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兩天前剛發布了新一代的魅族18系列5G旗艦手機,沒想到也就相隔一天的時間,手機就到了我們編輯部了。這次魅族18系列兩台手機裡,我們編輯部的編輯們也讨論過,也更期待小屏的魅族18,因為随着這些年手機市場向大屏幕方向發展,這樣尺寸的手機已不多,旗艦配置的更是鳳毛麟角。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是拿出手機的一刻還是讓不少編輯感覺驚豔,大家都興緻勃勃地輪着體驗了一番。
事不宜遲,下面就來看看編輯們是怎麼說的。
thesea:手感無敵,價格雖高仍值得考慮雖然魅族在過往出過不少小而美的手機,但絕對沒有一款像魅族18這樣讓我們驚豔的、并獲得編輯部一緻稱贊的手機。它所帶來的這種輕薄圓潤輕松掌控的手感,也是我一直喜歡的。
作為三星S21的用戶,一直吐槽它不是曲面屏,直到拿起魅族18,這TM不才是真正的三星S21嗎?相信很多體驗過的朋友都有這樣的感觸,握着魅族18,滿滿的三星S20即視感,這種感覺,用咱們三星超級重度玩家飛俠的話說,就像“重回初戀”。當然和三星S21比起來,魅族18上下黑邊要稍大些,S21的上下黑邊大約有1.5mm粗,但魅族18的有2.7mm。屏幕上方的開孔,魅族18也比S21要大一點點,前者大約3.9mm,後者約3.6mm,以上數據都是用遊标卡尺粗略測量的。
魅族18的背部相當光滑,好在它小,一隻手就能輕松拿捏得住,就憑它這天下無敵的手感,即便是4000多元的起步價也還是值得考慮的。
康:好手機,壞價格其實魅族近兩年的16、17手機,我個人都覺得質感很糟糕,和同事們笑稱那是千元機的做工,直到這台魅族18,不敢說它能值回4399元的起步價,但至少它才是魅族真正稱得上高端旗艦機的水準,它甚至能堪比三星過往旗艦機的水準,金屬中框、背面AG磨砂玻璃以及各處接縫、彎折,都做得非常棒,有“打磨”過的那味,隻是中框沒有做到我更喜歡的抛光處理,另外屏幕的雙側黑邊明顯一點,沒有做到非常極緻雙曲屏,但整體觀感還是很好了。
而且整機的尺寸控制、重量也都非常讨喜,特别是用慣了200g以上的大機器,這部魅族18已是如今非常難得的小手機(iPhone 12 mini實在太小、太不實用了),加上屏幕看着也舒服,有我等iPhone用戶看慣的原彩顯示,隻是Flyme 9的UI色調偏淡了,至于什麼高刷新率、888、快充等這些,都已經是如今旗艦機必備了,非玩家的多數人實在沒必要比較哪家強那麼一點。
所以魅族18絕對是一部好手機(個人觀點),而唯一缺點那就是價格也太貴了些,我知道可能是魅族如今的體量,無法壓低零配件成本,但4399元起的價格,顯得挺尴尬的,一些很想買的粉絲,難免囊中羞澀,而買得起的人,又可能看不起這品牌。Life is tough,right?
娟:持握感很好,适合手小的人看到手機第一眼的時候,最先注意到的是它銀色的邊框,第一感覺就是,這個銀色不大好看,跟當初被學校要求買的幾百元校園機一模一樣,過後才想起來:噢……我那台校園機好像就是魅族的,原來魅族的這個銀色一直沒變。手機背面是白色磨砂,加上銀色邊框,再加上曲面屏的黑色邊框,整體看起來就……對我這種顔狗來說真的沒辦法誇出“好看”。然後就是最關心的拍照功能啦,它的人像拍攝功能沒辦法切換前置攝像頭,後置攝像頭拍照和原相機拍人啥的,就中規中矩吧,符合安卓機自拍的特點。
不過這台手機的持握感是很好的,特别适合手小的人,手機的重量也輕,這點挺好的。
林德琛:手感好,相機微距模式強大摸上手之後,魅族18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手感很好,後背所用的材質非常光滑,拿在手上非常舒服。正是因為這麼光滑,讓我覺得如果沒有使用手機套會有不小的機率不小心拿着拿着就掉地上了。
實際操作方面,120Hz的刷新率帶來的體驗的确很好,無論是在桌面首頁左右拉動、浏覽網頁或者是刷微博都非常連貫和流暢。同時魅族18可以在1080P 120Hz以及1440P 60Hz這兩個模式之中切換,對于我這樣經常會看視頻的人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項,要看片的時候就切到1440P獲得更高分辨率,而在打手遊時就切回120Hz。
我個人比較喜歡的還是魅族18的相機,它的微距模式挺強大的,在10倍放大之下可以清楚拍到顯示器上的像素排列。不過有一個我不太習慣的地方,就是魅族18的曲面邊緣做得很曲,有時候想返回上一頁的話,會掃不成功。
呂嘉儉:外觀好看,單手操控者的福音作為一個喜歡單手使用手機的人,自從看了魅族的新手機發布會就對這台魅族18非常感興趣,但沒想到這麼快就能拿到新機。我以前曾使用過魅族的手機,對其一些設計理念并不陌生。
