨,大概是會一事無成的;而你在借用外力的過程中,無論如何嚴謹都不可能“密”得起來,無論你是說是做的中間透露了你的意圖,都是一樣的。“中之衷”的意思,是說不必刻意地去隐瞞什麼,不得不“露”出來的内容,不防多加點“料”,一個問題用幾個話題來掩飾,确定目标用反向操作來混淆,如此,近于“密”也。

下之狎:凡是達不到“中”的做事方法可以統歸于“下”,雖然各有各的不同,但因其淺薄輕浮的特性,難免都令人産生鄙夷不屑之感,是以謂之“狎”。下之狎者,非我所願,多說無益,略過。

孫子兵法36計的職場運用(謹慎能捕千秋蟬)3

總言之,所有的刻意都是拙劣的。所以上述“上、中、下”事實上的界線和可操作性非常模糊,二郎所知道的成功者中也并非都是“上之尚”或“中之衷”,偏偏就有許多“下之狎”者。你到哪裡說理去。

除了僥幸之外,這些成功者唯一的共同點隻有一個:!他們都行動派:言出必行、說到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狹路相逢勇者勝,自律到苛刻、冷酷到無情;無論事前事中,無論言與不言或洩與不洩,你還沒有想明白,他已經過去了,甚至已經成功了。所謂無防之防,進攻既是防守;所謂無守之守,是強大到無需防守。

在當今這個激烈甚至殘酷的競争環境中,基本都是快魚吃慢魚,對于夫子的“讷于言”或者可以不用在意,隻要做到“敏于行”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事以密成,語以洩敗

孫子兵法36計的職場運用(謹慎能捕千秋蟬)4

看完了上半部分,很多朋友似乎得出一個結論,以為保密這件事情并不重要了。須知人上有人、天外有天,你快别人就不快嗎?《呻吟語》曰:“世間事各有恰好處,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朱子曰:“真正大英雄,都從戰戰兢兢、臨深履薄處,做将出來。”老子曰:“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下面進入正題:

36計之第一計.瞞天過海。

【原文】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内,不在陽之對。太陽,太陰。

【譯文】認為防備十分周到的,就容易松懈鬥志,麻痹輕敵;平時看慣了的,往往就不再懷疑了。秘計隐藏在暴露的事物裡,而不是和公開的事物相排斥。非常公開的往往蘊藏着非常機密的。

【典出】《永樂大典·薛仁貴征遼事略》:唐太宗禦駕親征,欲取高麗,見到波浪滔天的汪洋大海後頓生恐懼,不敢渡海。薛仁貴于是用計,向皇帝禀告說:近海有一位豪富願向您的三十萬兵馬提供糧草,請陛下前去海邊親自驗收。文武百官随太宗來至海邊,隻見眼前彩幕遮圍着上萬間房屋,一位老人将皇帝請入一間四壁挂着彩繡,地上鋪着地毯的屋子,于是百官進酒,說說笑笑,好不熱鬧。過了一會兒,隻覺外面風聲呼嘯、濤聲如雷,接着就是劇烈搖晃、桌子上的杯盤翻落一地,皇帝心生疑惑,命人揭開圍幕觀看,隻見一望無際的滔滔海水,分不清東西南北,太宗驚恐問道:“這是什麼地方?”薛仁貴起身回答說:“在下鬥膽瞞天過海,現在已快到東岸了。”

【題解】瞞:隐瞞,隐藏實情。天:天子,皇帝。

【錦囊】使用僞裝的手段掩護;利用機會、乘人不備來獲得成功。或假作行動令其警備,虛耗其力,如此反複,待其疏漏;複佯作放棄令其不備,靜待良機,乘其疏忽,乘虛而入,給予緻命的一擊。“瞞”之大與巧,事之成與敗也。

事以密成,語以洩敗。古往今來的教訓不可謂不多了,這裡就不再贅述。“瞞天過海”如何用,實在是有千種萬種方法,無非是臨機應變、因事制宜而已。韓非子曰:“世易則時移,時移則備變。”朋友們悟到哪裡,用到哪裡就是了。

今天聊到這裡,晚安!

孫子兵法36計的職場運用(謹慎能捕千秋蟬)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