第一感覺是這台手機明顯比很多旗艦機型要小,拿在手上其重量也更輕。從外觀上來說,延續了魅族一貫的美學設計,手上的機子使用的是名為“踏雪”的白色外殼,個人覺得還是挺好看的,做工也很不錯。要說拿在手上有什麼不适應,大概有兩點。一個是屏幕稍微長了些,要說短一點就好了,對于不打手機遊戲的我來說,這樣的設計并不友好。另外曲面邊緣做的操控感覺不是特别好,操作起來有點别扭。在使用上單手刷網頁和微博等都非常爽,而且很流暢,體驗一級棒。拍照也比想象中要好,算是出乎意料。當然,魅族宣傳其新系統的幹淨簡潔也是很贊的,比不少廠家的系統看上去要舒服。
自己非常喜歡這種小屏旗艦機型,當然優缺點也比較明顯,廠家想推出一款各方面都比較均衡的産品也不容易。自己對魅族某些方面的堅持還是很欣賞的,在普遍同質化的手機時代,尋求不同的維度也需要非常大的勇氣。
楊申圳:拍照體驗好,系統簡潔作為安卓陣營少見的小屏旗艦,魅族18的手感确實可以稱得上無敵,别看尺寸僅是從安卓手機主流的6.7左右縮小到6.2英寸,但是手感上絕對是天壤之别,相比主流的6.7左右機型沉重的握持感,魅族18在手中的感覺是穩當的、輕盈的。
如果更仔細去感受,尺寸縮小帶來的握持感提升是大于重量減輕的手感提升,162g的重量對于之前使用190g以内的手機用戶來說,可能重量減輕的感覺不是很明顯,不仔細對比的話感知不會太大,當然這也有魅族18本身的小尺寸在視覺方面首先帶來的心理預期,我們會不由自主的以自己當前使用手機的密度結合魅族18的體積來潛意識的先判斷它的重量,結果上手發現它并沒有那麼輕。不過對于目前使用200g以上手機的用戶來說,相信魅族18減少的重量絕對會有明顯的感知。
屏幕面積方面,确實也能感受到明顯的縮小,不過就看網絡視頻的感受而言,更換小屏幕後并不會覺得難以接受。簡單來說,屏幕确實明顯變小了,但仍然适合當下網絡視頻播放的尺寸。
說一下後蓋材質,上手這款魅族18是踏雪版本的,這個後蓋用指甲接觸的話會感覺到一點軟的橡膠感,當然它又不是橡膠,用指甲摳壓不會出現凹痕,但是這個後蓋材質就是不像是一般玻璃工藝那種滑滑堅硬的感覺,還有就是後蓋摸着的話有點類膚的感覺,也不容易沾染指紋,挺好的。
相機方面簡單體驗了一下,帶有光學防抖的3倍光學變焦确實用着很舒服,拍照體驗很好,對焦速度和成像速度也很快,個人沒有延遲感,就是秒拍的感覺。
最後是系統方面,魅族18确實非常簡潔,自帶應用算很少的了,體驗過程中也沒有什麼彈出提醒。不過我也發現了其系統有個有待商榷的地方,其桌面的文件夾打開是沒有做邊框效果的,但事實上文件夾是有方形的邏輯邊框的,隻有點邊框以外的地方才能退出文件夾,所以這方面對于剛接觸這個系統的用戶來說可能點擊的時候會有點煩惱。
Strike:單手操作舒服,價格不友好魅族18由于采用了20:9的屏幕,盡管它配備了6.2英寸的屏幕,機身寬度也低于70mm,單手操作是非常舒服的,骁龍888配上120Hz的高刷屏使手機使用起來非常流暢,其他的倒是沒啥感覺,就是生産工藝還是不怎麼好,中框和前後兩塊玻璃有公差,上手的時候一握持就感覺得出來,還有就是這價格,我怎麼不直接去買S21?
潘靖江:設計眼前一亮,屏幕愛不惜手感覺魅族已經好久沒能拿出讓人眼前一亮的産品,以為這次魅族18手機也就這樣了,但事實上魅族18手機跟過往的産品有着不一樣的感覺。首先現在手機的發展方向是越來越大,手感也是越來越重,但魅族18在體積和重量的控制上卻有些“逆潮流”,小而緊湊的體積讓其觀感和手感都相當不錯,應該算得上是近年來主力型産品中少有的“單手操作型”手機。
第二個讓我感覺到不一樣的地方是手機的屏幕,基于3200*1400超高分辨的三星Super AMOLED四曲微弧極邊屏,以及高達120Hz的刷新率讓手機擁有了堪稱享受的視覺體驗,特别是較小的屏幕加上高分辨率更帶來了非常好的細膩感,對于習慣1080P/60Hz屏幕的我可以說是愛不釋手。當然類似的感覺我并不是第一次體驗,但是魅族18應該是第一款能給到我這種體驗的魅族手機。
其他方面則沒有太多的特别之處,零廣告零推送零預裝确實給到人小清新的感覺,但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APP有各種不同的情況,能否在日常使用中也維持相同的清新感,這點魅族18還需要時間去證明;流暢度等方面更是不用擔心,畢竟已經用上了骁龍888處理器以及Android 11的底層了,沒有任何理由還會有“出廠卡頓”這種低級問題;拍照等方面是因人而異,需求不同評價也會不同,對于我來說已經比較滿意了。
最後說一句就是我會不會買這台手機呢?有這個可能性,因為魅族18給我的感覺還不錯,但是我已經很久都沒有用魅族手機了,從現有的手機把數據資料轉過去新手機也是需要時間的,之前的雲同步數據基本上也都用不上,因此“有可能會買”實際上已經是我給出的最高評價了,畢竟曾讓我動心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